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通: 世界史 | 誠品線上

一本就通: 世界史

作者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一本就通: 世界史:讀懂《一本就通:世界史》,世界不再是一本枯燥的流水帳通曉古今天下,完全了解世界文明發展的由來這本書,讓你比別人了解更多,更全面,更深入漢摩拉比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讀懂《一本就通:世界史》,世界不再是一本枯燥的流水帳通曉古今天下,完全了解世界文明發展的由來這本書,讓你比別人了解更多,更全面,更深入漢摩拉比法典怎樣改變國家的命運?母狼之子如何能成為帝國的創始者?莫斯科公國的伊凡‧達尼洛維奇「錢袋」的綽號是怎麼來的?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憑藉膽識,冒險帶頭引種疫苗(牛痘)?這些知識,讀者可以通過本書輕易吸收和掌握。本書圖文並茂,可讀性高、趣味性強,兼具普及性與學術性,提供「篇章概述」、「歷史故事」、「大事年表」、「知識鍵接」、「常識介紹」、「圖片傳真」各重要項目,讓讀者對起迄上古、中古,至近代、現代的世界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一目瞭然。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梭倫,在雅典與鄰邦麥加拉爭奪薩拉米斯島失利後,經過冥思苦想,為了喚起雅典人的愛國熱情、避開不公正的法律的殘酷制裁,他下定決心要「裝瘋」。他的計策有沒有成功?「白鵝的驚叫聲,使羅馬人免遭一場亡國的厄運。於是,為了答謝白鵝,羅馬人便將白鵝奉為『聖鵝』和『神靈』,每年都定期舉行儀式,以示紀念。」這故事聽起來好神奇,一隻尋常的白鵝,怎有這麼大的本事?牠跟我們平常看到的鵝有什麼不同?大多數人都聽過蟋蟀「吱吱」的鳴叫聲,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就是這蟋蟀的鳴叫聲,在一九四四年的諾曼地登陸戰役中發揮奇效,立下「戰功」。它是怎麼辦到的?讀世界史也可以像看故事書一樣,尼羅河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西歐中世紀早期、西歐中世紀中期、西歐中世紀晚期、其他地區中世紀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十八-十九世紀中葉的世界、十九世紀中晚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後的世界、二戰前的世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歷史事件和文明發展的進程,在作者筆下娓娓道來,都成了趣味性很高的歷史故事,世界史不再是一本枯燥的流水帳,而是很有趣的課外輔助讀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編著者簡介馬世力1949年生,吉林省長春市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近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歷史學會理事、教育部全國高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世界近現代史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和獨立撰寫學術論著二十餘篇,兩次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陳光裕1955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天津市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兼職教研員、諮詢委員。曾長期從事基礎教育歷史教學、教研工作,現從事師範教育歷史學科課程論、教學論等教學與研究,撰寫、發表歷史教育教學論文和各類歷史科普文章百餘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尼羅河文明 尼羅河的「贈禮」 胡夫的「太陽舟」 古埃及的「拿破崙」 「太陽之子」的宗教改革 兩河流域文明 亞當、夏娃和諾亞方舟 從棄嬰到國王 「四方之王」漢摩拉比 「空中花園」 印度河流域文明 「死者之丘」下的古城之謎 「賤民」飯的傳說 佛祖釋迦牟尼 黑、白阿育王 古希臘文明 「木馬計」的傳說 「瘋子」梭倫請戰 罕見的尚武國度 作風民主的伯里克利 馬拉松大戰 斯巴達偷襲羊河口 亞歷山大巧布戰陣 古羅馬文明 母狼與羅馬的傳說 聖山撤離運動 「聖鵝」救羅馬 漢尼拔的「坎尼」 七十八角鬥士出虎口 無冕之君「凱撒大帝」 羅馬一帝--奧古斯都‧屋大維 耶穌的傳說 君士坦丁大帝與基督教 「永恆之城」的陷落 西歐中世紀早期 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 「丕平獻土」與教皇國 查理威懾降「岳丈」 凡爾登三分疆土 奧托三征義大利 西歐中世紀中期 哈斯丁斯之戰 卡諾莎覲見 米蘭、琅城爭自治 悽慘童子軍 阿伯拉爾講學 西歐中世紀晚期 「黑死病」重災區英格蘭 「奧爾良姑娘」貞德 英王屢成階下囚 其他地區中世紀歷史 神助壕溝戰 大馬士革之戰 革新派剷除蘇我氏 三次帕尼派特之戰 「錢袋伊凡」 奧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 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 哥倫布降服「海上凶神」 麥哲倫機智平叛亂 藝術大師達文西 馬丁‧路德及其〈九十五條論綱〉 哥白尼的日心說 「籬笆」引發的起義 「無敵艦隊」的覆滅 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 納西比的「鐵騎軍」 不流血的革命 「五月花」結出「感恩節」 萊克星頓的槍聲 艱難「聯邦」路 伏爾泰為讓‧卡拉昭雪 巴士底獄的崩塌 十八-十九世紀中葉的世界 彼得一世割鬍剪袖 女皇以身試疫苗 壺蓋振動引起的劇變 「三皇會戰」 「多洛莉絲的呼聲」 新和諧公社 《資本論》的誕生 十九世紀中晚期的世界 路易‧波拿巴政變 加里波第和千人「紅衫軍」 電文的「紅布效應」 約翰‧布朗起義 農奴制的惡果 「五月流血周」 鳥羽、伏見之戰 詹西女王巴依 戈登之死 愛迪生燈絲試驗之旅 第一次世界大戰 薩拉熱窩的槍聲 「施里芬計畫」的破產 法軍搶修「生死路」 日德蘭海戰 「阿芙樂爾」號的訴說 一戰後的世界 「三巨頭」討價凡爾賽 列寧對話農民 魯爾危機 記憶中的「柯立芝繁榮」 凱末爾扔掉「費茲帽」 甘地向「食鹽進軍」 二戰前的世界 羅斯福「爐邊談話」 國會縱火案 「二‧二六」兵變 義大利「速戰」而未決 慕尼黑陰謀 同仇敵愾馬德里 臭味相投倆狂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 消滅波蘭的「白色方案」 敦克爾克大撤退 英、德空中「電子戰」 女英雄卓婭 日本偷襲珍珠港 蘇聯蜂農捐飛機 「三巨頭」和平會晤 玩具「蟋蟀」立戰功 法西斯惡魔的末日 「曼哈頓計畫」 梅汝璈雄辯東京庭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一本就通: 世界史
作者 /
簡介 / 一本就通: 世界史:讀懂《一本就通:世界史》,世界不再是一本枯燥的流水帳通曉古今天下,完全了解世界文明發展的由來這本書,讓你比別人了解更多,更全面,更深入漢摩拉比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35564
ISBN10 / 9570835567
EAN / 9789570835564
誠品26碼 / 2680484762007
頁數 / 39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尼羅河文明

