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聯合推薦
知名漫畫家/朱德庸
台北市永安國小退休校長/何秋蘭
昆蟲老師/吳沁婕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李佳燕
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周育如
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聘任督學/彭新維
台北市明湖國小資源班教師/劉明麗
台北市河堤國小校長/嚴淑珠
【以上排序按照姓名筆劃】
「陶德.羅斯從中學輟學生變成哈佛大學講師的旅程,是受人歡迎的成功故事──這故事讓我想要聲援各地適應不良的孩子。」
--《紐約時報》暢銷書《最佳範例之日記》(The Journal of Best Practices)作者/大衛.芬區(David Finch)
「這樣近距離且私密的故事內容,將在無數家長和年輕人的內心與理智上產生共鳴,讓他們重新燃起希望,同時提供他們卓越的實用指引。幽默和原創的寫作風格清楚彰顯了,無私的愛與關懷的教導所帶來的力量。」
--暢銷書《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關鍵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共同作者,課程再設計中心的創辦人/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
「家長、老師和孩子能在本書中讀到精采的故事,也能找到一些具體步驟,後者將改善無數人的生活和生命機會。」
--哈佛法學院院長,著有《大有關係:包含、除外與美國法律》(Making All the Differences: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American Law)/瑪莎.米諾(Martha Minow)
「與華特.艾薩克森的《賈伯斯傳》、大衛.布魯克斯的《社會性動物:愛、性格與成就的來源》、威斯.摩爾的《另一個威斯.摩爾》有同樣的脈絡,本書成功融合了極度個人的經歷與經常讓人不安的故事。任何人想更加了解自然、養育、時機和機會如何影響我們最終的樣貌,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漢登雪梨學院校長/克里斯.霍華博士(Dr. Chris Howard)
「每個早晨,有成千上萬的美國孩童出於對霸凌和無聊的恐懼而害怕上學。本書有辛辣的故事、充滿智慧的見解、有益的提示,其所指引出的道路,能帶你通往更親切、更美好的未來。」
--女演員,著有《奪回美麗》(Getting the Pretty Back)和《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When It Happens to You)/莫莉.倫華(Molly Ringwald)
「在本書中,陶德.羅斯帶領讀者一起經歷了他在教育體系中的艱苦旅程;這趟旅程很顛簸,有時很痛苦,有時讓人欣喜,但隨時都有深刻見解。」
--High Tech High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賴瑞.羅森史塔克(Larry Rosenstock)
「這樣精彩的真實故事,帶給無數因為學習與教養困難,而被專家貼上疾病標籤的孩子與家庭希望,更會激發教養、教育與醫療現場的大人翻轉式的反省。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正常與否,只有個別差異,而給予孩子自信、自尊與無條件的愛,永遠是讓孩子得以昂首闊步向前行的無敵力量。」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李佳燕醫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陶德.羅斯(L. Todd Rose)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職員、國際講師、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頂尖思想家。他也是變異性計畫(Project Variability)的共同創辦人,該計畫的發展目標是要在國際上首開風氣之先,研究變異性這門嶄新科學,以及它對學習與教育的影響。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變異性可能用以支援所有的學習者,讓他們發揮各自的潛力。相關資訊請參考:www.projectvariability.org
凱薩琳.艾利森(Katherine Ellison)/撰文
曾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寫過三本有關神經科學和學習差異的書,最近一本是《過動媽咪vs.蜜蜂兒子:好動母子的冷靜之旅》(Buzz: A Year of Paying Attention)。此外,她也為媒體撰寫相關文章,合作對象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雜誌等。
■譯者簡介
江坤山
專職譯者,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資訊與童書編輯。不能沒有網路,喜歡亂聽音樂,一直在買書,愛好具有「速度感」的所有事物。著有《未來公民——電腦》,曾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譯有《拔啊,拔啊,拔蘿蔔!》、《這是一本書》、《來喝水吧!》、《好多好多車》(以上均為小天下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