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全史: 35の鍵で身につく一生モノの歴史力
作者 | 宮崎正勝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只要知道35件事,就能了解五大洋、七大洲的歷史?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
作者 | 宮崎正勝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只要知道35件事,就能了解五大洋、七大洲的歷史?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
內容簡介 只要知道35件事,就能了解五大洋、七大洲的歷史?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游牧民族才是世界史裡的扛霸子?◎ 波斯、伊朗系的游牧民族,打造了西元前的數個文明帝國?◎ 蒙古人鐵騎不只打下橫跨歐亞的帝國,還催生了文藝復興?宮崎正勝發現,中國史、西洋史都忽略了游牧民族的重要性,沒有游牧民族,世界史將全面改寫! ◎ 中東為何總在打來打去?◎ 非洲政治為何動盪不安?◎ 大航海時代為何是世界史的分水嶺?「資本主義」、「民族國家」的形成主導了今日世界局勢,了解兩者的成因與影響,就能培養預測世界未來走向的能力。◎ 統治伊斯蘭世界的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還是其他?◎ 誰滅了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有何不同?◎ 印度文明、兩河流域誰先誰後?同樣都是河流文明,兩者差異又在哪? 如果你還在為這些細節頭痛,對世界史望之卻步,這本書能打破過往的刻板印象。歷史專家宮崎正勝認為,世界再龐大,人種、宗教、朝代更迭再複雜,24張地圖、35個關件,就能擺脫背誦死記的痛苦,融會貫通一萬年的歷史長河!◎開頭12張大圖表,統整世界史不同時期的情勢。各章依主題搭配地圖,讓讀者輕鬆理解該時期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各章附有「重點名詞解釋」,說明應該具備的歷史知識;「解讀歷史」則著重說明歷史事件的意義,並從現代的觀點來解讀歷史。◎「35個歷史關鍵」是以簡潔的內容,定位該歷史事件在世界史上的影響。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歷史科教師/陳一隆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黃春木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蔡依橙嘉義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主任/蔡枳松歷史教師深根聯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生於一九四二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歷史系。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務。目前在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活躍於史學教育領域。著有《圖解世界近現代史》、《餐桌上的世界史》、《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等多部著作。■譯者簡介賴詩韻輔仁大學日研所畢,從事日文教學及翻譯多年,現為兼職譯者。 在琢磨用字中學習知識,倘佯於書海。 林雋秀(高中老師)/審訂 蔡枳松(高中老師)/審訂
產品目錄 前言(圖說世界的歷史與地理)世界各個分區的名稱/世界史的脈絡--本書的歷史編排/由東非大裂谷誕生出四大文明/古代的四個大帝國/遊牧民族促成歐亞大陸的一體化/大轉換的海洋世界/大西洋生成資本主義經濟/民族國家(近代政治體制)的普及/兩次世界大戰造成歐洲時代的結束/轉換為全球經濟/世界史對照簡略年表/世界的地理與氣候第1章 世界史的起源1從「東非大裂谷」出發2世界史的下一個舞台是「廣大的乾燥地帶」(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農業和畜牧的出現第2章 四大河流文明的出現1「灌溉」生出都市和國家(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灌溉設施的完備(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都市和國家的出現2特別豐饒的埃及尼羅河流域3部族關係緊張的美索不達米亞4印度半島和東亞的文明(瞭解世界史的關鍵4)→中華世界由天子掌控所有的權力5歐亞大陸主要的宗教和學問的根源(瞭解世界史的關鍵5)→宗教•學問在前四、五世紀時出現第3章 各個區域的帝國群起並立的時代1馬和戰車促使「帝國」的產生(瞭解世界史的關鍵6)→馬是推動帝國產生的一大助力(瞭解世界史的關鍵7)→歐亞大陸的一體化2西亞(伊朗)出現最早的大帝國3東地中海的發展與最早的海洋帝國羅馬(瞭解世界史的關鍵8)→地中海的大帝國羅馬的誕生4世界最早的濕潤地帶的帝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9)→遠離世界史中心的古印度帝國5獨自形成內陸帝國的中華帝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0)→遊牧民族融入中華世界第4章 歐亞大陸一體化所出現的文明大交流1遊牧民族所造就的歐亞大陸時代(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1)→歐亞大帝國的誕生2主導世界史的伊斯蘭帝國的大征服運動(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2)→大征服運動後大商圈的產生3歐亞大陸產生大規模的商圈4奪取伊斯蘭帝國的土耳其人(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3)→在十一世紀完成革新的西歐5烈風呼嘯的蒙古高原出現統一歐亞大陸的動向(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4)→中華世界的衰微導致世界帝國的出現第5章 