尼羅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地域範圍一般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大體起於西元前四○○○年代以前的塔薩文化到西元前三三二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之前。學術界一般將古埃及歷史劃分為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後王國等若干時期。

西元前三五○○年左右,在尼羅河畔存在著眾多的「諾姆」,即由鄰近若干氏族組成的州,各個諾姆之間常年征戰不斷。經過長期的兼併戰爭,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個大的王國,南部的稱為上埃及,北部的稱為下埃及。西元前三一○○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實現了埃及的統一,從此埃及跨入以「法老」為標誌的文明時代。在新王國的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中央集權強大,通過多次擴張戰爭,版圖空前擴大,古埃及歷史進入最為興盛輝煌的時期。新王國末期,外族勢力不斷入侵並實行統治,古埃及逐漸走向衰落。西元前五二五年,波斯帝國征服埃及。西元前三三二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埃及歷史轉入希臘、羅馬統治時期。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在埃及金字塔中,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麥考拉金字塔。圖為哈夫拉金字塔及附近的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雕刻著哈夫拉的頭像,身體卻是獅子的形象。雕像長約五十七公尺,高約二十公尺,僅一隻耳朵就有二公尺高。除獅爪外,雕像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由於石質疏鬆,歷經四千多年的歲月,整個雕像風化嚴重。


