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吹無孔笛: 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 | 誠品線上

倒吹無孔笛: 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

作者 廖肇亨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倒吹無孔笛: 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明清佛教,上承唐宋宗風,下啟近現代佛教。著作數量之豐富、涵蓋面向之多元,遠邁前代。正好適用於學界目前強調種種科際整合、跨界互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明清佛教,上承唐宋宗風,下啟近現代佛教。著作數量之豐富、涵蓋面向之多元,遠邁前代。正好適用於學界目前強調種種科際整合、跨界互文的研究視角。另一方面,明清佛教雖然有歷史、藝術、文學、哲學種種層面,但佛教畢竟還是佛教,神聖性的根源與終極關懷,一直縈繞在佛門中人的心中。共收論文十二篇,分成三部分: 第一篇 明清佛教在東亞探討日本普陀山觀音信仰、曹洞、臨濟宗、中世五山禪林、琉球佛教信仰,從東亞文化交流角度,認識明清時期禪林的影響力。第二篇 文化話語中的佛教由文學著作研究明清佛教,從中理解明清知識社群安頓身心之道。第三篇 禪林文化論述從清初「漢僧國師」與「遺民僧」,兩個看似政治立場截然相判的群體作品,重新解讀明清佛教禪林文化風貌。本書「雜多性」、「入世性」、「互文性」三光譜交相映襯;由明清佛教反探漢傳佛教根源,且聽如何「倒吹無孔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廖肇亨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同時擔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佛教、近世佛教文化史、東亞文化交流史。著作有《中邊.詩禪.夢戲--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2008)、《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2013)、《巨浪迴瀾--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2014),編有《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2007)、《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2011)、《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2013),譯有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2008)。曾應邀赴東京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11-2013)。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論:塗毒鼓聲何處起--明清佛教研究的再省思第一篇 明清佛教在東亞聖境與生死流轉--日本五山漢詩中普陀山文化意象的嬗變曹洞宗壽昌派在東亞的流衍傳布--以東皋心越與石濂大汕為中心百川倒流--日本臨濟宗五山禪林海洋論述義蘊試詮南浦文之與琉球王國第二篇 文化話語中的佛教脫軌.錯位.歸返--《醒世姻緣傳》中的懺罪書寫與河川文化的相互投影欲識玄玄公案,黃粱未熟以前--從《谷響集》看明季滇僧徹庸周理的思想淵源與精神境界泠然萬籟作,中有太古音--從《古今禪藻集》看明代僧詩的自然話語與感官論述葉燮與佛教第三篇 禪林文化論述慧業通來不礙塵--從蒼雪讀徹《南來堂詩集》看晚明清初賢首宗南方系的發展歷程覺浪道盛〈原道七論〉義蘊試析--從三教會同看近世佛教護國思想近世禪者淨土詩義蘊探析--從玉琳通琇的淨土詩談起《禪門修證指要》與明清禪學徵引書目論文刊登出處一覽【後記】 寫在出版之前

商品規格

書名 / 倒吹無孔笛: 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
作者 / 廖肇亨
簡介 / 倒吹無孔笛: 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明清佛教,上承唐宋宗風,下啟近現代佛教。著作數量之豐富、涵蓋面向之多元,遠邁前代。正好適用於學界目前強調種種科際整合、跨界互文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7947
ISBN10 / 9575987942
EAN / 9789575987947
誠品26碼 / 2681680921007
頁數 / 5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2.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多篇論文獲行政院科技部獎助★

本書所收諸篇論文除了勾勒近世東亞佛門文化的豐富精彩之外,也同時嘗試探索面臨種種現實磨難之際佛門中人如何重新認識理想,乃至於親身實踐佛家理想的生命態度。

試閱文字

導讀 : 塗毒鼓聲何處起——明清佛教研究的再省思

一、前言:明清佛教研究的發展軌跡

從當前佛教研究的角度來看,明清時期謂之備受冷落當不為過;從明清文學文化的角度來看,佛教也是相對寂寥的環節。曾經漪歟盛哉的明清佛教文化,門前可謂冷清寂寥。二十世紀以來,日本學界先是以「禪道變衰」來形容元代以後的禪宗,二十世紀中葉又刻意強調明清佛教的「庶民性」,彷彿沒有新的宗派出現,就預示在思想境界上沒有足夠深刻的重要建樹,雖然說法不一,然其貶抑之意則無二也,流風所及,幾乎迄今不歇。

