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聽見生命之聲: 用數位科技打開我們的耳朵與心, 深度聆聽自然, 重啟與大地的連結

The Sounds of Life: How Digital Technology Is Bringing Us Closer to the Worlds of Animals and Plants

者:
社:
期:
2023/08/08
電子書
$
465
紙本書
$
553
79
700553
★2023年鸚鵡螺圖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s)動物與自然類金獎
★《自然》、《新科學人》、《科學》一致好評
數位生物聲學技術與古老知識的美妙結合,展示鯨魚、大象、烏龜、蜜蜂、珊瑚、花與樹所發出的驚人聲響與意涵,在這場關於自然界聲響這個隱密領域最優美動人的驚奇旅程中

內容簡介

★2023年鸚鵡螺圖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s)動物與自然類金獎

★《自然》、《新科學人》、《科學》一致好評


數位生物聲學技術與古老知識的美妙結合,

展示鯨魚、大象、烏龜、蜜蜂、珊瑚、花與樹所發出的驚人聲響與意涵,

在這場關於自然界聲響這個隱密領域最優美動人的驚奇旅程中,

深化對生命韻律的理解,永遠改變你傾聽世界的方式。



海龜幼龜會透過龜殼呼喚彼此,協調出生的時刻;

植物在脫水或遭遇危險時,會發出一種獨特的超音波聲響;

花朵在聽得到蜜蜂嗡嗡嗡時,會開始分泌香甜的花蜜……


自然界充滿了奇妙的對話,

許多超出了人類的聽覺範圍,

從老鼠、蛾、蝙蝠、甲蟲與鯨魚,到玉米、樹木和珊瑚,

都能發出人類無法察覺的超音波。

科學家透過數位科技發現了這些驚人的聲音,

展示非人生物之間活力充沛的交流,

也大幅提升了我們監測生物、生態系統、環境變遷的能力,

甚至運用這些聲音來保育、甚至復育諸多物種。


巴克博士以敏銳而詩意的筆觸,

將生物聲學、生態聲學等科學與傳統知識相結合,

分享關於非人類生物聲響迷人且令人驚訝的故事:

鯨魚如何透過位於海面下約800公尺處的SOFAR通道,

與數百甚至數千公里遠的同類溝通;

大象在遇到人類或蜜蜂威脅時,會發出不同的警告聲音;

母龜會持續呼喚幼龜,引領牠們進入水中;

魚苗能聽見並回應健康的珊瑚礁所發出的聲響,前往棲息;

豌豆的根部可以偵測到流水的聲音,並且會朝該方向生長。                                                                                                                                                                                                                                                                                                                                                                                                                                                                                                                                                                                                                                                                                     


你也將看見科學家如何利用聲音來保護和復育大堡礁、北極和亞馬遜的瀕危物種;

噪音對動植物有哪些驚人影響;

大自然的聲音可以用來恢復動植物的健康,包括人類;