尼 羅 河 的 「贈 禮」

說起古埃及的故事,「尼羅河」是永恆的話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到古埃及探訪歷史遺跡和風土人情時,曾深深感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約前三五○○年
埃及氏族制度解體,出現奴隸制國家。

尼羅河縱貫埃及全境,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維多利亞湖的白尼羅河與發源於蘇丹境內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向北蜿蜒注入地中海。在臨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羅河分出許多條支流,形成扇狀,沖積成了土壤肥沃、綠草如茵的三角洲。這裡便成為沙漠中充滿生機的綠洲。古埃及文明就誕生在這裡。

遠古時代,非洲北部曾是一片水草豐美的曠野。那時,尼羅河不過是一條無名的小河,靜靜地流淌在北非大地上。大約在西元前二萬年,這裡開始有了原始人的足跡,他們以狩獵為生,出沒於茫茫草原。然而歲月流逝,氣候變遷,無情的幹熱風慢慢地吞蝕了綠色的草場,這裡逐漸變成了浩瀚無垠的沙漠。茂密的植物枯乾、消失,動物們也都漸漸逃到了有水源的遠方。此時的尼羅河也已成為一條洶湧的大河。

約前三一○○年
上埃及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初步統一的奴隸制國家。美尼斯成為第一王朝的第一個法老。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遠古的埃及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與大自然「艱險」又「親密」的接觸過程中,終於逐漸摸清了尼羅河的脾性。

每到春末夏初,氣候炎熱乾旱,從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像火一樣烘烤著大地上的一切。漫天如雲的黃沙,似乎要吞沒一切。這種令人窒息的日子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六月間,大約要五十多天才能過去。在這個季節裡,人們每天都在默默祈禱,盼望著尼羅河水氾濫的汛期早些來臨。

七月,雨季開始了,從北方吹來清涼的風,炎熱逐漸散去,大地上的萬物都從喧囂的塵沙中解脫出來。這時,尼羅河上游的山區暴雨傾盆,山洪奔湧,水量急劇增加。尼羅河水奔騰咆哮,挾帶著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物的泥沙傾瀉而下。氾濫的河水為大地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淤泥,使得土地變得非常肥沃。

在尼羅河水氾濫的最初數日內,河水幾乎完全成了混濁的「綠色」洪流。這種黏稠的綠水,不但不能解渴,而且有害健康。

「綠尼羅河」終於過去了,河水繼續上漲,水色也逐漸轉清。又過了一二十天,水色又開始變為赤紅色。

九月,是尼羅河水勢最大的時候,河水幾乎吞沒全部谷地,使這裡變成一片水鄉澤國。人們只能憑藉小舟來往於各高地之間。

十月底至十一月上旬,河水氾濫期逐漸結束,河水下落,河床漸漸露出水面。這時的河水變為清澈的淺藍色。

埃及人把尼羅河氾濫的第一夜稱為「第一滴水之夜」。這一夜,人們劃著小舟,舉著火把,齊集尼羅河中,慶祝哈辟神(尼羅河神)的節日。

十一月中旬起,人們開始在退去洪水的河谷土地上耕耘,用石制農具,開鑿溝渠,翻松土壤,播撒種子,然後把豬、羊放到田中去任由其踐踏,把種子踩到泥土中,完成最原始的耕種。
次年的三月到六月是收穫季節。

古埃及人就是這樣,按照尼羅河每年定期的氾濫規律與週期,辛勤地耕耘著、播種著、收穫著,並依此孕育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相關連結

