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插圖珍藏本 | 誠品線上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插圖珍藏本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插圖珍藏本:"小品建築"指區別於大型建築的小型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特殊的形態和豐富的內涵,在世界建築史上有突出的地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小品建築"指區別於大型建築的小型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特殊的形態和豐富的內涵,在世界建築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本書以講座的方式,介紹中國小品建築的產生、作用及其在建築和藝術上的特點,從門樓、影壁、碑碣、堆石……引領讀者徜徉於獨特而神秘的中國古代建築之中。近三百幅精緻的照片和線描,使閱讀直觀而又賞心悅目;文字亦有小品的特點,曉暢,清雅,質樸,自然。1) 著名中國古建築研究學者樓慶西就"小品建築"作專門論述,特舉具代表性的牌樓、華表等數個項目,述其由來規制,論其人文內涵,透達表裡。2)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插圖珍藏本)》是鮮有論述中國小品建築的專書,別具價值。3) 書中共有近三百幅精緻的照片和線描,配合精煉的文字說明,相得益彰。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樓慶西195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二十餘年集中調查研究中國古代鄉土建築及建築裝飾藝術。足跡遍佈全國各地,拍攝記載和呼籲挽救了一批古村落以及鄉土建築瑰寶。近年主要著作有:《雕樑畫棟》、《戶牖之美》、《千門萬戶》、《雕塑之藝》、《鄉土建築裝飾藝術》、《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中國古建築二十講》、《浙江郭洞村》、《山西西文興村》、《鄉土景觀十講》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第一講 牌樓第二講 華表第三講 獅子第四講 須彌座第五講 香爐、日晷、嘉量及其他第六講 影壁第七講 碑碣第八講 闕、墓表、五供座第九講 石幢第十講 堆石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插圖珍藏本
作者 / 樓慶西
簡介 /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插圖珍藏本:"小品建築"指區別於大型建築的小型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特殊的形態和豐富的內涵,在世界建築史上有突出的地位。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485
ISBN10 / 9888369482
EAN / 9789888369485
誠品26碼 / 2681332007004
頁數 / 248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講 牌樓

以小品建築在建築群中所佔的位置來看,牌樓最先進入人們的視線。因為它往往被安置在一組建築群的最前面,或者立在一座城市的市中心,或者在通衢大道的兩頭這些十分顯著的位置上。我們去遊覽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立在通道中央的三開間木牌樓,過了木牌樓就到了頤和園主要入口東宮門前的廣場。同樣,當人們來到北京西郊名寺臥佛寺時,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琉璃牌坊,經過牌坊才進入寺廟大門。在古老的北京城,主要的大街如前門外大街,東城、西城區中心,東、西長安街等處都可以見到木製的大牌樓立在馬路中間。所以,我們一般把牌樓當做一種標誌性的建築,它在城市和建築群中起到劃分和控制空間的作用,增添了建築群體的藝術表現力。

那麼,這種牌樓是怎樣產生的呢?它通常具有哪些形式?它在使用和藝術表現力上又有哪些特點呢?這些都是很有趣味的問題。


頤和園東門外木牌樓

牌樓的產生
不論放在建築群的前面,還是立在通衢大道上,牌樓總歸具有一種大門入口的特點,所以它的起源和建築群的門分不開。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之一是建築總是成群成組地出現,就單幢房屋來說,它的體量都不大,結構也不複雜,這些房屋之所以能滿足人們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多種需要,靠的是由眾多單幢房屋所組成的群體。如一般的民居,它由正房、左右廂房、大門、走廊組成為一個院子,周圍有院牆環繞,呈"四合院"的形式;官府乃至皇帝的宮殿,也是由大大小小的單幢建築組合成各種形式的院落。所以,在中國古代建築中,一組建築的院門就成為建築中的主要大門了。這種大門在早期稱為"衡門",即在兩根直立的木柱子上面,加一條橫木組成為門,多用做鄉間普通建築的院門。所以古代將簡陋的房屋稱為"衡門茅屋"。晉人陶淵明詩"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唐代白居易有詩曰"吾亦忘青雲,衡茅足容膝",說的就是他們自己隱居鄉間陋室與世隔絕的情景。為了擋雨雪防腐蝕,後來在這種簡單的衡門的橫木上加木板頂,如同房屋的兩面坡屋頂。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所繪汴梁城中的商戶住家,還見到這種門,只不過在門頂出檐的下面已經用上斗栱的構件了。這種簡單的院門形式在如今農村仍能見到。

公元12世紀宋朝廷頒行《營造法式》,在這本記載有宋朝建築形式與制度的專著中見到一種烏頭門的形式:兩根木柱左右立在地上,上有橫木,橫木下安有門扇。與衡門不同的是,兩根立柱直衝上天,橫木插入柱內,柱頭用一種水生植物烏頭裝飾,故名為烏頭門。不論是衡門還是烏頭門,它們都是牌樓的雛形。我們見到的一開間木牌樓和石牌樓,它們的形象與這種衡門、烏頭門基本上是一致的。

牌樓,有時也稱為牌坊,這個名稱又是怎樣產生的呢?上面已經說明,牌樓起源於建築的院門。在古代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是里坊之門。所謂里坊,是中國古代城市居住區的基本單位,把城市劃分為方形或矩形的里坊,裡面整齊地排列著住宅。這種形式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到隋唐時期的長安城已經發展到十分完備的程度。整座長安城設有一百一十個坊,每個坊都有專門的名稱,坊內開有十字形或東西向的橫街,街頭皆設坊門以供出入。這種里坊之門在古代稱為"閭"。中國古代有"表閭"的制度,就是把各種功臣的姓名和他們的事跡刻於石上,置於閭門以表彰他們的功德,有時還把刻石安在閭門之上。據建築學家劉敦楨先生的分析,這種閭門上往往都書寫著里坊的名稱,而且按表閭的制度,將表彰事跡書寫於木牌,懸掛在門上比石刻更為方便,這也是完全可能的事,就是說閭門上既有坊名又有木牌,牌坊之名可能就由此而產生。後來這種牌坊模仿木構建築,形式日趨華麗,加了屋頂和各種裝飾,所以又稱為"牌樓"。


古代衡門示意圖


《清明上河圖》中的院門


農村院門


宋《營造法式》的烏頭門

劉先生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現在的牌坊或者牌樓仍具有記載地名、表彰功德兩種功能,只不過它不一定是里坊的院門而成為獨立的一種建築類型了。從形式上講,凡柱子上沒有屋頂的稱為牌坊,有屋頂的則稱為牌樓以示區別,在本書中為簡明起見統以牌樓相稱。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