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思維: Think Big引領你突破根深蒂固的思考慣性, 擴張境界, 勇敢實現夢想, 獲得你在人生中想擁有的一切

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

者:
期:
2023/10/26
79
399315
富比士推薦最偉大的勵志書籍之一,貝佐斯創辦亞馬遜的成功致富秘笈!本書作者公認為世界上最厲害的行銷培訓專家與成功學大師之一,他提出的Think Big思考法,旨在引導讀者建立目標、培養自信心,以正向思考來實現人生夢想。

內容簡介

格局大小與思維方式,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

富比士推薦最偉大的勵志書籍之一
與《人性的弱點》、《思考致富》齊名的勵志經典
貝佐斯創辦亞馬遜的成功致富秘笈
美國總統雷根大為推崇、運動教練特別推薦

美、英、法、德、義、日各國讀者★★★★★推薦
美國銷售超過600萬本、日本銷售超過15萬本

【本書包含】
  Think big的5種練習X8項採取行動的法則X30日進步指南X 2種自我測試
培養迎向成功心態的3種方式X5個培養自信的步驟X10年規劃指南

【本書特別適用】
✔職場新鮮人✔創業者✔中高階主管✔業務推銷員✔各級員工✔運動員✔任何懷有成功夢想者


拓展思維格局,就要發揮Think big:
✓相信事情能做到,大腦會幫你找到方法
✓用行動滋養信心,摧毀膽怯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今天就能做的,不拖到明天
✓永遠表現得超過對方預期
✓服務擺第一位,錢財自然隨之而來
✓把「不可能」從日常用語中清除
✓經常提醒自己,與其閒死,不如忙死
✓不讓瑣碎小事阻礙Think big
✓運用頭腦的能力比大腦的智力更重要
✓唯一會限制你的,是你對自己的制約
✓失意時的思考方式,決定了你與成功的距離
✓人擁有什麼並不重要,打算爭取什麼才最重要
✓失敗不過是種心理狀態,別無其他


一個人的財富多寡、快樂與否、生活滿意度高低,取決於思維格局的大小。
而思維模式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本書將引導讀者善用Think big的龐大力量,建立目標、培養自信心與受挫折能力,以正向思考,開創人生新格局。

Think Big!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想著很小的目標,就只會獲得很小的成就;想著遠大的目標,就會達到偉大的成就。
➤如果未曾想像偉大的夢想,它就不會出現在腦海,一個不曾出現在腦海的景象,如何奢望可以實現!

看自己能成就什麼,而不是只看眼前的現實
➤放大格局思考、不要設限,訓練自己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看到能成就什麼,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會顯現。

