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萬寶週刊社長)
浙江省永嘉縣,舊名溫州,是近幾年中國最紅的地點之一。溫州人善用合作互補的經商手法,成為獨樹一格的小經濟體;一九九二年初鄧小平南巡,定調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從此溫州經濟成長力大爆發,出名的「炒房團」就這樣由溫州炒向全中國!
最貴的學費是最可貴的經驗
也有許多人把東方的溫州人,比喻成西方的猶太人!眾所皆知,主導華爾街金融圈就有許多是猶太人,但不是每個溫州人天生就具備了經商的細胞,也不是每個溫州人就一定會是富爸爸。
父親出生在溫州大地主的家庭,他是唯一的男孩,那時家中的田地僱了許多人耕種,地產還有幾座小山,也經營煙草、木材等生意,理論上從小在這種富裕家庭成長,一定贏在起跑點上!但是,有富爸爸就一定成功嗎?
隨著政府遷台,父親先經營煤礦業,當年規模排行全國第四大;在六○年代開設針織公司,曾引入全台最貴,能織大花紋的進口機器,有如現在科技業買昂貴設備投入生產,但後來遇上石油危機,以及高階主管舞弊掏空,也垮了;父親也曾當過股市金主,但當我預官退伍進入職場,他已經老了,也中風了,只留下一個大保險箱,裝滿別人欠下的借據及無法兌現的支票,父親曾擁有財富,但又千金散盡,他雖不是「富爸爸」,但為我付出了很多人生最貴的學費,沒有這種失敗的經驗,我一定淹沒在過去二十多年台股的大起大落之中!
富爸爸訓練重在觀念
清崎的這本書,對比了「富爸爸vs.窮爸爸」作風不同,作者當然期待讀者能學習富爸爸的思考邏輯,因為在當前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中,金字塔頂端的有錢人只占少數,大多數的一般人都不會理財,也沒有經過「富爸爸訓練」,關鍵在於許多人並未具備賺錢基因,不但自己沒有富爸爸,更不想當子女的富爸爸!
二○○八年全球金融大海嘯,讓許多國際知名的百年企業破產倒閉,證明傳統的理財觀念,不見得能夠延續到高變化的現代,但本書的重點在於,每個人除了要有追求財富的原動力,也要有正確的觀念。
如果你是一位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的焦慮父親,我認為大可不必緊張,因為現在的知識透過網路都能夠輕鬆取得,重點在於「觀念」!並且窮爸爸也可以是好爸爸,這本書是談造成貧與富不同的理財觀,不是道德觀!
回顧從小以來,記憶最深是父親一直強調要勤奮工作,過年的春聯都寫著「一勤天下無難事」,這一點他一直以身作則!雖然經過多次失敗仍持續不懈,這才有下一次再拼的機會。
任何一個父親的成功或失敗經驗,對子女都有很大的啟發,就如同我的父親一樣!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你的人生體驗,充分的告訴子女,既然已經付過這麼多學費,就不能再翹課;要記取教訓,把人生的這堂理財課學好。這本書暢銷多年後再版,與全國的父親們分享自己一點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