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景觀十講 插圖珍藏本 | 誠品線上

鄉土景觀十講 插圖珍藏本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鄉土景觀十講 插圖珍藏本:所有這些呈現在大地、山林、祠堂、街巷、宅院裡的景象,它們都是有形的,而且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使鄉土環境更加多彩,更富有內蘊。它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所有這些呈現在大地、山林、祠堂、街巷、宅院裡的景象,它們都是有形的,而且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使鄉土環境更加多彩,更富有內蘊。它們和鄉土建築,和天地、山水、植物共同組成一種景觀,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我們稱為"鄉土文化景觀"。--樓慶西本書以豐富翔實的古村落案例介紹了中國鄉土建築的四方面特性: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建築形態的多樣性、豐富多彩的裝飾藝術、鄉土環境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近四百幅精美的照片和線描,使閱讀直觀而又賞心悅目。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樓慶西195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二十餘年集中調查研究中國古代鄉土建築及建築裝飾藝術。足跡遍佈全國各地,拍攝記載和呼籲挽救了一批古村落以及鄉土建築瑰寶。近年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建築二十講》、《中國小品建築十講》、《鄉土景觀十講》、《雕樑畫棟》、《戶牖之美》、《千門萬戶》、《雕塑之藝》、《鄉土建築裝飾藝術》、《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浙江郭洞村》、《山西西文興村》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講 話說鄉土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第二講 融入天地山水中第三講 村口、水口看風水建築形態的多樣性第四講 土木房宅千百態第五講 美輪美奐廟堂屋豐富多彩的裝飾藝術第六講 神奇屋頂第七講 雕樑畫棟第八講 戶牖之美鄉土環境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第九講 民俗工藝第十講 農耕畫卷後記 難以忘懷的鄉土情

商品規格

書名 / 鄉土景觀十講 插圖珍藏本
作者 / 樓慶西
簡介 / 鄉土景觀十講 插圖珍藏本:所有這些呈現在大地、山林、祠堂、街巷、宅院裡的景象,它們都是有形的,而且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使鄉土環境更加多彩,更富有內蘊。它們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577
ISBN10 / 9888369571
EAN / 9789888369577
誠品26碼 / 2681353820002
頁數 / 264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講
話說鄉土

甚麼是鄉土建築?

廣義地講,凡具有地域、本土特徵的建築都可以稱為鄉土建築。地域有大有小,全世界分為七大洲,每一洲都有眾多的國家,亞洲的中國、歐洲的意大利、非洲的埃及,它們都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在古代,它們的建築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又有華北、華東、華南、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的劃分,各地區又包括若干個省,全國還有56個不同的民族,在古代,這些不同省份、民族地區的建築也多具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廣義地講,這些建築都可以看作鄉土建築。

這當然指的是在古代。歷史發展到現代,世界經濟逐步走向一體化,科技成果各國共享,文化得到廣泛交流與傳播,各地區、各國家的現代建築,尤其是在城市裡的建築,從內容到形式都越來越趨同。今後的建築還會有,或者還應該保持各地區的鄉土特徵嗎?這已經成為當今建築界,成為建築創作上頗具爭議的問題了。

以上是指廣義的鄉土建築。狹義地講,鄉土建築是指在鄉村中土生土長的建築,即農村建築,包括農村的寺廟、祠堂、住宅、書院、商舖、橋樑等等。這些在農村的建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組合在一起,成為農村百姓在裡面生活的一個聚落,即一個鄉或一座村。在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這種鄉、村成為社會最基層的行政組織,佔全國人口90%的百姓即居住、生活在遍佈全國的鄉村之中。這些鄉村的建築與周圍的山水、土地組合為一個供廣大百姓勞動生產與生活起居的環境,我們稱它為"鄉土環境"。


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

如果對各地的鄉土環境加以仔細地考察,我們就可以發現,組成這種鄉土環境的因素,除了鄉村的各類建築和四周的山水土地之外,還包括更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在這裡生活的百姓一代又一代地耕耘著土地,經營著山林、水域,隨著播種、收獲、加工,使山林、田地、宅院不斷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與色彩。苗族、侗族、彝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婦女自幼就從母親那裡學著繡製自己的服裝與鞋帽,這些穿戴著民族服飾的婦女在鄉村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到春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在宅門上貼上新的門神,換上新的對聯;舞獅子、耍神龍、迎神仙的隊伍串遊在街巷;祠堂裡祭祖、唱戲集聚著全村百姓。所有這些呈現在大地、山林、祠堂、街巷、宅院裡的景象,它們都是有形的,而且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使鄉土環境更加多彩,更富有內蘊。它們和鄉土建築,和天地、山水、植物共同組成一種景觀,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我們稱為"鄉土文化景觀"。

從鄉土建築到鄉土環境,再到鄉土文化景觀,可以說反映了我們對鄉土建築認識的深化,我們在這裡要介紹和分析的就是這種鄉土文化景觀。

鄉土建築,或者說鄉土文化景觀有甚麼價值?

建築,除了個別的如紀念碑之類以外,都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功能。各類建築提供的空間供人們工作、勞動、娛樂、休息和生活其他方面使用,這是它們的物質功能,也是建築的主要功能。建築又是物質的實體,它以自身的形象供人們觀賞,這是它的精神功能,所以建築也屬於造型藝術的一個類別。

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中世紀地中海上的貿易中心,商人雲集,思想活躍,城市裡除了大量的商舖、住宅之外,還興建了教堂、市政大廈、博物館、圖書館等各類公共建築,它們集中在聖馬可廣場四周,形成全城的中心。其中聖馬可主教堂造型活潑,入口大門上方的牆上有彩色繪畫做裝飾。位於教堂一側的是總督府,建於1309 - 1424年間。作為戰勝土耳其的紀念性建築,它具有華麗的外觀,上下三層,一、二兩層皆為連續的柱廊,三層外牆滿鋪玫瑰色石面,石柱頭、牆窗上都有石雕裝飾,成為意大利中世紀最美麗的建築之一。這些建築以它們嚴整的結構、宏偉或端莊的形象、絢麗的裝飾,集中表現了中世紀威尼斯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意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始建於1506年,經過漫長的方案設計、修改和建造的過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大藝術巨匠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都曾經參與其工作,其中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先後主持過教堂工程,最後在米開朗琪羅的主持下,完成了教堂巨大的穹頂。穹頂直徑達41.9米,頂內距地面123.4米。宏偉的造型使它成為羅馬最偉大的建築,它的建造代表了16世紀意大利建築、結構、施工諸方面的最高水平。

正因為這些建築不僅滿足了一個時代物質上的功能需要,同時又反映和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所以西方學者將它們稱為"石頭的史書"。中國古代建築採用的是木結構體系,雖然它們保存得不如石結構建築那麼持久,但它們同樣記載著歷史,仍然可稱為"木頭的史書"。

建築與環境的和諧

任何建築都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即使是建造在沙漠中的房屋,也是上有青天,下有黃沙。人類由早期居住的單幢房屋發展到由許多房屋組成的聚落,隨著生產和社會的進步,由聚落、鄉鎮而發展成為各種類型建築組成的城市。但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它們都離不開四周由山、水、土地、植物組成的自然環境。居住在城市裡面的人群,由於城市建築密集,道路縱橫,很多時候見不到四周的自然山水,而生活在鄉村裡的人們卻天天可以見到山水、植物與土地。所以就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言,鄉土建築比城市建築表現得更為緊密與融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