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聯合推薦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洪世章
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謝伯讓
「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所著的《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一書,是近年來最重要的企業領導相關書籍之一:他以科學研究證明及眾多實例讓讀者明瞭,為何成功的管理必須以員工為著眼點。這是一本企業領導者必讀的書——尤其強烈推薦給那些對管理書籍慣常嗤之以鼻的『業界老手』。」
--「企業管理書籍」網站(managementbuch.de)
「大腦相關研究近年來備受矚目。但以企業為例,將腦神經相關知識作有系統應用並加以說明的科普書籍,仍然非常稀少。企業組織顧問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寫了這本書,正好補足了這個缺口。」
--《哈佛經理人》雜誌(Harvard Business Manager)/英格瑪・赫曼(Ingmar
Höhmann)
「領導者必讀的巧妙之書。」
--「職場指南」網站(Die Ratgeber)/英格・維特(Inge Witt)
「成功的企業領導是以心與腦來進行,其成果便展現在符合人性的企業文化之上。本書能激起讀者朝此方向前進的熱情。書中的科學相關知識說明簡明易懂,讓人讀後生出想要身體力行的動力。」
--「社會經濟學」網站(socialnet.de)
「這本書由著名神經生物學家葛拉德‧胥特(Gerald Hüther)作序,科學與經濟知識在此相輔相成,是本內容精彩又豐富的書。」
--人力資源管理雜誌(Personalführung)
「本書將乍看生硬的題材,做了簡明易解的詮釋。作者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在書中列舉諸多企業實例,例如艾克斯・格朗尼(Eckes-Granini)與薇莉達(Weleda)等,讓讀者藉機瞭解這些公司以員工為出發點的管理風格,以及其如何在企業營業績效上發揮了正面影響。」
--《哥廷根日報》(Göttinger Tageblatt)/魯佩爾特・法畢克(Rupert
Fabig)
「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的著作《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榮登經濟類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這位全方位作家在書中闡明所見,述說他所建議的企業老闆角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爾波斯-帕提戈認為,老闆這個職位,其實應從為人服務的角度來理解。」
--《漢諾威彙報》(Hannoversche
Allgemeine Zeitung)
「一種科學與經濟的共有現象。〔……〕其核心重點是信任、熱情、同心協力與專注,全體為提高個人與企業的潛能而共同努力——並且拋棄下指令、控管及給予績效壓力這種方式。」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卡麗娜・康提歐(Carina Kontio)
「《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一書敘事風格平實易解。書中所述企業各種規模皆有,其個別經驗有助讀者深入探討,並思考造就員工與企業主雙贏的企業文化究竟是何模樣。」
--《石+土》雜誌(Steine+Erden)
「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把腦神經科學元素與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用一目瞭然又詳實的方式傳達了出來。」
--「經理人研討會」入口網站(ManagerSeminare)/羅蘭・耶各(Roland Jäger)
「普爾波斯–帕提戈在書中提供實例,讓讀者一窺公司經理人如何改變自身與企業,並與大腦研究觀點相呼應的過程。」
--《公眾論壇》雜誌(Publik-Forum)/諾貝特・柯沛(Norbert Copray)
「書中列舉的眾多具體實例,讓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概念活了起來。」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托爾斯頓・吉爾希(Thorsten Giersch)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第1538期獨家推薦書摘
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五星讀者好評
《明鏡週刊》列選「經濟類暢銷書」「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正如我所期盼,是將大腦研究相關資料以如此方式呈現及應用的第一人,其成就至今無人能及。」
--葛拉德‧胥特(Gerald Hüther)博士∕神經生物學教授
◎由全體員工共同擬定公司策略,業績成長百分之七十!
◎員工可發揮所長的職場環境,營收與利潤增長二倍!
◎讓員工專注於分內工作,營業額從十億成長至十五億!