歐亞大陸重新洗牌1歐亞大帝國嘗試再統一(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5)→由世界帝國獨霸的時代轉為諸國並立的時代2一分為二的伊斯蘭世界3史上最大的中華帝國--清朝的誕生4準備邁向「大世界」的歐洲5皮草大國俄羅斯征服西伯利亞與歐洲化第6章 拓展世界史疆域的大航海時代1生成資本主義的大西洋海域(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6)→邁向「大世界史」2主導海洋時代的葡萄牙3開拓大西洋世界的哥倫布(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7)→一四九○年代使世界史產生大轉變4被西班牙人占據而改變的美洲大陸(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8)→在十六世紀形成「第二個歐洲」5正式啟動「海洋時代」的海運大國荷蘭(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9)→宗教戰爭促成「主權國家」的出現6以強大的海軍實力奪取大西洋霸權的英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0)→荷蘭和英國制定世界的秩序第7章 大西洋孕育出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1砂糖的事業產生資本主義(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1)→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的成立2由工業革命和產業都市主導世界史(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2)→邁入煤、石油的時代3支援都市發展的全球規模之高速交通網(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3)→出現鐵路和蒸汽船的高速交通網4美國的獨立戰爭使「民族國家」普及化(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4)→十九世紀是歐洲的時代第8章 由英國領導的「歐洲時代」1撐起大英帝國的英鎊時代2蒸汽船的出現使世界變小3被迫解體的歐亞大陸諸帝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5)→歐洲加速進軍亞洲的腳步4英國VS德國的霸權爭奪使世界局勢產生變化5在新大陸逐漸壯大的美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6)→美國透過開拓西部和鐵路成為大國(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7)→支配海洋就支配全世界6在世界史擔任從屬角色的非洲和太平洋第9章 邁向全球化的時代1兩次世界大戰與歐洲的沒落(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8)→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逐漸式微2走向下一個悲劇的戰間期3經濟大恐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瞭解世界史的關鍵29)→經濟大恐慌誘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0)→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成因很複雜4成為世界通行貨幣的美元與冷戰的影響(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1)→美蘇冷戰使第三勢力抬頭(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2)→世界經濟劇變的一九七○年代5全球化與「虛擬」的地球新時代(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3)→經濟全球化所引起的經濟不安定(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4)→虛擬空間推動世界經濟(瞭解世界史的關鍵35)→終於得以成為世界史中心的「太平洋」
書名 /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 |
---|---|
作者 / | 宮崎正勝 |
簡介 /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只要知道35件事,就能了解五大洋、七大洲的歷史?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375694 |
ISBN10 / | 9571375691 |
EAN / | 9789571375694 |
誠品26碼 / | 2681679275005 |
頁數 / | 40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只要知道35件事, 就能了解五大洋、七大洲的歷史? 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 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 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推薦序 : 歷史,從來都是「複數」。
不同歷史經驗或價值觀念的人,當然會有各自言之成理、言之有據的見解;只要不是太偏執的人,
一定也會看到紛繁曲折的走向。本書35個關鍵並非一脈相承,也不可能窮盡世界史的精采,但作者
提供的洞察與探究,豐富了歷史的理解,大膽的預測,則顯示人類對於歷史的渴望,從來都不免帶有
面向未來的好奇或想像。
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諮詢委員/建國中學教師 黃春木
白話又有趣的宏觀世界史!作者的歷史教育功力深厚,全書精簡但能保留脈絡,不流於片段,更精準點出初學歷史者最常見的觀念誤區!