所幸,學界尚有一二有識之士挺立其間,直如暗室明燈。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學者陳垣(1880-1971)的《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二書可以說是現代學術意義之下的開山之作,雖然此二書的論證性不強,多半是傳統文獻的鋪陳,但陳垣經眼之文獻甚多,且多有今日難以見及者,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日本野口善敬先生曾就《清初僧諍記》加以譯註,提供了一個今日大致可見的書目指南。陳垣《語錄與順治宮廷》則是以清初僧人的語錄做為觀察清初帝室的史料,可謂別開生面。陳垣之後,華語學界關於明清佛教的研究幾乎可謂一片沉寂。大陸郭朋雖有《明清佛教》一書,但並未給予正面積極的評價,直至聖嚴法師(1930-2009)以蕅益智旭(1599-1655)為題的博士論文正式出版,之後並出版《明末佛教研究》一書,特別梳理藏經中明代佛教的相關資料,聖嚴法師又在正式的學術著作之外,例如《禪門修證指要》、《禪門驪珠集》中標舉無異元來(1575-1630)、晦山戒顯(1610-1672)等禪師,尤其是對晦山戒顯的《禪門鍛鍊說》的高度推崇。聖嚴法師之後,江燦騰教授繼之而起,其憨山德清(1546-1623)的研究膾炙人口,釋見曄關於晚明四大師的研究也頗受注目。陳玉女教授從社會經濟史的角度出發,對明代佛教發展的歷史進程頗有新見。大陸方面,晚明佛教研究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陳永革教授由博士論文為基礎,修改而成的《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一書可謂橫空出世,張志強教授《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也曾對晚明的唯識學下過深切工夫,然而惜未能蔚為風尚。歐美學界,于君方教授師承狄百瑞教授,關於雲棲袾宏(1535-1615)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徐頌鵬(Hsu Sung-Peng)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一書處理憨山德清。接此之後,有韓書瑞(Susan Naquin)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一書則主要以北京為例,檢視寺院與當時節令風俗之間的關係,亦社會史進路之一端,並未觸及思想層面之問題。歐美世界的研究,以卜正民(Timothy Brook)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一書較為知名,作者原係知名的社會史家,此書亦主要在討論佛教與晚明知識階層在權力、社會脈絡的相互糾葛,作者此書仍然側重在佛教與社會階層的關係,對於佛教內部談論較少。北美漢學界近年明清佛教研究的著作,吳疆(Wu, Jiang)教授挺而秀出,其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一書由其博士論文修改而成,雖然其處理的課題與陳垣《清初僧諍記》大同小異,但運用某些新出的佛教史料,亦注意到佛教內部發展的差異,思想史意味較前述諸人為強。近年吳疆教授又有黃檗宗的專著一書問世。一般而言,除了吳疆教授之外,大部分的明清佛教研究者都帶有社會史研究的傾向,思想課題的討論似非其關注的焦點。

總體而言,關於明清佛教的研究,著力最深,精彩迭出仍然首推日本學界。日本學者於此努力耕耘,代不乏人。日本九州大學名譽教授荒木見悟(1917-2017)的一系列研究對宋明思想當中儒佛交涉的課題用力最深,且極具開創性,在荒木見悟的學術生涯當中,開拓了眾多課題,例如張九成(1092-1159)、管東溟(1536-1608)、憨山德清、顏茂猷(1578-1637)、彭際清(1740-1796),現在都已蔚成大國,荒木見悟的研究,文獻與理論並重,屢屢提出新問題當然不在話下,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細密過人,且化用西方哲學論述於無形,絕無生剝之譏,可謂近世佛教思想史研究的登峰之作,荒木見悟一系列的著作已成為明代佛教思想的經典,其題名直接相關的著作至少有《雲棲袾宏の研究》、《明代宗教思想研究》、《憂國烈火禪》等著作。筆者曾經翻譯兩冊荒木見悟的專著,亦撰有專文介紹荒木見悟的方法與成就。荒木見悟的嫡傳弟子野口善敬對於元代、明代禪宗史的研究亦可見其博雅深厚之功,亦是近世佛教思想史家中的大手筆。其註解《清初僧諍記》,使之成為極有助益的資料集,其自身亦有多篇論文,討論晚明佛教人物如黃端伯(?-1645)、密雲圓悟(1566-1642)、晦山戒顯等重要佛教人物,長谷部幽蹊先生專長於明清佛教部派發展,對明清佛教研究基礎文獻史料的整理有傑出貢獻。其大作《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已成為明清佛教發展史的經典,其又有論文專論晚明的華嚴宗、臨濟宗三峰派。荒木見悟、長谷部幽蹊、野口善敬三者的研究成果,目前可以說是明清佛教研究的一大里程碑。

