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2年過世的辛波絲卡,她在人世88年,但寫出來的詩不到400首,她並不算是一位多產的詩人,因此她的每首詩都質精,耐讀且韻味深長。而此部詩集是她生前最後一部詩集,哪怕是處理死亡等令人憂傷的沉重題材,辛波絲卡在詩句間,更是充滿智慧、淡定與超然,也因此帶給讀者更多寬慰。
◎辛波絲卡堪稱是最平易近人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例如這部詩集中的〈不會發生兩次〉一詩,曾被搖滾歌手翻唱,波蘭爵士樂手Tomasz Stańko更曾與她合作,把詩變成音樂,在著名爵士廠牌ECM出版。
◎辛波絲卡也是一位能激發出更多人創作靈感的詩壇女神,例如奇士勞士基的〈紅色情深〉電影,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部詩集,及其他詩新譯。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辛波絲卡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獄,
但辛波絲卡的詩,是一個又一個無垠與寬容的宇宙,
……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辭彙雖小,卻張著強而有力的翅膀飛翔。它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使之涵蓋我們內在的心靈空間,也涵蓋我們渺小地球懸浮其間的廣袤宇宙。……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一九九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時,辛波絲卡的得獎辭。
只要活著,我們每個人就都是從地獄歸來的倖存者。
辛波絲卡以獨特視角的敏銳喉嚨,為我們吶喊出人生承受的所有針尖。那些跌撞,瀕危,瘡孔等人生各種險灘,那些無常,死亡,時間,記憶,愛等亙古命題,辛波絲卡都以獨特的視角、清澈易讀的文字、精準的剪裁,細細織就。
但更高明的是,她讓細節成為煉火,滾燙於我們眉宇間;她不直接書寫同情與憐憫,也不輕易二分黑白,她只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沃土栽植新株,繁衍出一片療癒森林,一如人生將如碎屑飄落,但轉角陌生人的笑容卻讓我們暖。
對孩子而言:第一個世界末日。
對貓而言:新的男主人。
對狗而言:新的女主人。
對家具而言:樓梯,砰砰聲,卡車與運送。
對牆壁而言:畫作取下後留下的方塊。
對樓下鄰居而言:稍解生之無聊的新話題。
對車而言:如果有兩部就好了。
對小說、詩集而言--可以,你要的都拿走。
百科全書和影音器材的情況就比較糟了,
還有那本《正確拼寫指南》,裡頭
大概對兩個名字的用法略有指點--
依然用「和」連接呢
還是用句點分開。
--〈離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給予她的授獎辭是:「通過精確的反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段中」。評委會稱她為「詩界莫札特」。
辛波絲卡被公認為當代最迷人、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
詩集:
存活的理由(Dlatego zyjemy, 1952)
自問集(Pytania zadawane sobie, 1954)
呼喚雪人(Wolanie do Yeti, 1957)
鹽(S剀l, 1962)
一百個笑聲(Sto pociech, 1967)
可能(Wszelki wypadek, 1972)
巨大的數目(Wielka liczba, 1976)
橋上的人們(Ludzie na moscie, 1986)
結束與開始(Koniec i poczatek, 1993)
瞬間(Chwila, 2002)
冒號(Dwukropek, 2005)
這裡(Tutaj, 2009)
足矣(Wystarczy, 2012)
散文集:
非強制閱讀(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73)
非強制閱讀新輯(Nowe 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97-2002, 2002)
■譯者簡介
陳黎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二○一二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二○一四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二○一五年受邀參加雅典世界詩歌節,新加坡作家節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二○一六年受邀參加法國「詩人之春」。
張芬齡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雙情詩》、《死亡的十四行詩──密絲特拉兒詩選》、《達菲──世界之妻》、《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帕斯詩選》等二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
Wislawa Szymborska
本書目錄
這裡(2009)
這裡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點子
少女
與回憶共處的艱辛時光
小宇宙
有孔蟲
旅行前
離婚
恐怖份子
例子
認領
不讀
憑記憶畫出的畫像
夢
驛馬車上
艾拉在天堂
維梅爾
形上學
冒號(2005)
缺席
公路事故
第二天--我們不在了
事件
與阿特洛波斯的訪談
希臘雕像
迷宮
事實上每一首詩
瞬間(2002)
話筒
回想
初戀
小談靈魂
結束與開始(1993)
悲哀的計算
無人公寓裡的貓
橋上的人們(1986)
奇蹟市集
巨大的數目(1976)
老歌手
讚美自我貶抑
烏托邦
可能(1972)
復活者走動了
一群人的快照
從容的快板
幸福的愛情
一百個笑聲(1967)
火車站
砍頭
來自醫院的報告
眼鏡猴
鹽(1962)
健美比賽
詩歌朗讀
水
呼喚雪人(1957)
不會發生兩次
坦露
紀念
致友人
清晨四點
自問集(1954)
戀人們
未出版作品(1944~1948)
走出電影院
滑稽的情詩
足矣(2012死後出版詩集)
在機場
手
鏡子
給我的詩的詩
【附錄一】我們在《這裡》--閱讀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本詩集/陳黎‧張芳齡
【附錄二】詩人與世界--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辭/辛波絲卡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