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第3版) | 誠品線上

早わかり世界近現代史

作者 宮崎正勝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第3版):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現代的歷史不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 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 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 現代的歷史不是單獨存在的,必須放在近三百年的脈絡中理解。美中爭霸的局面、區域貿易整合、多國內戰與極端主義的文化衝突等局勢變化讓人難以通盤理解,但透過歷史可以究其根源、洞悉事件的來龍去脈,解讀錯綜複雜的國際情勢,進一步預見未來。 歷史是過去傳到未來的回音,是未來投射在過去的倒影。近現代史含括了去今未遠的歷史事件,和眼前的世界密切相關,有助於認識當前自身的處境,並思索人類的明天。史學家克羅齊曾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人的文化及觀點無不與歷史緊密地聯繫著,做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了解過去的世界如何銜接到現代。 十八世紀以來,世界面臨一連串的變化,從工業革命的發生、大戰前後各國勢力的消長、民族主義在殖民地的落實、全球化的經濟大蕭條、美國與蘇聯間的冷戰、蘇聯的解體與中國市場的開放等,這些事件與我們的時代相接,並直接構成了當今的世界局勢。本書由專家執筆,歸納出近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民族國家政治體系、都市的膨脹、人工化網絡的成長、技術體系的變化與社會體系的變動,把握這些脈絡,對近代世界的演變就可以瞭如指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姓名:宮崎正勝一九四二年生於東京,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曾擔任都立三田高等學校、九段高等學校、筑波大學附屬高等學校教師(教授世界史)、筑波大學專任講師,現為北海道教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八年期間擔任NHK高中講座世界史 (廣播與電視)專任講師。二十多年來同時從事高中世界史教材的編輯與寫作,另著有《圖解東亞史》等書。姓名:黃秋鳳畢業於日本國立宇都宮大學國際學部國際社會學科,歸國後一直從事翻譯、口譯工作,包括各種產業的現場口譯、文件資料翻譯、日文網站的規畫與翻譯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世界因工業革命而改變:工業革命後,支撐世界經濟的資本主義登場第二章 民族國家席捲歐洲:拿破崙所展現的新體系之力--民族國家第三章 世界強權美國的誕生:十三殖民地團結一致,快速茁壯的美國第四章 受盡災難的亞洲:世界所有地區淪為歐洲邊陲第五章 在世界各地相互衝突的帝國主義:德英對立造成世界高度緊張第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嶄露頭角的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歐洲急速沒落第七章 開始動盪的亞洲與非洲:尋求自立的亞洲與非洲各國第八章 從經濟危機開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引起世界大戰第九章 冷戰與新國家的誕生:冷戰期間新興獨立國家誕生第十章 全球化的新考驗:價值與體制多樣發展的時代來臨......詳細請見試閱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第3版)
作者 / 宮崎正勝
簡介 /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第3版):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現代的歷史不是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804559
ISBN10 /
EAN / 9789864804559
誠品26碼 / 2683007709008
頁數 / 36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楊肅獻/台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了解當今處境的必要途徑:閱讀現代史

  「現代史」一般也稱做「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指的是活著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最遠能及的過去。這大致包含了三個世代,約一百年的時光。以現在做為定點,則剛過去的二十世紀可說就是我們的現代史。

  現代史乃是「最近的過去」,距我們的時代不遠、接近我們的經驗。其中有許多史事,我們不但親眼觀察到,甚至可能親自參與過,對我們而言有一種熟悉、親切感。然而,現代史事也因去今未遠,缺乏時間深度,因此經常被視為「新聞」,而非「歷史」,多數歷史家甚至不習慣處理過於當代的事。事實上,我們的歷史教育向來也是詳古而略今,學子對古代歷史如數家珍,但對當代歷史反而不勝了解。

  這一種作法可說是本末到置。歷史的一個重要功用,是幫助人們認識自身的處境。現代史與我們的時代相接,是了解我們當前處境的關鍵。透過現代史,人們可以了解世界如何變化、銜接到當前,並有助於思考如何迎向未來。做為一個現代人,我們不能夠不了解現代史。