◎企業領導者放手讓員工自行規劃工作,將累積信任感,同時增強本身的抗壓性。
◎員工圓滿達成任務,可增加解決問題能力的信心,並提升個人應變能力。以上這些企業成就,都和「腦科學」研究有緊密連結!
關於企業的營運與管理,坊間多以組織變動、財務調整或員工教育訓練為出發點;本書作者普爾波斯-帕提戈的關注角度剛好相反。他把「企業運作」比擬為「人腦發展」,將腦科學研究帶入經營管理層面。
普爾波斯-帕提戈是德國知名的企管顧問,根據他對腦發展的理解,每個人終生都有自發性學習與改變的能力;將企業視為「人」一般的主體,同樣也能產生積極變革。
作者在本書中,結合神經生物學教授葛拉德‧胥特博士的研究理論,從多年累積的客戶群挑出各行各業代表,描述它們東山再起的經驗及過程,使讀者更加瞭解企業與大腦之間,究竟有什麼微妙的作用。
將腦科學研究應用於領導策略,能使企業成功再造:
◎「宜家效應」顯示,人一旦投入創造心力,就會覺得自己做的事更有價值。
→企業花五分鐘為交辦的任務賦予意義,能提高百分之一百四十二的工作意願、增加百分之一百七十一的工作績效。
◎「夜猴實驗」證明,成人的大腦可以形成新連結,甚至長出新的神經細胞。
→只要給予適當刺激,員工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是可以調整的。
◎「猴子和狂吠的狗」實驗發現,歸屬感是深層的腦神經生物學基本需求。
→員工對團隊產生歸屬感,可提高百分之五十成就動機和百分之十二的績效。團隊成員感到筋疲力盡的比例甚至能減少百分之三十三。
◎腦波圖研究發現,「正念減壓」可活化大腦左前額葉皮質,抑制掌管負面情緒的杏仁核。
→美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估計,參加靜心課程的四萬八千名員工,有一萬三千人的生產效率提高,帶來每人每年三千美元的利潤。
企業不是機器,「人」才是最重要的組成成分
人與人之間會產生蝴蝶效應般的影響;有時只是個人小小的覺悟,就會擴及整個企業、造成改變。本書集結一百五十個來自「大腦研究」、「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最新實務經驗對談,以科學數據證明:企業成功的祕訣無他,而是完全與員工的大腦相關;經由人性化的領導方式,就能全然釋放蘊藏在企業中的能量。企業領導者可根據神經科學證實的七個要素:「改變的決心」、「歸屬感」、「參與感」、「信任感」、「經驗形塑」、「意義性」、「覺察靜心」,喚醒員工潛能,為企業帶來長遠成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賽巴斯提安・普爾波斯–帕提戈 (Sebastian Purps-Pardigol)
曾為柏林索尼音樂(SonyMusic)建構數位音樂事業部,擔任過瑞士電信(Swisscom,伯恩)首席顧問,並於斯德哥爾摩帶領愛立信電信(Ericsson)全球事業部門。根據多年的觀察,他認為,影響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最大要素,是該企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二〇〇八年起,擁有多項資格認證的他,成為企業與組織管理獨立執業顧問。陸續發表眾多論述文章,均與大腦研究、企業領導與企業文化再造相關(分別刊登於《南德日報》、《今日瑞士人力資源期刊》等)。與神經生物學教授葛拉德・胥特(Gerald Hüther)博士的友誼,更促使他結合當今的大腦研究與企業管理組織訓練方法,加以靈活應用。上述二人並於二〇一〇年共同成立非營利倡議團體「企業與組織文化再造」。
參考網址:
www.sebastian-purps-pardigol.de
■譯者簡介
林琬玉
輔仁大學德文系及德國Aachen專業大學(Fachhochschule Aachen)企業經濟系畢業。譯有《為什麼要住在城外》、《天賦不是奇蹟》、《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我願一生守候你,你卻忘了我的承諾》、《找回單純快樂的自己 向孩子學習幸福》、《國家偷走我的錢》與《釀啤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