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
5/24前 全站滿$5,000享88折前往選購
主題活動
5/24前 全站滿$1,500享9折前往選購

大學的故事

者:
社:
期:
2012/04/18
79
180142

內容簡介

讀中國古聖賢的智慧結晶
開展成功幸福的人生

整理儒家基本思想,傳達為人處世最重要的道理

引用歷史故事解說,讓經典不再生澀

特色:大部分的書籍均將大學放在四書之內,本書獨立一本,除經典之文,必加解析,並引故事加以說明。

「四書」被列為儒家的必讀書籍,大學則是四書之首,延續至今,仍有其不可取代的精神價值,使中國的文化歷久彌新。大學,將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含括在內,並發揮得盡致淋漓。中國發明最早的政治基本原理——即大學之道。


大學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大學原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之前,沒有大學一書。北宋時,創立道學(也稱理學)的祖師爺程顥(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和程頤(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兩兄弟,自禮記中把大學這一篇書分出來,稱大學。又把禮記中第三十一篇書分出來,稱中庸。放在論語與孟子一起,號稱四書。宋室南渡之後,新安朱熹,他是道學之集大成者,在宋孝宗淳熙年間,編撰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和論語、孟子集註並行。至宋寧宗朝,四書之目始定。

何謂「道學」?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中說:「三代(指夏、商、周)盛時,天子以是道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為職業。黨、庠、術、序師弟子以是道為講習。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載之間(充滿天地之間)。無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澤,以遂其性。于斯時也,道學之名,何自而立哉。」

我們之所以引述這一段話,因為,我們認為:這一段話對我們解說「大學之道」,有所裨助。

我們讀唐書藝文志,其中只列有研究禮記的著作。沒有一卷研究大學或中庸的書。到了宋朝,程氏昆仲把大學和中庸兩篇從禮記中分出來獨立成書之後,也就有了專門研究大學和中庸的書。我們今將宋史藝文志中所列研究大學的著作和作者列表於於後:

喻樗 大學解一卷
陳堯道 大學說十一卷
呂大臨 大學一卷
真德秀 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張九成 大學說一卷
司馬光 中庸大學廣義一卷
司馬光等六家 中庸大學講義一卷
另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尚列有
朱熹 大學章句一卷
或問二卷

程氏昆仲和朱熹為什麼大力推介大學這本書呢?
一般大學讀本開頭都有「子程子曰」一段介紹大學的話。程子說:

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子其不差矣。

二程和朱子,他們認定:大學是孔夫子留下來的遺訓。它是初學者入德之門。也是教誡初學者如何一步一步的學習作人作事的指南。學者能依照本書的指示按部就班的修身、晉德、格物、致知,那便算是走對路了。

為什麼要把本書稱為大學呢?

大學本是禮記中的篇名。《禮記大學疏》引鄭玄的話說:「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於天下。卻本明德所由,先從誠意為始。」

朱熹《大學章句》序文中說:「(古時)人生八歲,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應對進退之節,和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太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小學是童子之學。大學為成人之學。大學一書,古來太學中所教。太大相通,故稱大學。這是第一個理由。

其次,大學者,大人之學。論語中載:樊遲要學稼(種田),孔子說他:「小人哉,樊遲!」論語中又載:「子路言必行,行必果。」孔子罵他:「硜硜然小人哉!」硜硜、卑賤貌。所謂小人:「私其我于一己者也。」大人者:「擴其我以善群者也。」

大學之道,從修身開始到天下平。明明德不但要自明,而且要使天下之人皆明。陳灃東塾讀書記中說:
朱子《大學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平天,而虛靈不昧。」(朱子)語類則云:「光明正大者,謂之明德(卷十四)。」又云:「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明明德于天下,即平天下也….與民同好惡,而不專其利,乃是明其光明正大之德於天下也。
此其所以為大人之學。

第三,《白虎通‧辟雍篇》中說:儒家的大學之道,是讀書人最高的鵠的。譬如:「成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鵠的。「佛」、或者「佛陀」,華語的意思是「覺」。它有三層意義:一是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虛妄。二是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是覺行圓滿。窮原極底,行滿果圓。(《翻譯名義集十種通號第一》)錢基博說:「在明明德者,自覺也。在親民者,覺他也,在止於至善者,覺行圓滿也。(《四書解題及其讀法大學》第一)」

《大學》是誰著的?