爬梳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

  現代世界變化不居,其走向令人難以蠡測。一個高唱「白種人的負擔」的歐洲人,絕對難以相信不過一個世代就出現了「西方的沒落」的呼聲;而一個一九五○年代的自由民主人士,也不可能預料一九八○年代末竟可能期待「歷史的終結」。現代歷史變動太快、距離我們太近,身處其間,常覺身在此山中,卻不易見其廬山面目。

  現代史的種種,發生在全球各角落,表面上複雜萬端,不易理出頭緒。不過,若從比較長的時間觀察,其發展脈絡仍是清晰可循。只要能掌握這些脈絡,就可以了然現代史的變化,而本書就是要幫一般讀者梳理錯綜複雜的現代史。

  作者宮崎正勝綜觀近三個世紀的世界史,歸納出連結近代與現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民族國家」政治體系、「都市」的膨脹,「人工化網絡」的成長、「技術體系」的變化,與「社會體系」的變動。只要掌握住這幾條脈絡,對於世界近現代歷史的演變就可瞭如指掌。

掌握從十八世紀至現代處境的來龍去脈

  二十世紀的歷史是這一本通俗歷史書的重點。但是,現代史並非單獨存在,無法孤立地理解,必須放在近三百年的歷史脈絡中才看得清楚。實際上,世界近代史與現代史互相連結,實為一體。本書的寫作是採二部結構,先介紹近代史(十八與十九世紀),繼而講述現代史(二十世紀),讓讀者可以掌握人類現代處境的來龍去脈。

  「近代史」大致涵蓋一七六○年到一八七○年的世界,主軸是「工業革命」到「新帝國主義」的發展。這個時期,歐洲發生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所說的「雙元革命」:「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兩大革命影響了近代世界的發展,前者造成歐洲優勢的工業資本主義,後者帶來以「國民主權」為核心的民主政治。

  此外,本書亦特闢專章介紹美國的革命與國家的成長,以及新帝國主義壓力下亞洲與非洲的困境。美國的世界霸權與亞、非洲的反殖民運動,是二十世紀世界史的重要現象。

  一八七○年以後,世界史逐漸進入本書所說的「現代」階段。這個時期,工業革命大步邁進,助長了以市場擴張為主的工業資本主義。現代世界是一個極端、動盪的世界。一方面,工業資本帝國相互競奪,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的弊病導致共產主義的興起。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激烈對抗,牽動了全球的神經。

  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世界陷入嚴重的兩極對抗。不過,如本書指出,各種人工化「網絡」的成長,卻悄悄突破了對壘。電視網絡的出現、航空網絡的形成、商業網絡的擴張,與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了世界的「全球化」。冷戰結束以後,「地球整體化」的速度加快,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心與邊緣的矛盾、不同文化的衝突等,又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做自己的歷史家

  歷史的理解沒有一定的準則,隨著經驗、喜好與問題意識的不同,每個人對歷史會有不同的體會。歷史解釋也不是歷史家的專利,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家,可運用各種方法、不同的想像模式來組合「歷史事件」。

  十九世紀以來,歷史學走向專業化、學院化。歷史學的專業化,致使歷史著作充斥著專業的術語、生硬的分析,只有史學同行才有興趣閱讀。如此一來,使得歷史的研究脫離一般讀者,歷史著作不再如十八世紀時那樣,能夠擺上淑女的梳妝台。

  歷史兼有教育與娛樂的功能,但史書應力求平易近人,才有普及的效果。《圖解世界近現代史》正是一本由專家執筆、寫給一般大眾的普及讀物。作者宮崎正勝有專業的史學訓練,曾經在高中、大學、廣播電視講教「世界史」。這本書的寫作,是希望讀者能活用自己的經驗,以「輕鬆的」心情來閱讀「現代史」,以了解現代文明的來龍去脈。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

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

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


現代的歷史不是單獨存在的,必須放在近三百年的脈絡中理解。美中爭霸的局面、區域貿易整合、多國內戰與極端主義的文化衝突等局勢變化讓人難以通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