整體來說,佛教方面的學者對佛教自身的問題十分關心,但對於文化相關的分野極少觸及,對《大藏經》以外的材料大部分往往未能給予適當的關注,連當時著名文人別集,如袁中郎(1568-1610)、錢謙益(1582-1664)等人之著作皆罕所寓目(唯一的例外是荒木見悟先生),故亦極少以宏觀的文化視野省視當時的學術、文化等問題。筆者主要關注於明清佛教與社會文化脈絡之間的互動關係,特別是詩禪交涉與遺民出家兩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二、明清佛教文化的精神特質

一般談論明代佛教,喜以馬鞍為喻,謂兩頭高起,中間平落之勢。一般的觀察往往如是,明初高僧輩出,中葉一度衰歇,到晚期又有復興之目。雪浪洪恩(1545-1608)、萬曆三高僧(憨山德清、雲棲袾宏、紫柏真可〔1543-1603〕)、月川鎮澄(1547-1617)等人橫空出世,禪家講家紛然勃興,淨土法門與清規戒律,一時成為叢林關注的焦點。關於明清佛教發展的歷史軌跡,前人言之已詳,茲不辭費,不過明清佛教的社會文化性格或許略有可說,筆者管見以為,明清佛教文化性格約有數端可說,大體歸納為「雜多性」、「積極入世」、「跨界互文」,茲分說如下:

(一)雜多性:明清佛教一度被定位為「庶民佛教」,似乎在教理教義無甚可觀。事實上,佛教經典的注疏的數量遠邁前代。禪門大德也有各種創造性的說法,也曾流布異國,例如雲棲袾宏《禪關策進》、無異元來《參禪警語》在扶桑影響深遠。另外,就文學來說,傳統上只講詩禪不二。宋代以後,詩歌之外,小說、戲曲、講唱文學,莫不皆可見佛教的投影。當然宣講、廟會、朝山等種種宗教活動也是顯而易見。從文士風雅到庶民趣味,從高深義理到社會救濟,焉能以「禪道變衰」或「庶民佛教」一語可以統而括之。就佛教著作的種類、數量與作者背景分析,種種複雜的層次紛然並陳,可謂「雜多性」的充分體現。

(二)入世性:大乘菩薩道強調慈悲利他的基本精神,原無足深訝。但明清時期的佛教積極強烈的社會性格,可謂特出之例。以明清鼎革時期為例,不同的政治立場的僧人在歷史舞台都有十分醒目的角色。明社既屋之後,士人依政治立場分為新、舊兩派,佛教叢林亦不例外,不事新朝的僧人,學界慣以「遺民僧」名之。遺民僧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筆者亦曾有專書探論。然而相對於遺民僧的熱況,政治立場傾向於有清一代的僧人似乎問津者寡。事實上,新朝派的僧人也不容忽視。清初漢僧敕賜禪師封號人數不少,較為知名者,至少有大覺能仁普濟國師玉琳通琇(1614-1675)、玉琳通琇弟子笻溪行森(1614-1677)、弘覺禪師木陳道忞(1596-1674)、明覺禪師憨璞性聰(1610-1666)等人亦嘗接受清世祖順治帝的敕封。透過憨璞性聰之薦,玉琳通琇與木陳道忞二人皆曾應清世祖順治帝之詔請入京說法,從而成為當時叢林與士林熱衷談論的話題,轟動一時,二人的著作亦豐,雖與當時江南浮屠遺民的政治立場不盡同調,但從清代佛教思想史的角度,具有相當程度的代表性自不待言。遺民派的僧人強調救國,新朝派的僧人強調護國,雖然政治立場有異,但其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則無有異也。更具體的說:應該是「世、出世間,打成一片」。

(三)互文性:明清時代佛門具有強烈跨界論述的文化傾向,最明顯的是說儒佛一致的高僧大德不知凡幾,「儒家的骨,反在宗門」一語在明清之際的宗門俯拾即是一事便是最佳例證。具體言之,晚明思想家管東溟以《華嚴》說《易》、蕅益智旭以禪解《四書》與《周易》,此儒家也。道家中,則以《莊子》最受佛門重視,覺浪道盛(1593-1659)《莊子提正》、無可弘智(方以智,1611-1671)《藥地炮莊》、俍廷靜挺(徐繼恩,1615-1684)以禪解《莊》,側重將禪宗與道家《莊子》做有機的結合。文學藝術更為清楚,除了講詩禪不二大行其道之外,湯顯祖(1550-1616)受紫柏真可大師影響,創作《玉茗堂四夢》等傑出劇作,已是學界老生常談。覺浪道盛說「盡大地是一戲場」、金聖歎借趙州和尚無字公案說《西廂記》,將戲曲也納入禪林文化論述的視野。文學之外,有用琴說法的東皋心越(1639-1695),也有大談畫禪不二的董其昌(1555-1636)、苦瓜和尚(道濟,1642-1707),更不能忘了畫藝精工絕倫的髡殘石谿(1612-1692)、漸江弘仁(1610-1664)等。除了說明禪林文化的無遠弗屆之外,不同場域之間的相互借鏡取譬蔚然成風。不僅是遊戲筆墨,更有直探價值本源與規範疆界基準的用意。

