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哲學的角度探究德行與情緒兩者的關係,並且從這種關係出發,嘗試提出道德教育上的若干建議。因此,除了第一部分的緒論之外,在第二部分之中,作者首先說明德行與情緒兩者的意義與性質,其中分別介紹與討論Aristotle 與A. MacIntyre關於德行的論點。繼而,作者對情緒的意義與性質提出一個統觀的看法,並深入論述德行與情緒的關係。為了彰顯情緒在道德與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性,作者於第三部分選擇羞恥與愛這兩種特定的情緒,說明他們在道德上的重要意義,其中包括道德上必須重視羞恥的理由,以及愛對於道德知覺的積極貢獻。最後,基於前述討論,作者分別對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提出建議,而以本研究的限制與進一步探究之建議作為本書之結束。■作者簡介林建福學 歷: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哲學博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臺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經 歷: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教育學程組助理教授,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通過,臺北市教育局科員,國家高等考試教育行政類科通過,國民小學教師。現 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本書目錄第一部分 緒論第一章 動機、目的、方法、計畫與範圍第二部分 德行與情緒的關係第二章 德行的意義與性質(一)—Aristotle的見解第三章 德行的意義與性質(二)—MacIntyre的見解第四章 情緒的意義與性質第五章 德行與情緒的關係第三部分 以兩種特定情緒進行考慮第六章 羞恥第七章 愛─教學脈絡中知覺層面的探討第四部分 結論—道德教育的建議第八章 結論參考文獻索引■作者序這本書是延續我先前的研究而完成的。大約五年前我在《教育哲學—情緒層面的特殊觀照》一書中提到情緒和道德的關係這個議題,之後經過不斷的思索與探究,同時把焦點擺在倫理學之中德行這個重要概念之上,試圖找出情緒和德行這兩者之間的可能關係。另外,我也嘗試從特定情緒的瞭解入手,由於原先我在台灣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碩博士論文都和愛這項情緒有關,加上早先論文中所針對的M. Scheler和之後涉及到的B. Williams都談論到羞恥,所以我也試圖理解這兩種情緒及其和德行的關連性。當然,因為我自己的背景和關心都和教育學領域有關,因此,道德教育自然成為我在本書之中探究的一部分。為了順利進行探究並清楚呈現論點,我先分別說明德行和情緒的主要意義與性質,繼而深入地闡發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且再以羞恥和愛這兩項情緒為例,分別討論它們和道德及德行的重要連結,最後則依據前述探究論述道德教育上的建議。也因此,本書總共分為四大部分八章: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敘述本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計畫與範圍等;第二部分則致力於詮釋德行和情緒的關係,所以第二、三章分別解釋了Aristotle和A. MacIntyre有關德行的見解,第四章批判地討論情緒的意義與性質,第五章則聚焦於彰顯德行和情緒的關係;接著第三部分分別對羞恥及愛這兩種情緒進行考慮,揭露它們和道德或德行的緊密關係,其中主要從教學脈絡裡知覺的層面闡述愛的重要性質,這些構成本書第六和第七章;最後,第四部分第八章則針對道德教育理念上及實務上提出若干建議,同時以研究的限制與建議結束本書的探究。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要感謝許多人和機構。為了研究的需要,除了台灣師範大學及其各系所的圖書館(室)之外,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央研究院、東海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等圖書館都曾經提供我許多協助,當然,國科會幾年來的研究補助也是不能忘記的。本書的部分內容曾經或即將在《歐美研究》、師大《教育研究集刊》、《師大學報》(教育類)中刊載,一些匿名的審查者給我相當寶貴的建議,相當感謝。同時,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楊深坑教授給我相當多的指引,歐陽教教授、林玉体教授、英國倫大J. White、G. Haydam等都曾經在做人處事與為學研究上指導我,我也常從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與哲學研討會獲得靈感與歸屬感,其中包括黃藿教授對德行倫理學的引介與啟發,師大教研所陳伊琳和林仁傑兩位同學幫忙許多相關事宜,學富文化公司于老闆及其同仁蔡福根先生等慨允協助出版本書,還有我太太幸岑的支持等。雖然無法一一列出曾經協助我而讓本書能夠問世的所有人與機構,我一樣對他們感激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