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蔡依橙
唐太宗在賢相魏徵過世之後,曾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如同老師,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解讀歷史的涵養。日本歷史學者宮崎正勝教授試圖讓讀者輕鬆閱讀,快速瀏覽歷史全貌,乃以「35個歷史關鍵」來鋪陳世界全史,讓讀者得以迅速瞭解人類的發展史,並輕易擁有一生都能受用的歷史力。此書迥異以往的歷史書籍,閱讀起來輕鬆寫意,不強調記憶,著重理解和思考,如同指南書一般,值得一讀。
嘉義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歷史學科中心主任 蔡枳松
內文 : 第4章 歐亞大陸一體化所出現的文明大交流
1遊牧民族所造就的歐亞大陸時代
.歐亞世界邁向統一的過程
接下來簡單敘述由「四個帝國分立的時代」邁向「歐亞大陸的大部分統一的時代」的過程。
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古印度帝國和中華帝國四個代表性的大帝國之中,受到北邊喜馬拉雅山的阻隔,和歐亞大陸切隔開來的古印度帝國,以及周圍被戈壁沙漠、蒙古高原、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青藏高原所環繞的中華帝國,兩者各自依賴境內的恆河流域與江南地區的稻米地帶養活國內不斷成長的人口。這兩個帝國由於地理條件的因素成為封閉的大帝國,其人口雖然眾多,卻與歐亞大陸歷史舞台的發展幾乎無緣。
另一方面,在開放的地理環境之下,長期產生對立和征戰不斷的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都在西元六世紀末走向衰亡。
在這種局勢下,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趁勢而起,其勢力範圍從地中海南部擴及到西亞和中亞,最終建立了「伊斯蘭帝國」。世界的舞台從此轉換。在伊斯蘭帝國的統治下,發展出歐亞規模的大商業網絡,文明的東西交流也有長足的發展。
.沒有遊牧民族就沒有世界史
西元七至一四世紀期間,遊牧民族從「飛地」 的阿拉伯半島前往「主場」的中亞大草原,開始醞釀建立一個超級大帝國。
戰爭、社會落差懸殊、內亂等因素使海陸兩大帝國瀕臨崩潰,正好為阿拉伯遊牧民族提供了崛起的大好機會。
比起以步兵為主力的龐大沉重的帝國軍隊,遊牧民族團體的機動性高、可以自由高速奔跑、可以遠程射箭攻擊的特性,預告了遊牧民族支配歐亞大陸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往在乾燥地帶的北半部都是遊牧民族的世界,遊牧民族善於御馬的特性使他們在軍事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解讀歷史:遊牧民族的征戰活動拓展了歐亞大陸的歷史舞台,世界史也邁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大範圍空間的一體化為東西文明的交流提供了契機。】
〔西元四世紀至五世紀局勢的激變〕西元三世紀和五世紀是寒冷期,生活條件的惡化促使遊牧民族不得不大舉遷移。西元三七五年,匈人入侵迫使東哥德族遷移到黑海北岸,西哥德族約六萬人遷移到羅馬,史稱「日耳曼民族大遷移」(一○○頁)。日耳曼民族在羅馬帝國西部建立了諸小國。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西元五世紀至六世紀期間,中亞的遊牧民族嚈噠人南下,勢力擴及絲路地帶和伊朗高原,使薩珊王朝大受打擊。嚈噠人亦入侵到印度西北部滅掉笈多王朝(約西元三二○至五五○年)。
在中華世界,善於騎射的匈奴軍團趁著西晉發生八王之亂(西元二九○至三○六年)一舉滅掉西晉,建立漢趙(前趙)。五胡(五個遊牧民族)在中華世界的中原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遊牧民族的諸多活動使歐亞大陸的局勢產生變化,為之後超級大帝國的形成拉開了序幕。
.綿延約七百年的歐亞大帝國
西元七世紀,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遊牧民族在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王朝後,統一了地中海和廣大的乾燥地帶,遊牧民族也正式成為歷史舞台的主角。他們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是世界史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帝國(歐亞大帝國)。
歐亞大帝國的主人先後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蒙古人,從西元七到十四世紀綿延了約七百年之久。英國的歷史學家阿諾爾得•湯恩比將此段由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歐亞大帝國時代取名為「遊牧民族爆發的時代」。
【解讀歷史:西元四至五世紀,遊牧民族的活動對羅馬帝國、薩珊王朝、笈多王朝和西晉造成莫大的威脅,不過這只是序幕而已,西元七世紀到十四世紀才是遊牧民族大展身手的時代。前述各個帝國的衰退,都與其周邊遊牧民族的活躍息息相關。】
.東西交流使世界史活絡起來!