古埃及的統一

早在氏族社會末期,古埃及就出現了城市。以這些城市為中心,加上附近的若干村落,逐漸形成一個個「小王國」,古埃及人稱作「斯派特」,希臘人稱為「諾姆」。到了西元前三五○○年左右,尼羅河沿岸形成了幾十個以原始城市為中心的小王國。各王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水源、奴隸和財富,有的還因為宗教信仰上的矛盾,經常進行戰爭。這種局面長達數百年之久。
經過長期的戰爭和兼併,到西元前三二○○年左右,古埃及形成了兩個霸主王國。它們以尼羅河的天然劃分為分界線:孟斐斯以南的尼羅河穀為上埃及,尼羅河下游的三角州沼澤地區為下埃及。上埃及國王以白色百合花為標誌,頭戴白色王冠,以神鷹為保護神;下埃及國王以蜜蜂為標誌,頭戴紅色王冠,以蛇為保護神。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上、下埃及之間進行著極其殘酷的鬥爭。

到西元前三一○○年左右,上埃及的國王美尼斯親率大軍向下埃及發動了大規模的征服戰爭。結果,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成為第一個得到「上下埃及之王」稱號的君主,實現了埃及的統一。埃及統一後,形成了一套專制統治的國家體制,使古埃及文明得到迅速發展並超過同期紛爭不已的兩河流域文明。


胡 夫 的 「太 陽 舟」

前二六八六—前二六一三年
第三王朝時期。中央集權君主制得以發展,開始修建金字塔。最大、最恢宏的金字塔也修建於這個時期。

前二六一三—前二四九四年
第四王朝時期。法老斯奈夫魯、胡夫和哈夫拉等統治,奴隸制經濟繁榮。

前二四九四—前二三四五年
第五王朝時期。「拉神(太陽神)崇拜」流行,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有著名的金字塔銘文。

前二三四五—前二一八一年
第六王朝時期。文治武功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遠征。王朝末期,地方貴族勢力膨脹,中央集權受到威脅。

自古就有很多關於古埃及法老篤信太陽神,自比太陽神之子,並渴望與嚮往神秘的太陽神生活的故事(尤其是盛傳的關於法老胡夫製造「太陽舟」,準備遨遊太陽神界的故事)。然而,古埃及法老嚮往的太陽神界是怎樣的一番景色?胡夫是否真的造了「太陽舟」,那大舟又是什麼樣子?一直都是神秘莫測的謎。直到上世紀五○年代,這個謎終於隨著埃及的考古大發現而告破解了。

一九五○年春,埃及考古學家、時任《金字塔報》副刊主編的卡瑪爾.馬拉赫在開羅以西的西吉薩地區做考古發掘和古跡護理,在清理胡夫大金字塔南側的沙石時,無意間發現一段有些異樣的土牆。考古工作者的職業敏感使馬拉赫感到,那牆體之內應該有不同尋常的東西。他異常興奮地拆除那段土牆,東西位置排列的兩個石坑赫然出現在人們眼前。

兩坑呈長方形,寬各一公尺,長各二.六公尺,深約三.五公尺,兩者間隔約三公尺,每個坑上平鋪著四一塊經精緻打鑿磨光的白色石灰岩石板,應該代表著當時全埃及的四十一個州;每塊石板長四.五公尺,寬○.八公尺,厚一.八公尺,平均重約一.八噸。石板上還清晰地刻著胡夫兒子哈夫拉的名字。

同年秋天,在做好發掘準備並報請發掘獲得批復之後,壓在東坑上的石板被吊起。隨著石板的緩緩上升,一股股異樣的香氣從坑內嫋嫋飄出,坑內的一塊塊大小不一、長短不齊的杉木塊以及蘆葦和繩索等物品映入人們的眼簾。只見那木塊雖時隔數千年,但仍然完好如初。

石坑內的木塊從何而來?作何之用?經考古學家反覆考證,得出基本結論:這就是傳說中的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生前設計建造和使用的那艘龐大古船——「太陽舟」。