「雜多性」、「入世性」、「互文性」可以說是明清佛教顯而易見的特質,當然也有部分時代思潮也反映在明清佛教文化,例如「回歸原典」或文獻復古輯佚之風也不難在佛教找到類似的呼應,特別是藏經的刊刻,影響亦極為深遠。但筆者以為:明清佛教中,「雜多性」、「入世性」、「互文性」三者光譜的交相映襯,成就此際佛門多元精彩的精神特質,藏經刊刻、回歸原典等風氣也是在此光譜映襯之下探尋神聖根源的必然之舉。

三、結語

明清佛教,上承唐宋宗風,下啟近現代佛教。其著作數量之豐富、涵蓋面向之多元,遠邁前代。正好適用於學界目前強調種種科際整合、跨界互文的研究視角,但另一方面,明清佛教雖然有歷史、藝術、文學、哲學種種層面,但佛教畢竟還是佛教,神聖性的根源與終極關懷,一直縈繞在佛門中人的心中。本書所收諸篇論文除了勾勒近世東亞佛門文化的豐富精彩之外,也同時嘗試探索面臨種種現實磨難之際佛門中人如何重新認識理想,乃至於親身實踐佛家理想的生命態度。(節錄)

試閱文字

自序 : 漢傳佛教研究近年獲得大幅進展,特別是文化史研究角度的開展,幾乎是一波強勁的浪潮,沛然莫乎能禦。過去,傳統佛教研究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古以前,宋代以下,往往以「混雜」或「庶民化」簡而視之,對宋代以後遺留迄今的眾多文獻資料視而不見。殊不知從唐宋轉型到晚清思想革命,在中國文化歷史重要的轉型時期,佛教總是扮演了關鍵性的作用。在佛教的刺激之下,宋代新儒家嘗試深入探討心性之學,開創了儒學的新紀元。此外,文學、藝術、民俗無一不深惹宗風。從知識菁英的哲學思辨到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佛教真正普及到中國各個角落的不同階層,研究這段時期的思想文學宗教,捨佛教而不談,終成滲漏。佛教同時也是同時期東亞文化交流之際,最重要的載體,天台、華嚴、禪雖然都發軔於中國,但卻也都在東亞各國開花結果。

以敦煌資料為例,當年發言權幾乎全部主要集中在法國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英國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日本大谷光瑞(1876-1948)之手。漢傳佛教部分,資料大部分的架構已經完全被《大正藏》與《卍續藏》所壟斷。近來中古佛教研究,古寫經也蔚然成風,又全部歸尊於日本學界與寺院。華語學界即使奮力追趕,只能完全被動等待對方公布資料,就是現在的窘況。明清佛教的文獻近年以迅急驟烈的方式大量問世,能從文獻源頭直接掌握學術話語的契機實在是千載一遇的良機,捨此則無他途。可惜宋代以降的佛教,長久以來,一直不受學界重視。關於晚明佛教的研究,臺灣學術界最初雖由聖嚴法師開啟名山大業,一度在國內外追隨者眾,可惜未能真正形成洪潮。如今撼醒天下人耳目,斯其時矣!以明清佛教文獻為出發點,可以對思想史、文學史、民俗、藝術等面向提供一個嶄新的觀點,建立一個更廣闊的學術視野。

多年來,我的學術興趣雖然一直轉變,但卻從來沒有離開明清佛教。雖然新出文獻如雨後春筍,但我依然仍對新文豐版的《明版嘉興大藏經》與《卍續藏》懷有無可言說的親切感,可以說,他們就是我青春時期最親近的友人。歌哭於斯的回憶不可勝記。但此書所以面世,可以說是法鼓文化同仁極力催促的結果,若不是他們積極鞭策,此書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時日恐尚在未定之天。我知道這裡的論文並不完美,畢竟還是一段摸索學習過程的記錄。困知經年,聊此殘篇,此番校對作業期間,重讀幾過,不免愧怍增重,視同《懺悔錄》一類也無不可。但無論如何,好像暫時只能這樣了。感謝老友聖心為此書題字,天地萬物無不變異,唯此相知之情入水不濕、入火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