大學是誰撰寫的?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一書中說:「東漢時,已不得作者姓名。」毛奇齡《四書改錯》中說:「鄭氏禮註、孔鮒《孔叢子》。」並云:「大學,中庸皆子思所作。此或可據。今檢兩書不得,未識何本!」朱熹所撰《大學章句》共十一章。第一章是經。其餘十章為傳。朱熹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他答林擇之書中說:「傳中引曾子曰,知曾氏門人成之。」說得頗有道理。

《大學》有幾個版本?

毛奇齡撰大學證文四卷,攷證大學共有十個不同的版本。第一為禮記註疏本大學篇。次為漢熹平石經本。有錄無書。三為魏正始石經本,實際上係明代鄞縣人豐坊道生所依託者。次為明道程子改本。次為伊川程子改本。次為朱子改本。皆錄全文。次為王柏改定本。次為季本改本。次為高攀龍改本。即崔銑改本,次為葛寅亮改本。皆僅列其異同之處,而不錄全文。
宋以前,註疏本最為流行。宋以後,由於改本太多,學者多以朱熹本為準。朱熹撰大學章句,折衷註疏本與程顥定本。中華書局辭海於大學條下註說:「大學凡有三本。古本大學,其間節次稍有不相承者。蓋古人文法疏,辭或不屬,而意實可通。石經大學,節次不及古本。且中闖入(《論語》)顏淵問仁、至非禮勿動句,疑好事者為之。」三是二程定本,伊川序次,朱熹彙為經一章,傳十章,我們所研究的大學,便是朱熹集註本。

為什麼要讀大學?

前幾天電視新聞報導:三名國中一年級小男生,結伴到市立游泳池游泳。其中一名同學,才下水,雙腳抽筋,痛苦不堪,差點溺水。尚幸救生員眼明手快,把這位小男生救上岸,經過急救後,總算沒事,救生員問:「你們三人下水前有沒有先作一點暖身運動?」三個都說:「沒有」。救生員說:「作任何激烈運動之前,都要先活動活動手腳。作幾分鐘的暖身運動,不依規矩胡來,出事的機率非常高!」

運動如此,讀書、修德,又何嘗不如此?走路還沒學好先跑步,準出問題。筆者讀大學政治系二年級時,想選修會計。教會計的教授問我:「有沒有讀過高等數學?」我說:「沒有。」教授說:「沒讀過高等數學如何讀會計?沒有先修生理學、解剖學的學生能修內科學、外科學嗎?」

學生若要修身、晉德,大學是必須的先修課程。因為、大學會教導我們要如何一步一步前進,要如何「知所先後」,要如何避免「本末倒置」。先讀大學再進修,便可避免「才下水游泳便發生抽筋的事故」。

至於古時為何將大學、中庸編在禮記中,我們讀陳灃所撰東塾讀書記,覺得他的解說很有道理。他說:
中庸、大學,後世所謂理學。古人則入于禮記者,仲尼燕居云:子曰:「禮也者,理也。」樂記云:「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故理學即禮學也。

說得很有道理。所以,古人將此兩章書放在禮記中。

朱子將大學分為一經十傳,後世也有人訾議。陳灃為之解說曰:(詩經)豳風七月首章(共八章),鄭箋云:「此章陳人以衣食為急,餘章廣而成之。」然則古人之文,有以餘章廣成首章之意者。若朱子但于首章之下云:「餘章廣而成之。」而不分經傳,則後人不能訾議矣。

產品目錄

前言

經一 大學之道

    

傳一  釋明德、新民、止善、知本

傳二 釋新民的道理

傳三 釋止於至善

傳四 釋本末

傳五 釋致知在格物

傳六 釋君子必誠其意

傳七 釋修身在正其心

傳八 釋齊家在修其身

傳九 釋治國在齊其家

傳十 釋平天下在治其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瑛
劉瑛,字慢卿,一名純禧,江西南昌人。台大法學士,民國四十六年進入外交部工作,迄八十六年辭職。任職四十年間,由薦任科長、簡任司長,爬升至特任代表。駐泰時曾安排李總統一行四十人訪泰,李總統與泰王晤談甚歡。任駐約旦代表時,又安排李總統一行四十人訪約旦,且住王宮中,故有福將之稱。一生研究唐代傳奇,兼及唐代文學史,並在報章雜誌上發表論文、小說、散文約二百篇,退職後仍以讀書、寫作自娛。現任中國孔學會理事長。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0680529008
ISBN13 / 9789866094613
ISBN10 / 9866094618
EAN貨碼 / 9789866094613
頁數 / 116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

作者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