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林家的重振:從官紳對立到相互協力(1882-1895) (電子書)
| 商品描述 | 霧峰林家的重振:從官紳對立到相互協力(1882-1895) (電子書):霧峰林家是乾隆時代崛起之家族,透過冒險拓墾而迅速致富,崛起為地方頭人,到了十九世紀,族人林文察甚至曾 |
|---|
| 商品描述 | 霧峰林家的重振:從官紳對立到相互協力(1882-1895) (電子書):霧峰林家是乾隆時代崛起之家族,透過冒險拓墾而迅速致富,崛起為地方頭人,到了十九世紀,族人林文察甚至曾 |
|---|
內容簡介 霧峰林家是乾隆時代崛起之家族,透過冒險拓墾而迅速致富,崛起為地方頭人,到了十九世紀,族人林文察甚至曾經官拜封疆大吏。然而在戴潮春事件平定後,清廷改採抑紳政策,對戰功赫赫之林家由重用轉為壓抑,不僅林文察戰死沙場,其弟文明竟慘死彰化縣公堂,且背負「叛亂」惡名,家運中衰。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外患日增。建省之後,首任巡撫劉銘傳迫於外力壓迫與內部需要,積極推動新政,並破格重用臺灣紳商以協助推行,與林家結合成「官紳共利體」。霧峰林家即在此一政治背景下,創造了家勢重振之新機運。《霧峰林家的重振》,是黃富三教授繼《霧峰林家的興起》、《霧峰林家的中挫》之後,歷經三十餘年完成之鉅著,也是霧峰林家三部曲之完結篇,透過公私文書,細緻而深入地描繪了霧峰林家如何在經歷挫折後東山再起,最後蛻變為中部最大家族。
作者介紹 作者:黃富三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劍橋大學歷史學碩士。歷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兼主任、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至 2010 年榮退)。研究範圍涵蓋臺灣商業傳統、土地拓墾、臺灣家族史、洋行史、戰後臺灣政治史等。著作包括《女工與臺灣工業化》、《林獻堂傳》、《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與學術論文數十篇。
產品目錄 自序誌謝導言一、獨特的臺灣史:pull(外力,政治)vs. push(內力,經濟)二、霧峰林家在清帝國史與臺灣史上的角色三、相關研究與主要史料四、全書架構第一章 霧峰林家由中挫而重振之背景第一節 拓邊武家之族性與族運:抗衡至調適(1684-1870年代)第二節 霧峰林家之崛起與中挫:犯禁私墾與武家根性第三節 霧峰林家重振之契機:調適至合作(1870-1880年代)第二章 臺灣建省後之新政與林朝棟之新角色第一節 臺灣建省之新政與林朝棟的重用:臺灣首度本土化嗎?第二節 撫墾制度的變革:經費與兵力第三章 臺灣建省與林朝棟:中部山區之拓邊第一節 林朝棟與山區之拓邊第二節 林朝棟與中部山區秩序之維護第三節 原住民反抗與林朝棟平亂:擴張山地統治區第四章 北部山區之動亂與林朝棟之北伐:大嵙崁之役第一節 大嵙崁之亂與林朝棟之北上參戰第二節 大嵙崁之役及其善後第三節 棟軍之後勤組織(一):大嵙崁糧械所第四節 棟軍之後勤單位(二):棟軍後路轉運局第五節 棟軍之後勤組織(三):棟軍支應處第五章 林朝棟與撫墾新政:主導中部山區之開發第一節 中路山區之開發:道路、水利、拓墾第二節 中路樟腦產銷之管理(光緒12年至16年)第三節 主持其它山區產業的開發:木材、煤油等第六章 林家之經營樟腦業第一節 建立生產組織第二節 製腦資金第三節 與公泰洋行合作出口樟腦第四節 林家之自製自銷:自設商號、洋行之競合第七章 林家與其它新政:清賦與營建省城第一節 清賦新政之實施與施九緞之亂:林朝棟之平亂第二節 林朝棟與臺灣省會之營建第八章 晚清台灣之新抑紳政策與林家宦途之再挫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葉新抑紳政策之推出第二節 邵友濂之修正撫墾政策與林朝棟之挫折第三節 林家中部豪族地位之奠定:「宦退紳進」第九章 臺灣割讓與林家之回應第一節 臺灣割讓乙未之役中的林家第二節 日本領臺與林家之肆應第三節 林朝棟在內渡後的際遇第十章 結論引用書目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附錄四附錄五附錄六附錄七附錄八附錄九附錄十
| 商品名 / | 霧峰林家的重振:從官紳對立到相互協力(1882-1895) (電子書) |
|---|---|
| 簡介 / | 霧峰林家的重振:從官紳對立到相互協力(1882-1895) (電子書):霧峰林家是乾隆時代崛起之家族,透過冒險拓墾而迅速致富,崛起為地方頭人,到了十九世紀,族人林文察甚至曾 |
| 誠品26碼 / | 2682772461005 |
| 頁數 / | 1580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級別 / | N:無 |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15MB) |
| 檔案匯出格式 / | 無提供匯出 |
最佳賣點 : 霧峰林家是乾隆時代崛起之家族,透過冒險拓墾而迅速致富,崛起為地方頭人,到了十九世紀,族人林文察甚至曾經官拜封疆大吏。然而在戴潮春事件平定後,清廷改採抑紳政策,對戰功赫赫之林家由重用轉為壓抑,不僅林文察戰死沙場,其弟文明竟慘死彰化縣公堂,且背負「叛亂」惡名,家運中衰。
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外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