人工智慧如何解碼非人類聲音,建立東非大象和抹香鯨語言詞典。


在數位科技的幫助下,

我們得以突破自身的感官限制,

傾聽、觀察、分析與理解生物的聲音,

加深共榮及親密感,恢復我們與自然的連結。

產品目錄

前言

1.生命之聲
2.歌唱之海
3.靜雷
4.龜聲
5.珊瑚搖籃曲
6.多聲部植物
7.蝙蝠嬉笑
8.蜜蜂語怎麼說?
9.生靈網路
10.傾聽生命之樹

謝辭暨受訪者列表
附錄A:如何開始傾聽
附錄B:延伸閱讀
附錄C:生物聲學及生態聲學研究概覽
參考書目

各界推薦

【各界盛譽】
古碧玲(字耕農)
余家斌(台大森林環資系副教授、台大實驗林副處長、傅爾布萊特哈佛訪問學者)
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創辦人)
范欽慧(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精心研究、精采呈現……該領域第一本以非專家也能理解的方式,整合如此多面向(的書籍),美妙地結合了動物生態學、實驗描述、未來主義、原住民知識的見證,就和該領域本身一樣跨科際。」——班傑明‧葛茲曼(Benjamin Gottseman),《科學》(Science)期刊
「巴克使用精鍊簡短的語句將學術研究呈現給讀者,並形成一個全面的整體敘述,她深厚的知識舉重若輕貫穿全書,你永遠不會感到難以吸收。」——克里斯‧史托克—沃克(Chris Stokel-Walker),《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
「在這本文筆優美的著作中,凱倫‧巴克將能夠揭露這類聲響的數位科技與顯微鏡為視覺帶來的效果比擬。透過拓展我們的聽力,這些科技讓我們能夠遇見『世界各地及遍布生命之樹上上下下的各種新音景』。」——安德魯‧羅賓森(Andrew Robinson),《自然》(Nature)期刊
「文筆無懈可擊、研究紮實可靠、絕對引人入勝……在本書艱難的科學敘述之間及周遭,作者編進了易於理解又溫暖的人文敘述,比如一名垂死男子在最後一趟出海時,才第一次發覺鯨群其實會彼此溝通的故事。因此,本書充滿了某種野性又精彩的魅力,使得讀者無論是否擁有科學背景或興趣,都同樣能夠好好享受。」
——「上癮讀者書評網」(Compulsive Reader)
「本書完美調和了有關生命之聲的古老智慧及當代研究,巴克以清晰又引人入勝的文筆,揭示原住民知識是如何與尖端的科學研究融合,以便深化我們對於生命韻律的理解。如果鯨魚、魚、蝙蝠、烏龜、植物、蜜蜂可以寫推薦文,那我覺得牠們一定也會高度推薦這本書。」——約翰‧巴洛斯(John Borrows),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
「本書迷人又及時,充滿各種令人驚艷、大開眼界(以及耳界?)的發現與故事。」——希拉蕊‧蘭姆(Hilary Lamb),《工程及科技》(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雜誌
「引人入勝的記錄,有關對聲學世界快速發展的理解,這顆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這個世界中緊密連結。」——葛雷姆‧戈萊(Graeme Gourlay),《潛水雜誌》(DIVE Magazine)
「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我們能夠用數位科技來反擊嗎?本書帶給我們一份稀有的禮物:在環境陷入危急的時代,希望的存在。」——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天翻地覆》(This Changes Everything)作者
「文筆優美、研究透徹、真知灼見,擴展傾聽的美妙邀請。」——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作者
「整個世界都在溝通和歌唱,就連植物也是參與對話的一員,這本驚奇之書將永遠改變你傾聽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會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凱倫‧巴克的文筆和說故事技巧非常適合這個主題,其學養也無懈可擊。」——卡爾‧薩芬納(Carl Safina),《超越語言:動物的所思所感》(Beyond Words: What Animals Think and Feel,暫譯)、《成為野性》(Becoming Wild,暫譯)作者
「本書是首頌歌,致敬在我們腳下、藏在空中、潛在水下演奏的交響曲,以及穿過丘陵、山谷、森林朝我們而來的歌唱。來了解尖端科技如何傾聽我們的星球,並協助我們成為未來世代所需要的那種祖先。」——伊蓮‧烏巴莉霍羅(Éliane Ubalijoro),加拿大「未來地球」(Future Earth)組織全球中心總監
「巴克經過紮實研究的故事,展示了鯨群、象群、烏龜、珊瑚、植物、蜜蜂引人遐想的溝通風格,並藉足夠在乎,願意去傾聽的科學家之口述說。這些科學突破出現的時機,可說再好不過了……」——克莉絲托‧瓦斯奎茲(Krystal Vasquez),《山脈》(Sierra)雜誌
「自然愛好者會相當喜歡……記述新興科技如何讓我們進入一個非人聲響及對話的新世界。」——《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倫‧巴克(Karen Bakker)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獎教授、牛津大學博士暨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科技創業家,曾獲史丹佛大學安妮堡獎學金(Annenberg Fellow),研究領域為環境治理及數位轉型,熱衷園藝,育有兩女,現居溫哥華。


【譯者簡介】
楊詠翔
師大教育系、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
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喝手搖杯、大聲聽重金屬音樂的自由譯者。
譯有《怪書研究室》、《改變世界的植物採集史》、《區塊鏈商戰》、《矽谷製造的漢堡肉》、《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樹木博物館》、《漢學家觀點的極簡中國史》等多部非虛構著作、小說《Dark Souls思辨的假面劇》。
[email protected]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2420829003
ISBN13 / 9786267261705
ISBN10 /
EAN貨碼 / 9786267261705
頁數 / 448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23X17X2.4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