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冷漠: 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回避性愛着障害: 絆が稀薄な人たち

者:
者:
期:
2017/05/14
電子書
$
219
紙本書
$
297
9
330297

內容簡介

「逃避型」屬於不安全的依戀形式,來自父母的忽視、過度保護與過度掌控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依戀(attachment)也譯作依附,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近年社會晚婚、少子化、關係疏離等現象則可歸因於「逃避型」依戀形式人口的增加。而「逃避型」的養成,則往往來自父母過度保護、過度掌控或忽視。各種人格類型都可能帶有「逃避型」特質,分別展現以下行為傾向:‧逃避性人格類型——強烈害怕被討厭‧依賴性人格類型——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強迫性人格類型——認真努力、責任感過重‧自戀性人格類型——只愛自己,唯我獨尊‧反社會性人格類型——總是冷酷地壓榨他人‧類分裂性人格類型——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妄想性人格類型——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邊緣性人格類型——遊走於極端之間,討厭自己托爾金、J.K.羅琳、宮崎駿、榮格都曾陷入逃避狀態,他們是如何轉化逃避為力量的?岡田尊司透過三十個真實案例,挖掘陷入逃避的心理機制,並提供走出逃避的具體方法。

產品目錄

前言
在現代人之間逐漸增加的逃避型依戀形式╱如何順利過完這一生

第一章「新人種」的誕生?

何謂依戀形式╱逃避型依戀形式的特徵╱遺傳因素的影響比想像中輕微╱何謂依戀╱依戀與肢體接觸的不同╱支撐依戀理論的生物學機制╱催產素能抑制焦慮與壓力╱疏離的依戀關係會帶來什麼?╱無法依賴他人╱面對別人時放不開,不擅長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討厭受責任束縛╱即使過著「普通」的生活╱逃避型依戀與人格╱自閉症譜系障礙與逃避型依戀形式

第二章逃避型依戀與養育因素

育兒放棄與逃避╱缺乏同理回應╱父親的影響╱以艾力.賀佛爾為例╱以山頭火為例╱過度掌控與逃避型╱規範太過嚴格的父母╱心靈創傷與逃避性╱粗暴的雙親與說不出真心話的小孩╱因父母失和而受傷的小孩╱避免陷入「憂鬱」

第三章社會的「去依戀化」與逃避型――近代化、過剩趨勢、資訊化帶來什麼?

資訊超載與逃避型依戀╱依戀愈不穩定的人愈容易對媒體成癮╱和藥物成癮及毒癮相同╱育兒方式的變化╱近代化與瀕臨危機的依戀系統╱新生兒房、嬰兒床、托兒所╱一連串的不幸加速問題惡化

第四章逃避型的愛情與性生活

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逃避型的育兒狀況╱逃避型的愛情觀╱焦慮型的育兒狀況與愛情觀╱父母的互補效果與相乘效果╱對父母長輩的照護態度╱依戀與性生活╱不需要過程╱有時也會忌諱性行為╱與非現實對象的性愛╱契合度與依戀形式的組合╱性行為的性質差異╱容易陷入自我滿足的性行為╱有時婚姻生活也會帶來壓迫感╱對逃避型而言,結婚是什麼?╱追求心中的幻想╱以齊克果為例╱偶像化、固定化的愛╱對逃避型而言,幸福的婚姻是什麼?

第五章逃避型的職涯與人生

在職涯中,人際關係也是一大課題╱「工作只是工作」的工作方式╱無視心靈創傷,以解決問題為優先考量╱在不知不覺中孤立╱強項是冷靜與專業度╱與其示弱,寧可選擇安靜離開╱對自己的人生毫不關心╱怕麻煩的人與維持現狀╱對失敗的恐懼╱老是主動放棄機會╱最理想的狀態是不用工作就能生存╱艾瑞克森對自我認同的追求╱以井上靖為例╱延期償付(moratorium)能成為播種的時期嗎?╱拯救山頭火危機的是?╱化緣乞食的生存方式╱不為欲望工作

第六章克服逃避

兩個層面的課題╱合理化逃避的思考模式╱描述受傷體驗的階段╱以榮格為例╱心靈創傷記憶與症狀的雙重門檻╱突破逃避╱降低過高的期待值╱以森田正馬為例╱需要是行動之母╱脫離對情報通訊的依存╱適度運用與同好間的交流╱人與人的連結是人生的動力

第七章修復依戀

治癒我們,使我們復原的是什麼?╱從安全堡壘之中誕生的魔法╱對逃避型而言,什麼是好的安全堡壘?╱無視沉默,不接受╱即使不在了,仍會持續存在心中╱分享安心感與興趣,打開心門╱主體性與恢復責任感╱直接原因與根本問題╱浮上檯面的依戀問題╱認識束縛自己的是什麼╱療癒依戀創傷╱接受與鼓勵的平衡╱過去的認知療法及其限度╱正念與新的認知療法╱照顧、工作、愛╱遵從命運的聲音╱弱點也能互補╱因為擁有同樣的創傷╱幸福的婚姻生活╱不逃避自己的人生╱宮崎駿是如何擺脫逃避的╱努力活下去

結語
依戀形式診斷測驗
主要參考文獻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愛情心理學家/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作家、輔導教師/黃之盈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鄧惠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
一九六〇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作家。目前擔任岡田診所(位於枚方市)院長。自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系退學,後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並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高次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及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工作。著有《逃避型依戀障礙》、《壓力與適應障礙》、《不要說是發展障礙》、《為工作者而寫的精神醫學》、《邊緣性人格障礙》、《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思想控制》、《依戀崩壞》等。此外也以小笠原慧的筆名撰寫小說。著有《DZ》、《掌中的蝴蝶》、《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等作品。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1452349008
ISBN13 / 9789863232124
ISBN10 / 9863232122
EAN貨碼 / 9789863232124
頁數 / 272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

作者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