西元前二五六○年,胡夫死後,其子哈夫拉即位,用此船將胡夫的木乃伊從當時的首都孟斐斯運至吉薩,葬入胡夫金字塔。隨後,將大船拆散,與胡夫隨葬,埋放於預設的石坑之內。經現場考證,人們驚異地發現,全船沒用一顆鐵釘,六百五十個部件、一千二百二十四塊船板是用約五千公尺長的棕繩縫製連接起來的。船板上約四千個洞眼則是巧妙利用木材遇水膨脹、棕繩收縮的原理來彌補堵塞的。


前二一八一—前二○四○年
第一中間期。埃及陷入分裂混亂。此後,小國林立,每個「諾姆」(州)就是一個國家,彼此征戰不已。

前一九九一—前一七八六年
孟圖霍特普法老統一埃及。之後,王權再度強化,國家實力逐漸增強,並發動了對南方努比亞和西亞的戰爭。

前一七八六—前一五六七年
王權趨於瓦解,爆發了第二次奴隸、貧民大起義。之後,處於喜克索斯人控制之下。

據考古資料,古埃及人很早就尊太陽為創造萬物、主宰世界的神「拉」。大約從埃及第三王朝開始,對太陽神「拉」的信奉已經非常普遍。他們生活在尼羅河畔,河水兩側是廣袤無垠的沙地,因而船隻成為古埃及對外溝通、南北交往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周而復始。於是,就想像太陽神在浩瀚無際的天空裡,每天乘坐著兩隻太陽舟在他創造的世界中巡遊,白天坐的是「馬梯特」,晚上坐的是「塞姆基特」。在眾神的守護下,每天晚上,太陽舟由西往東從馬努山進入冥府;而到清晨,甲蟲神附在「拉」神的身上,使其復活由東向西繼續第二天的巡遊。這就是太陽舟的來歷。

胡夫統治埃及時期,在先輩南北遠征的基礎上,繼續遠征西奈半島,鞏固了從尼羅河三角洲到努比亞這樣一個統一大國。為實現埃及古王國時代的盛世,實現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統治,他加強了王權統治。他認為自己是太陽神之子,是「拉」神的化身,因而渴望享受太陽神的永恆生活,便參照人們對太陽神的崇拜和幻想,仿製了太陽舟。那大舟在他生前曾供他巡遊使用,並決定在死後置於他的金字塔內,以便身後也像太陽神那樣生活。

胡夫「太陽舟」的出土及其考證,是二十世紀中葉埃及考古界最偉大的發現,也是迄今挖掘到的最完整的古代船隻,它對於研究古代埃及歷史與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神秘的「太陽舟」如同一塊晶瑩的瑰寶,與巍峨的金字塔交相映襯,為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增添了新的光輝。


相關連結

埃及金字塔的修建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因其形似漢字的「金」字,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它是埃及國王企圖永遠保護自己屍體的地方,是國王權力的象徵、王權神話的體現,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金字塔始建於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喬賽爾時期,由著名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設計,高六十一.二公尺,底邊東西長一百二十三.三公尺,南北長一○七.四公尺;在塔的底下建有走廊和墓室,塔旁建有祭廟等。第四王朝第一個國王斯奈夫魯時,曾先後建造了三個金字塔,使金字塔的設計建造由層級式向角錐體轉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時修建的,塔高一百四十六.五公尺,每邊長約二百三十公尺。據說,該金字塔用了大約二百三十萬塊石頭,平均每塊重二.五噸,修建時間用了三十年,每年用工十萬人。古埃及的金字塔現存約八十座,分布於孟斐斯附近的尼羅河西岸。


金字塔

古埃及國王為什麼要將陵墓修建成金字塔形狀呢?傳統說法認為,這種陵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發展的結果;還有學者認為與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關。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升天,而層級金字塔的階梯就是國王靈魂上天的天梯。

埃及金字塔是聞名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它們經歷數千年風風雨雨、人間滄桑,至今屹立於尼羅河畔。正如埃及人所說:「人類害怕時間,而時間害怕金字塔。」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