在超級大帝國的統治下,歐亞大陸進行了大規模的文明交流,改變了整個世界。領導伊斯蘭帝國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時代,古印度文明傳播到伊斯蘭世界,之後古印度文明和伊斯蘭文明更遠播到地中海地區。
統一土耳其人帝國和中華帝國的蒙古帝國時代,中國文明遠播到伊斯蘭世界和地中海地區,為日後的大航海時代埋下了種子。
隨著歐亞大陸的多數區域都被納入到歐亞大帝國的一部分,昔日的帝國和農業社會的歷史一時之間都退居幕後。農業帝國的文明被納入到大陸的全球文明的一部分。
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以整體的觀點去看待歐亞大陸的動態。因為以農耕社會為主的歷史觀點,就像典型的中國史那樣,大都把遊牧民族的活躍歷史予以弱化或消去。
【解讀歷史:歐亞規模的遊牧帝國成為東西文明交流的平台,也使歐亞各區的文明產生改變。】
【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1→歐亞大帝國的誕生
與伊斯蘭商人合作的阿拉伯遊牧民族統一了地中海、西亞和中亞地區。西元七至十四世紀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歐亞大帝國和歐亞大商圈,之後主導者一度落到土耳其人之手。到了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則是由蒙古帝國統治大部分的歐亞大陸。】
2主導世界史的伊斯蘭帝國的大征服運動
.伊斯蘭帝國為何備受關注
西元七世紀後半到西元八世紀前半,阿拉伯遊牧民族的軍事活動和遷移運動(大征服運動),最終使世界史進入由阿拉伯遊牧民族主導歐亞大陸的時代。
透過馬和單峰駱駝征戰天下的伊斯蘭帝國,統治了地中海、西亞、中亞地區的廣大的乾燥地帶,建立起空前的超級大帝國。
伊斯蘭勢力擊敗薩珊王朝,並從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手中奪取敘利亞和埃及,使世界史進入新時代。「大陸帝國」(波斯帝國)和「海洋帝國」(羅馬帝國)之間長達約六百年的戰爭也從此打下休止符。
世界史進入一個從西元七世紀中葉持續到西元十三世紀的「伊斯蘭秩序」(pax Islamica)時代。隨著伊斯蘭帝國的成立,象徵了歐亞大陸廣大的乾燥地帶的古代史的完結,也開啟了歐亞規模的「世界史的起始」。歷史因此有了伊斯蘭帝國「開啟世界史」的說法。
【解讀歷史:除了伊斯蘭教團的成立,拜占庭帝國和薩珊王朝的瓦解也成就了繁盛的伊斯蘭帝國。】
.伊斯蘭教的誕生過程
時代的轉換開始於誰也無法預測的微小事件。這個定律至今依然不變。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累加起來,就會逐漸形成歷史的新趨勢。雖然其中也有許多新的行動往往在中途就戛然而止…。
西元七世紀,飽受「酷暑」和「乾渴」摧殘的不毛之地阿拉伯半島終於開啟了遊牧民族爆發的時代。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位於波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會出現向北侵略的行為是極為合情合理的(一三七頁圖)。
出生於阿拉伯半島的中心都市麥加的沙漠商人穆罕默德(約西元五七○至六三二年),是造成時代轉換的關鍵人物。穆罕默德出生的半年前,父親在外出做生意的途中病故,六歲時母親也逝去,他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這樣的人物在其晚年改變了世界史的脈絡。
〔黑隕石造就的宗教都市—麥加〕穆罕默德活動的場所是麥加都市(一三七頁圖)。
很久以前,直徑三十公分赤紅燃燒的巨大隕石墜落在麥加,因為這種神祕性,麥加被阿拉伯遊牧民族視為是與天國有密切關連的聖地。麥加城內的克爾白聖殿供奉著黑色隕石(一般稱黑石),是阿拉伯半島首屈一指的宗教都市。約由兩百名成員組成的遊牧部族,在克爾白聖殿供奉了約三百六十座神像,每逢祭禮期間人潮都絡繹不絕。
麥加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阿拉伯半島西岸(漢志地區)的地方小城而已。不過,隨著西元六世紀末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之間戰爭的白熱化,雙方的軍隊在彼此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泰西封激烈交戰,商業路線也隨之延伸到阿拉伯半島西海岸的漢志地區,麥加因此發展成新興的商業都市,同時也成為連接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與阿拉伯半島南部葉門地區的中繼都市。
穆罕默德自從與富商(因與敘利亞交易致富)的遺孀海迪徹結婚後,他的人生從此脫離貧窮。
