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 重新定義自然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The Adventures of Alexander von Humboldt, the Lost Hero of Science

誠品選書
者:
社:
期:
2016/09/04
79
499394

內容簡介

洪堡德,被達爾文譽為「最偉大的科學旅行家」。200年前,他就以博物學式的觀察,提出了自然是「生命之網」。他的眼界超越了自己的時代,更重新創造了我們眼前的世界。──《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經濟學人》年度好書────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專文推薦──這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然朝聖之旅、一部精采動人的科學發現史詩。本書出版後已有二十多種語言版本,並獲得多種獎項。1799年,洪堡德帶著42件儀器,來到少有歐洲人踏足的地方。他進入雨林,冒險探尋亞馬遜河的源頭;他記錄葉子的形狀、溫度計的讀數與岩石的層次;他像品酒師一樣,品嚐不同河流的河水;他解剖電鰻、研究活火山的活動,更察覺殖民者削減森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當他來到欽波拉索山頂,他曾觀察過的一切,開始產生了連結:庫馬納的某種樹木讓他想起義大利的松樹;安地斯山的苔蘚讓他想起德意志北部森林的某個物種;在瑞士、拉普蘭和安地斯山區,同樣都可以看到高山植物。一切似乎都以某種方式彼此相連,萬物似乎已融為一體。他走過24000哩路,幾乎等於繞了地球一圈,帶回60000件植物標本,涵蓋6000物種,其中將近2000種是新物種。這趟長達5年的旅程,改變他的生命與思維,讓他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影響了達爾文、歌德、華茲華斯、柯立芝、梭羅、約翰.繆爾、瑞秋.卡森⋯⋯等人,形塑了如今我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達爾文說,要不是洪堡德,他不會登上小獵犬號,也不會構思出《物種起源》。──誰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德?‧他,是跨越學科藩籬的知識煉金術士:在各種學門逐漸專精化的十八世紀,洪堡德以靈敏的頭腦、驚人的速度,深入探索各個學科:物理學、語言學、考古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融合不同學科而培養出來的整體觀,成為他的特色,讓他擁有與眾不同的願景。‧他,發現無數新物種,更有將近300種植物、超過100種動物以他命名:在人們仍堅信世界為人們而創造的年代,他發明各種丈量世界的方法,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發明等溫線,繪製第一幅全球等溫線圖;──發現地磁赤道,首創「磁暴」一詞;──首先提出地球的植被帶與氣候帶的概念;──率先透過圖解方式來研究洋流;──首度提出森林能增加大氣溼度、有助水土保持。這些創見,讓洪堡德成為地理學奠基者,為近代氣象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帶來劃時代的影響。‧他,首創自然是「生命之網」的概念,促成現代環保生態觀念的興起:洪堡德將自然視為一個有機體,強調自然與人類文化的相互影響,並且在近200年前就提出警告:「人類造成的禍害……擾亂了大自然的秩序」。這些洞見,影響許多生態學家、環保人士及自然寫作者:──梭羅藉由洪堡德的著作,解決如何身兼詩人和博物學者的兩難。──喬治.馬許說,洪堡德「最能宣揚自然」,因為他將世界理解為人類和自然交互作用。──約翰.繆爾說,「我非常渴望成為洪堡德那樣的人」。──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立基於洪堡德有關「互連性」的概念。──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著名的蓋婭理論,也與洪堡德的見解相似。此外,本書作者也提出令人信服的推論:正是洪堡德對環境生態的先進見解,才有「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環保觀,以及梭羅的《湖濱散記》。‧他,豐富了十九世紀動人的心靈史:洪堡德結合自然與藝術、事實與想像的思考方式,啟發無數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達爾文說,洪堡德的敘述是「詩歌和科學的罕見結合」。──夏多布里昂認為,「你會相信自己正與他一同乘風破浪,和他一起迷失在森林深處」。──儒勒.凡爾納在寫作《超凡旅程》系列時,從洪堡德的敘述取材。──愛默生、華茲華斯、柯立芝等人都受洪堡德的自然觀影響。‧在博物學回歸的二十一世紀,重新認識洪堡德,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洪堡德關於自然的看法就像經過滲透作用般進入了人們的意識,但這些想法背後的發明者反而消失了。他雖然仍形塑著我們的思維,但在學界以外幾乎已被人遺忘。他的著作塵封於圖書館,他的名字雖仍處處可見,但許多人已不知緣由。二十一世紀是博物學重新回歸的時代,在環境、生態、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之際,我們需要更多跨越智識、心靈、視野界限的博物學家。此時此刻,重新認識洪堡德的生平與創見,理解他對世界的全觀式看法,有助於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吳明益
【序曲】 遠遠超前自身時代的思想家

第一部 出發:「博物學式」思考的萌芽

1. 他陷入千百種限制與孤獨
2. 當想像力遇見自然:歌德與洪堡德
3. 戰火中啟程遠航

第二部 抵達拉丁美洲:新自然觀的醞釀與形塑

4. 巴倫西亞湖畔的思索
5. 亞諾斯平原和奧里諾科河
6. 穿過風雪與酷熱,越過安地斯山脈
7. 在欽波拉索山頂,他看見全然不同的世界
8. 政治與自然密不可分:傑佛遜與洪堡德

