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 | 誠品線上

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

作者 葉謹睿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聯合推薦PCHome集團發行人、文化創意產業專家/詹宏志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教授/林珮淳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聯合推薦PCHome集團發行人、文化創意產業專家/詹宏志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教授/林珮淳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許素朱美國康乃爾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潘安儀微型樂園創意總監/蔡宏賢美國紐約頂點列(vertexList)另類藝術空間創辦人/Marcin Ramocki靜宜大學媒體科技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長/邱誌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黃文宗自從數位科技介入當代藝術,數十年來,它在藝術創作、市場和教育等層面吹皺的一池春水,把我們帶到了當代藝術最啟人疑竇的一連串問題上:怎樣的作品可以被稱為(當代)藝術?挪用與剽竊之間的區別為何?藝術的價值應如何判定?藝術創作者能否、又如何以作品維生?以及,為當代藝術劃定美學範疇是否可能?在如本書所言的「科技藝術主流化」的此刻,數位藝術與當代藝術環境之間的諸般齟齬,尤其可作為理論地探測數位藝術潛力的入口。本書與其說是數位美學的工整陳述,不如說是後設地從美學建構的源頭,鋪陳當代藝術切面的文章集結。首章著眼於科技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接點,從創作意圖的角度,切入科技藝術創作的陷阱與可能。六章相對獨立的篇幅,則次第陳述科技藝術的挪用、數位懷舊主義、草根創意、駭客精神、藝術市場與數位藝術教育等議題,藉由數位藝術在當代藝術中掀起的紛紜爭議,帶動對於其美學構成的思考。書末附錄作者為國立台灣美術館製作「數位藝術專輯」期間,為國內外當代數位藝術家所進行的訪談與報告,階段性地總結了作者近年對於數位藝術的思考。本書作者葉謹睿,於九○年代末起投身數位藝術的策展、創作、教學與撰述,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FIT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IT)與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在本書中,作者卸下學術用語的艱澀難解,以詼諧淺白的文字出入科技藝術的種種議題,為國內的數位藝術研究提出了兼具說明與觀點的少有論述。 「本書作者以輕鬆、風趣的文筆,剖析數位藝術及文化,與其說這是一本數位藝術專書,倒不如說,這是在數位時代的洪流中,人人都可以親近閱讀的一本好書。」--台灣藝術大學校長、前北美館館長/黃光男 ■作者簡介葉謹睿現任紐約州立大學FIT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IT)專任助理教授、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客座助理教授。曾任《藝術家》雜誌、《典藏今藝術》雜誌專欄作家,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著作:《數位「美」學》(藝術家,2008)、《數位藝術概論》(藝術家,2005)、《大蘋果英雄傳:紐約藝術導覽》(典藏,2004)、《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典藏,2003)。展覽:「隨插即用數位創作展」,數位藝術方舟,台灣國立美術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台灣關渡美術館「NEXUS」,紐約皇后美術館(Queens Museum)「正言世代」,紐約強森美術館(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Beyond Ethnic Stereotype」,俄亥俄州甘迺迪美術館(Kennedy Museum of Art)「Net Archives」,義大利MAXXI美術館「Seven Ways To Say Internet with Net Art」,2007新媒體藝術節(NewMediaFest2007)發表文章:〈來!讓咱們一起拿肉麻當有趣〉,《電影欣賞季刊——97年春季專題企劃:電影與新媒體藝術之間》〈野薑花與塑膠玫瑰:談數位藝術之典藏與市場〉,《台灣美術》第66期〈一隻惹人心煩的蒼蠅,一隻討人喜歡的粉蝶:談李明維的過程藝術〉,《現代美術》111期〈在雲的南方、色相裡面,看浮世眾生相:談李小鏡的影像世界〉,《現代美術》111期〈你想要的是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從數位藝術的角度看文化創意產業的深耕〉,《當代藝術家之言》夏至號〈華人當代藝術的雙軌突破〉,《2004華人美術年鑑》, 典藏出版社〈從紐約經驗看藝術都市的發展〉,《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當代藝術風》〈粉墨豋場:談李小鏡之夜生活系列〉,《台北國際藝術博覽節專刊——藝術開門》 ■本書目錄作者序:這個「美」字兒,為什麼要倒過來?導論:看門道還是看熱鬧?——從當代藝術的演進談科技藝術之未來0-0 前言0-1 你真看得懂當代藝術嗎?0-2 觀念一斤值多少?0-3 神祕的藝術光環0-4 給當代科技藝術家的諫言0-5 沒有答案的問題才值得窮極一生去追求 第一章 你的、他的,都是我的!——談科技藝術之轉化、借用、竄改以及剽竊1-0 前言1-1 創作不是動詞而是形容詞1-2 應該要合情、合理還是合法?1-3 曾經犯過的錯,是否就值一錯再錯?1-4 著名的侵權案例:Rogers vs. Koons第二章 在求新求變的潮流中逆流而「下」?——談數位懷舊主義2-0 前言2-1 八位元世代的自省2-2 重新運用(Repurpose)2-3 修改(Modify)2-4 處理(Prepare)2-5 讓記憶的聲響再度搖滾:Chiptune2-6 Game Boy音樂2-7 以挑戰的態度擁抱科技第三章 來,讓咱們一起拿肉麻當有趣!——從Web 2.0風潮談草根創意時代的藝術與文化革命3-0 前言3-1 何謂草根創意?3-2 大傳世代文化創意產業體系的崩解3-3 草根當道 = 專業之死?3-4 高人氣 = 高品質?3-5 草根動態影音創作列車啟航的觸媒:DV3-6 3D動畫電影DIY:Machinima3-7 KUSO:菁英、專業化的大眾傳播體系壓抑後的反動第四章 什麼!連駭客都算是藝術?——從駭客精神談當代科技藝術中的童心未泯4-0 前言4-1 駭客的起源與定義4-2 駭客文化4-3 以駭客為主題的藝術展覽4-4 打破遊戲規則的另類表現4-5 資訊共享的理想國4-6 開放_原始碼_藝術_駭客行為第五章 藝術是有錢人的玩意兒?——從市場談科技藝術創作5-0 前言5-1 市場利益與廣大創作族群的分裂狀態5-2 藝術體系及市場的解析5-3 科技藝術與藝術市場體系的差異5-4 山不轉路轉:科技藝術作品與市場的強制結合5-5 路不轉人轉:放棄市場換取創作自由5-6 人不轉心轉:改變以珍貴物件為基礎的藝術消費習慣5-7 路是人走出來的第六章 Can Techies be Creative?(科技人是否可以很創意?)——我對數位藝術教育之觀察與建議6-0 前言6-1 創意是否有類別或界線?6-2 科技是否有可能成為創意的阻礙?6-3 創意和技術在教學中要如何平衡?6-4 數位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幾個問題6-5 我對大學數位藝術教育之建議6-6 結語另記:野薑花與塑膠玫瑰——談數位藝術作品之保存、典藏與市場前言如果藝術有期限,你希望它的日期是____?數位藝術作品是否有與生俱來的原罪?如果觀念才是藝術,藝術經驗可以無限重建,請問你收藏的是什麼?因應市場需求產生的塑膠玫瑰獨立於溫室之外的野薑花結語附錄:數位藝術市場、典藏以及保存之問卷調查結果

商品規格

書名 / 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
作者 / 葉謹睿
簡介 / 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聯合推薦PCHome集團發行人、文化創意產業專家/詹宏志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教授/林珮淳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7034861
ISBN10 / 9867034864
EAN / 9789867034861
誠品26碼 / 2680343486006
頁數 / 17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