穆罕默德由於經常到先進的敘利亞做生意,也接觸到猶太教等一神教信仰,使他擁有嶄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穆罕默德對經濟繁榮而產生巨大社會落差的麥加感到失望,他在四十歲以後開始不斷前往郊外的希拉山洞做冥想,他受到大天使加百列(阿拉伯語稱Jibrīl)的啟示,得知自己是真神阿拉的先知(Charisma)。
在多神教信仰的中心麥加,穆罕默德不斷宣告最後的審判即將來臨的言論,並呼籲大家歸依唯一的真神阿拉(伊斯蘭教)。他自稱是在「最後的審判」來臨前的「最後的先知」,用阿拉伯語傳達神的意志。
不過,由於麥加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的多神教信仰的中心,即使穆罕默德在十年期間努力佈教,信徒也不超過一百人。因此,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所受到的迫害也變本加厲,為了逃避迫害,他們移居(聖遷,西元六二二年)到亞斯利普(麥地那,「先知之城」之意)。穆罕默德聖遷的西元六二二年,也成為伊斯蘭曆的紀元元年。
〔遊牧民族的大佬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組成一支武裝集團(烏瑪:伊斯蘭共同體),在當地眾多的遊牧部族間建立起新秩序,穆罕默德還讓各部族族長都同意遵守《麥地那憲章》,他成為維護各遊牧部族之間和平的「調停者」。
西元六三○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急速拓展勢力,他組織了一萬人的遊牧部族軍隊和平占領了麥加城,並毀掉克爾白聖殿裏供奉的約三百六十座部族神偶像,使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都信奉唯一的真神阿拉。但是,兩年後的西元六三二年,穆罕默德猝逝並葬於麥地那。穆罕默德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分裂成眾多遊牧部族的阿拉伯人統一於伊斯蘭教團,此舉為阿拉伯人日後的擴張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改變世界史的伊斯蘭「大征服運動」
隨著穆罕默德的猝逝,教團幹部為了解決教團的紛亂和分裂,遂決定在幹部之間推舉出一位「哈里發」(神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繼承者),讓他擔任教團的最高指導者。穆罕默德生前所說的「真主的啟示」,也被集結編纂成由一一四章組成的《可蘭經》。伊斯蘭教信徒的生活都須遵照《可蘭經》的規定。
這是為了維護穆罕默德身為「最後的先知」所採取的權宜做法。但是所有的生活規範都必須遵守《可蘭經》規定的社會,到底還是逐漸失去穆罕默德時代的革新性。
伊斯蘭教團的第一任到第四任的哈里發,都是由其首腦幹部所聯合推舉出來的,此時代被稱為「正統哈里發時期」。在正統哈里發時期,主要的目的是安定在穆罕默德逝後遊牧民族的離反心緒,以及以利權吸引外部的異教徒加入伊斯蘭教團。同時,伊斯蘭教團也開始進行「大征服運動」,征戰已經邁向衰微的拜占庭帝國和薩珊王朝(波斯帝國)。
伊斯蘭教徒完全善用沙漠的地利,他們將對兩大帝國的征戰稱為「吉哈德」(聖戰)。
【解讀歷史:《可蘭經》稱穆罕默德為最後的先知,因此伊斯蘭教徒的判斷基準和生活規範都遵從《可蘭經》。】
〔民族大遷移的大征服運動〕阿拉伯人的遠征由商人主導,使阿拉伯的遊牧民族大舉遷離炎熱的阿拉伯半島。獲得哈里發首肯進行征戰的部族,建立軍事都市穆斯勒(Miṣr)做為征戰據點,再向四周發動攻擊。戰利品的五分之一獻給哈里發,其餘則由遠征軍自行分配。在大征服運動的過程,士兵和其家族計有一百三十萬人從阿拉伯半島移居到北部的農耕地帶。
一開始伊斯蘭軍遠征的目標是和伊斯蘭商人有密切關係的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沙漠的商業中心都市)。他們在西元六三六年透過「雅莫科之戰」一役擊敗拜占庭帝國的二十萬大軍,將敘利亞納為己有。據說聽到敗戰消息的拜占庭皇帝不禁感嘆說:「再見了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河山,還是歸於敵人了!」
六年後的西元六四二年,拜占庭帝國也被奪去穀倉地帶的埃及。同年,走向衰微的薩珊王朝也在「奈哈萬德之役」一役戰敗,為伊斯蘭帝國所併吞。
【解讀歷史:伊斯蘭軍透過大征服運動占領了自古以來仰賴駱駝的沙漠商業據點大馬士革。因為掌握了整個沙漠的商業網絡,伊斯蘭帝國奠定了重要的發展基礎。】
【瞭解世界史的關鍵12→大征服運動後大商圈的產生
透過阿拉伯人的大征服運動,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被統合為一,廣大的乾燥地帶歸納成為一個帝國•一個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