第三部 返鄉:整理觀點,分享知識

9. 歐洲:陌生的故鄉
10. 困在柏林,卻仍渴望冒險
11. 除了拿破崙,全巴黎都喜歡他
12. 當自然啟迪革命:玻利瓦與洪堡德
13. 來自倫敦浪漫主義的共鳴
14. 停滯不前,以及洪堡德式「離心病」

第四部 漣漪:在科學界掀起革命
15. 重返柏林:游牧博物學家的爆發
16. 俄羅斯:最後的遠征
17. 透過自然構想演化:達爾文與洪堡德
18. 兼納內外在世界的《宇宙》
19. 詩歌、科學與自然的交織:梭羅與洪堡德

第五部 嶄新的世界:他撒播的種子成長為各種新的科學
20. 大洪水以後最偉大的人
21. 敲響人與自然失衡的警鐘:馬許與洪堡德
22. 藝術、生態學及自然:恩斯特.海克爾與洪堡德
23. 與自然對話:約翰.繆爾與洪堡德

【尾聲】 二百年前的預言家,末代的博學之士

作者說明
關於洪堡德的著作
參考書目

地圖
洪堡德的美洲之旅(1799 ~ 1804)
洪堡德的委內瑞拉之旅(1800)
洪堡德的俄羅斯之旅(1829)

得獎紀錄

◎本書榮獲:
柯斯達好書獎2015年最佳傳記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科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洛杉磯時報》科學類好書
奧爾森自然寫作獎注目新書

各界推薦

「沃爾芙以紮實的考證、出色的文字,生動描述洪堡德的探險旅程,讓我們對於這位生態預言家重新滿懷謝意。這本書同時也提醒我們洪堡德當年的先見之明:地球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有機體,但人類充滿破壞的行為,將會為它帶來可怕的傷害。」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評論

「在本書裡,洪堡德就像和我們處在同一個時代。他為人們帶來朝氣,他的一言一行,就像現今通曉多國語言的知識分子。他彷彿穿越兩百年時空,為這個世界的無知
科學家與統治者帶來棒喝⋯⋯這本書有時讀來就像充滿刺激的探險小說⋯⋯閱讀《發明自然的人》,很難不受洪堡德的熱情感染。」
--納森尼爾・瑞契/《紐約時報》書評

「洪堡德是十九世紀的愛因斯坦,而沃爾芙成功結合了他的傳記,以及那個年代令人陶醉的歷史。」
--《科克斯評論》

「一位大無畏探險家的旅程,帶來令人興奮的閱讀體驗⋯⋯沃爾芙為洪堡德的探險之旅注入丁丁的精神。」
--西蒙・溫德爾/《衛報》年度好書評論

「在氣候變遷帶來全球性挑戰的此時此刻,洪堡德跨學科的思考方式更顯重要。」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評論

「《發明自然的人》是一本巨著,既華麗又充滿冒險,生動活潑且做足了功課--它是地理的朝聖,也是心智的史詩。」
--理查.福爾摩斯(Richard Holmes)/《柯立芝》(Coleridge)、《漫遊年代》(The Age of Wonder)作者

「藉由驚奇的植物歷史探險,以及精采的科學探索,我總是任由自己隨著文中脈絡,走向令人難忘的旅程。」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這本考證嚴謹的細膩作品,不但是傳記,更集合了種種奇珍異事,讓我們愉快臥遊世界最險惡之境--從水氣氤氳的亞馬遜雨林,到哈薩克斯坦的冰封山巔。」
--吉爾斯・米爾頓/倫敦《週日郵報》

「二次世界大戰後,洪堡德和許多德國作家、科學家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斷層。本書試圖重建洪堡德的聲譽,成果卓著。」
--喬依・洛・迪科/倫敦《獨立報》

「沃爾芙以充滿魔力的文字,重現了洪堡德複雜而耀眼的人格特質,以及他的著作的眼界。」
--強尼・烏格洛/《華爾街日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德列雅・沃爾芙(Andrea Wulf)
出生於印度,年幼時搬到德國,目前住在英國。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受訓成為設計歷史學家。她的《現代園藝的創造者》(Brother Gardeners),榮獲美國園藝學會2010年最佳圖書獎,以及2008年山謬.強森獎。2011年春天出版的《國父與園丁》(Founding Gardeners)則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安德列雅的文章經常刊登於《衛報》、《金融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紐約時報》。她也常定期受邀上廣播與電視節目,如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及英國的BBC。
官網:www.andreawulf.com

■譯者簡介

陳義仁
台大財金系畢業,目前就讀師大翻譯所博士班。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1362801009
ISBN13 / 9789869299459
ISBN10 / 9869299458
EAN貨碼 / 9789869299459
頁數 / 408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