內容簡介
◎ 關於倫敦愛樂和本輯
1932年由指揮家畢勤(Thomas Beecham)和沙堅特(Malcolm Sargent)創立的倫敦愛樂管弦樂團(以下簡稱LPO),是繼倫敦交響樂團與BBC交響樂團之後,與其三足鼎立的倫敦重要樂團,1932年十月七日在畢勤指揮下舉行創團第一場音樂會。緊接著十一月二十日在作曲家艾爾加親自指揮下演出其小提琴協奏曲,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當時年僅十六歲的曼紐因。LPO有著輝煌的歷史,包括1956年在指揮包特率領下前往前蘇聯演出,創下英國樂團首例。
1973年樂團四十週年樂季受邀至中國演奏,是第一個在中國演出的西方樂團。來到二十一世紀,2012年倫敦奧運205個參賽國的國歌也是由LPO演奏錄音,在奧運開幕和頒獎儀式上播放。LPO成立至今歷經十一位首席指揮(見附錄一),兩位創團指揮畢勤和包特分別是第一任與第四位,第六任海汀克任職十二年是最久的一位,他也帶領樂團首度造訪美國。1983年上任的鄧許泰特將LPO帶領到一個新的境界。話說鄧許泰特早在1977年九月二十六日便首度指揮LPO,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這是此曲在皇家節慶廳的首演。這個演出十分成功,大獲好評,一個樂團與指揮相互輝映的緊密關係於是開啟。
1980年鄧許泰特獲聘為首席客席,1983年成為首席指揮,但因健康因素於1987年離職,獲頒為桂冠指揮。鄧許泰特之後陸續和LPO錄下多首馬勒交響曲,他和LPO的馬勒錄音也成為經典(鄧許泰特已於1998年病逝)。
LPO於1998年三月二十一日展開「Roots Classical Fusions」音樂會,跨足世界各類型音樂。此外,LPO在電影配樂上也小有名聲,其中最著名的錄音首推「阿拉伯的勞倫斯」和「魔戒三部曲」。
2005年倫敦愛樂創立了自己的錄音廠牌就叫「LPO」,以樂團的現場音樂會錄音為主,發行CD。2014年則發行了第一套LP,是現任首席尤若夫斯基指揮的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據聞尤若夫斯基本身是位超級黑膠迷,這個自1980年代以來第一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LP的發行,應該和他的推波助瀾不無關係。LP編號為LPO-LP906)。
2007年LPO成立七十五週年時,特別發行三套特輯,每輯各四張CD,收錄歷年首席指揮的現場音樂會錄音。其中部份音樂版權來自EMI和BBC廣播,相當難得。
本輯是第三輯,收錄1983-2007年間擔任首席指揮的鄧許泰特、威瑟-莫斯特、馬舒與尤洛夫斯基的錄音。鄧許泰特這位標準的德奧風格指揮,他成功地帶領倫敦愛樂和EMI簽下錄音合約。他的貝多芬第九在深刻中具獨創性,樂團更展現前所未見雄渾有力的合奏。出生於林茲的奧地利指揮威瑟-莫斯特,細膩而傑出的演繹,不論是理查‧史特勞斯的作品,還是莫札特、舒伯特與布魯克納的宗教作品,音樂始終呈現如戲劇般的優美。已於2015年底辭世的馬舒,他以權威的德式老派語法,賦予倫敦愛樂更穩重深沉的樂風。
尤洛夫斯基2001年和倫敦愛樂首度邂逅,2003年受邀為首席客席指揮,2007年更繼馬舒之後執掌樂團首席一職。他精準而生氣蓬勃的音樂,給予倫敦愛樂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龐大能量。特別一提的是,本輯中馬舒指揮的蕭士塔高維契第一和第五號交響曲是SACD版本。
現在的倫敦愛樂以倫敦南岸中心的皇家節慶廳(Southbank Centre's Royal Festival Hall)為基地與錄音大本營,現任首席指揮與藝術顧問是俄國的尤若夫斯基。(文/林皖昕。未經作者同意請勿局部或全部轉載本文。)
◎ 附錄一:倫敦愛樂歷任首席指揮(未註明者即為英國籍指揮)
第一任:畢勤(Thomas Beecham,1932-39),創團者
第二任:烏克蘭指揮費斯托拉利(Anatole Fistoulari,1943-44,他是馬勒的女婿)
第三任:荷蘭指揮貝奴姆(Eduard van Beinum,1947-49)
第四任:包特(Adrian Boult,1950-58),創團者
第五任:普利查德(John Pritchard,1962-66)
第六任:海汀克(Bernard Haitink,1967-79)
第七任:匈牙利指揮蕭提(Georg Solti,1979-83)
第八任:德國指揮鄧許泰特(Klaus Tennstedt,1983-87)
第九任:奧地利指揮魏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ost,1990-96)
第十任:德國指揮馬舒(Kurt Masur,2000-07)
第十一任:俄國指揮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2007年至今),現任首席
曲目
CD-1 (LPO-0026):鄧許泰特、Klaus Tennstedt/指揮
1-4.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女高音:Lucia Popp
次女高音:Ann Murray
男高音:Anthony Rolfe Johnson
男低音:Rene Pape
倫敦愛樂合唱團
錄音:1992年8月8日
地點:倫敦皇家節慶廳
CD-2 (LPO-0027):威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ost/指揮
1.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奇想曲Capriccio」Op.85,最終場景
2. 莫札特:d小調安魂曲K.626(選粹)
3-4. 莫札特:c小調彌撒K.427(選粹)
5. 舒伯特:g小調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D175
6-10. 布魯克納:感恩頌歌Te Deum
演唱:洛特Dame Felicity Lott (1-4)、Michael George (1)
Jane Eaglen, Birgit Remmert, Deon van der Walt & Alfred Muff (6-10)
倫敦愛樂合唱團 (2-5)
林茲莫札特合唱團Mozart-Chor Linz (6-10)
錄音:1992年 (1)、1989年 (2)、1987年 (3-4)、1992年 (5)、1995年 (6-10)
音源:EMI (2-4, 6-10)
CD-3 (LPO-0001):馬舒Kurt Masur/指揮 ★SACD版本
1-4. 蕭士塔高維契:f小調第一號交響曲Op.10
5-8. 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Op.47
錄音:2004年
地點:倫敦皇家節慶廳
CD-4 (LPO-0028):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指揮
1-11. 蕭士塔高維契:g小調第十四號交響曲Op.135
女高音:Tatiana Monogarova
男中音:Sergei Leiferkus
錄音:2006年
地點:倫敦伊莉莎白女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