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們能否跳脫國家利益本位的現實國際政治運作邏輯?
氣候變遷議題要求人類將自身當作一個整體,以普世價值展開思考。
氣候變遷議題充滿著科技與管制面的不確定性,更是當代人類所面臨空間與時間治理的最大挑戰。在面對氣候變遷課題時,世界各國及依此所架構的國際組織,都充滿著制度因應上的焦慮。許多原本存在的制度,面對氣候變遷是否必須調整,才能發揮應有功能?許多因氣候變遷才發展出的新制度要如何做好制度設計以期真正發揮功能?逐漸獲得重視的「調適」問題,如何在既有制度之下,做好應有的制度設計?本書所收錄的各篇文章,都是在「氣候變遷議題對法律體系造成衝擊,法律典範必須有所轉變」的主軸下寫成,從氣候變遷的高度,探索關於財務、決策、規範等議題。期待能以本書作為開端,引導更多人文社會科學界對此課題的關心與投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葉俊榮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法,氣候變遷法,憲法法院與憲法變遷、管制理論與行政法、東亞法院與社會變遷。
張文貞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委員。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國際人權法、環境法、氣候變遷法律與政策。
施文真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國際環境法。
許耀明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國愛克斯馬賽大學國際法與歐盟法中心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WTO法、國際私法、歐盟法、國際公法。
汪信君
現任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QMC/CCLS)。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市場監理、氣候變遷與保險機制、保險契約告知義務等。
林春元
現任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法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環境法、氣候變遷法。
本書目錄
序
緒論◎葉俊榮
第一部分 決策與環評
第一章 氣候變遷的治理模式:法律典範的衝擊與轉變◎葉俊榮
第二章 氣候變遷下的環境影響評估初探◎張文貞
第三章 氣候變遷納入環境影響評估的全球實踐:驅力的比較分析◎張文貞
第二部分 財務與保險
第四章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措施的財務機制◎施文真
第五章 由雙邊氣候變遷財務機制論我國之外援政策可能之發展◎施文真
第六章 氣候變遷與保險機制:議題研究與展望◎汪信君
第七章 保險機制之建構與氣候變遷之調適與減緩:以風險內化與道德風險為中◎汪信君
第三部分 課責與規範
第八章 氣候變遷與行政法的轉型◎葉俊榮
第九章 氣候變遷的跨國規範模式:巨災風險、跨國規範及其國際法意涵◎許耀
第十章 氣候變遷立法模式的選擇:機制評估與比較法的參照◎葉俊榮、施文真、張文貞、許耀明、汪信君、林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