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95年5月好讀推薦】許多人認識史辰蘭是由劇場、電影配樂開始,《荒蕪記》便是從這十多年累積的基礎出發、經過演繹整理,重新製作成一張完整的概念專輯。除了《海洋告別》、《寶島大夢》、《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等配樂,另收錄三首演唱曲目,此次更融入了電氣、弦樂、與民族音樂元素。她以詩意又深具力量的歌詞與旋律,撥開都市生活裡的層層假面,回應來自人心底層沈默的聲音。
內容簡介
許多人認識史辰蘭是由演奏音樂及配樂開始,《荒蕪記》便是從這十多年所累積的基礎上出發,精選史辰蘭十年配樂的代表作,經過全新演繹整理,重新製作成一張完整的概念專輯,專輯裡的音樂可說是史辰蘭從事配樂工作十多年來的累積。
本專輯雖可稱為精選,但所有曲目皆經重新編曲及錄音製作,其實可視為一張全新的專輯。收錄曲目包括1994年獲得金曲獎最佳錄音及最佳演奏專輯製作人兩項大獎《海洋告別》專輯中主要曲目,以及為黃明川電影《寶島大夢》創作、導演簡偉斯之影片「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之配樂製作;另有為劇場演出及紀錄片、時裝秀等演出所做的配樂。
現代都市吟遊詩人,唱出都會人內心深處的吶喊
「漫遊回憶舞台的出世詩人,現代愛麗絲--史辰蘭。」、「以音樂在城市的深海裡玩浮潛,擁有平靜微笑的詩人歌聲--史辰蘭。」何昇勳和馬欣兩位樂評,都不約而同地將史辰蘭描述為詩人。史辰蘭不僅在創作的歌詞上富有詩意,同時也在於她吟唱的方式與音樂中的詩意;「詩人」的形容,皆切中了史辰蘭的人和音樂的特質。
史辰蘭的作品風格多為midi加上vocal創作,喜愛弦樂加上電子的做法,音樂風格冷靜、理性而都會風。新專輯《荒蕪記》裡冷調的音樂處理,正回應現代人冷漠的心理--在面對繁雜的工作和喧鬧的都會時,常會產生一股想逃離的衝動,但最後還是必須武裝自己,繼續過著表裡不一的日子。史辰蘭以她又詩意但又深具力量的歌詞與旋律,撥開生活在這繁華都市裡的層層假面,回應來自人心底層沈默的聲音,用音樂為令人感到孤獨或疲累的感受找尋發洩的出口。
在本專輯十首歌曲中,三首歌唱曲「就當我從來都是快樂的」、「潮汐」、「夜想」分別展現了史辰蘭的演唱功力,既憂傷、又深思、又敘事,將充滿文學性的歌詞與旋律詮釋得讓人揪心;演奏曲如「行雲」以遼闊的蒙古女聲搭配辰蘭昂揚的詠嘆,創造出行雲流水般的意象,與「島嶼」中孤島般幽靜的吟哦相應成趣。而在「迷魂牧童」裡,拙稚的旋律背後點點湧現的電音,讓童話故事有了懸疑的發展;「液態綠洲」中漸漸湧現的商旅、四周瀰漫的大漠煙塵、都塔爾和規律的鼓點交錯出達達馬蹄聲的異國情調,更是風味絕佳。
或優美抑鬱、或低調華麗、或電氣瀰漫、或頑皮稚氣、或詭譎多變。在音符的世界裡,史辰蘭特有的細緻與敏感,使她的音樂可以優雅滄桑如皇室遺族,也可以純真如稚子。
曲目
CD1 《自己的房間》
01. 一整天
02. 停止
03. 綠色的呼吸
04. 飛行
05. 冬夜裡
06. 沸騰
07. 放逐
08. 上一個禮拜
09. 漫遊
10. 在自己的房間裏
CD2《荒蕪記》
01. 行雲
02. 就當我從來都是快樂的
03. 憂鬱
04. 島嶼
05. 潮汐
06. 迷魂牧童
07. 涼澈
08. 液態綠洲
09. 夜想
10. Big 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