行動是恐懼的剋星,拖延只會讓恐懼不斷增加
➤行動能滋養、增強信心,無所作為只會餵養恐懼。要對抗恐懼,就採取行動。

成功與平庸的最大差別:找藉口
➤找藉口是一種會讓人越陷越深的毛病,替自己合理化為何沒辦法勇敢追求夢想與進步。

運用頭腦的能力比頭腦本身還重要
➤不需要多麼聰明過人才能成功,只需要瞭解怎樣的思考習慣與信念,能到達自己想要的境地。

當個「我馬上就去做的人」
➤先有行動才會引發後續的行動,用「明天」、「以後有空」的模式思考,往往只是招來失敗的「永遠不會」。「馬上就做」是成功的關鍵。

別讓負面的人妨礙你Think big
➤遠離這些人、忽略他們說的話。別讓負面心態的人影響你內心的想法,失去Think Big的勇氣。

本書每一章都提出數十個實用的技巧與法則,任何人皆可以遵循實踐,突破自我限制,改變思維的方式,有自信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將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獲得自己在人生中想擁有的一切。 / 行動可以治癒恐懼。反之,猶豫不決、耽誤拖延只會助長恐懼。
行動確實能治好恐懼。幾個月前,有個四十歲出頭、極為煩惱的主管來找我,他在一間大型零售公司負責採購。
他憂心地解釋:「我怕我會丟了工作,我覺得待在這間公司的時間不長了。」「為什麼?」我問。
「這個嘛,客戶的消費模式對我不利,我部門的業績比去年同期掉了百分之七,這已經很不妙了,雪上加霜的是全公司的店面總營業額增加了百分之六。我最近做了幾個不太恰當的決策,還被採購經理抓出來檢討好幾次,說我拖累公司的成長。
「我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他接著說:「我的狀態大不如前,別人也看得出來。我的採購助理發現了,銷售人員也注意到了,其他主管當然也察覺我表現不如以往,在前幾天的採購主管會議上,有個採購甚至提議要把我的一部分業務併入他的部門,說什麼『放在他部門才會幫店裡賺錢』。這感覺就像我溺水了,岸上還有一群人袖手旁觀,等著我沉下去。」
這位主管繼續往下說,舉了更多例子解釋自己面臨的困境。最後我打岔道:「你採取了什麼對策?你打算怎麼補救這個局面?」
「嗯,」他答道:「我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能做的,只能期盼狀況好轉。」
聽他這麼說,我問:「說真的,在這種關頭光是期盼夠嗎?」我頓了一下,但沒等他回答,又提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採取行動,想辦法實現自己的期望呢?」
「說來聽聽。」他答道。
「嗯,從你的情況看來,你不妨試試以下兩種做法。首先,今天下午就開始想辦法拉抬業績數字。我們總得面對問題,你的業績會掉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來。也許你需要辦促銷活動,清掉滯銷品之後才有辦法採購新商品;也許你該重新安排展示櫃的陳列方式;說不定你需要更激勵銷售人員。我不確定哪些具體做法能把你的業績拉起來,但一定會有。此外,你大概可以私下找採購經理談談,他可能正在考慮要把你炒掉,不過要是你跟他討論,請他提供建議,他一定願意挪出更多時間來跟你一起解決問題。假如高層主管認為你有機會找到解決之道,要換掉你的代價就太高了。」
我接著說:「再來,叫你的採購助理通通動起來。不要再表現得像個溺水的人了,讓你周遭的人看清你還活得好好的。」
他眼裡再度燃起勇氣,然後問道:「你說我應該採取兩種應對方法,第二種是什麼?」
「第二種做法可以當做保險機制,也就是跟你在業界最熟的兩、三個朋友說,你可能會考慮其他店的職缺,前提當然是待遇要比你的現職優渥許多。
「如果你積極採取行動讓業績成長起來,我想你不至於丟工作,但為了以防萬一,預先拿到一、兩個工作機會是好事。記住,還在職時找工作,比失業後重新找工作來得容易十倍。」
兩天前,這個本來大為煩惱的主管打電話給我。
「跟你談過之後,我放手展開行動。我做了幾項改變,其中最根本的一項是針對銷售人員的,以往我一週開一次銷售會議,現在每天早上都開。銷售人員都變得充滿熱忱,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發現我還沒放棄,於是也做好了更加努力的準備,先前他們只是在等我率先展開行動。
「現在的狀況好轉許多,上週的業績比一年前提高了不少,也比店裡的平均營業額高多了。
「喔,對了,」他繼續說:「我還要跟你說另一個好消息。在跟你談過之後,我拿到兩個工作機會。我當然是很高興,但因為這邊的狀況已經有所好轉,我把兩個工作都推掉了。」
面臨嚴峻考驗時,在採取行動之前,我們往往都會深陷泥淖。心懷期盼會是個開端,但期盼之餘還需要行動才能成功戰勝考驗。
請實踐這項行動法則。下次心生恐懼時,無論恐懼的程度是高是低,首先請穩住自己,然後試著解答以下這個問題:我能採取什麼行動來克服恐懼?
請找出恐懼的關鍵,然後採取適當的行動。

存入心智銀行的想法會影響思考

缺乏自信的原因,多半能追溯到一段管理不當的記憶。
人腦和銀行很像。每天你都會把想法存入心智銀行,這些想法便逐漸成長,形成記憶。當你停下來思考或是面臨難題,你就會詢問心智銀行:「對於這件事,我有什麼是已經知道的?」
心智銀行會自動回應,從過去存入的內容當中找出與當前狀況相關的資訊。換句話說,你的記憶會提供生成新想法的原料。
心智銀行的出納員極其可靠,從不會欺騙你。要是你走向他,說:「出納員,我要提領過去存入的想法,證明我誰也比不上。」他會回答:「沒問題,這位客人,記不記得你先前試著要做某件事,結果失敗了兩次?記不記得你的六年級老師說你什麼都辦不到……記不記得你偶然聽見有個同事說你怎樣……記不記得……」
出納員滔滔不絕,在你腦中挖出一個接一個證明你不如人的念頭。
可是,假如你去找出納員時說的是:「出納員,我必須做個困難的決定,你能不能給我任何能讓我放心的想法?」
出納員再度答道:「沒問題,這位客人。」但這次他從你以往存入的念頭當中找出證明你會成功的內容,「記不記得你在以前某個類似的狀況,表現十分出色︙︙記不記得史密斯先生對你多有信心……記不記得你的好友對你的評價……記不記得……」
出納員對你有求必應,你想提領什麼念頭都會讓你提領,畢竟銀行是你的。
以下幾個具體做法能讓你有效管理心智銀行,從而建立信心。

1.只在心智銀行存放正面的念頭
坦白說吧,人人都會遇到許多不愉快、尷尬出糗、令人氣餒消沉的處境,但贏家跟輸家應對這些境遇的方式大相逕庭。簡單來說,輸家會對這類事情耿耿於懷,反覆想著不愉快的遭遇,也導致這些事更容易存留在記憶中。他們不願意轉移心思,每天夜裡入睡前都想著這些不愉快的經歷。
反之,有自信的成功人士每次事過境遷就再也不去想它。成功的人特別擅長把正面思緒存入心智銀行。
要是你在每天一早出門上班前挖起好幾把泥沙丟進汽車的曲軸箱,你的車開起來會是怎麼樣?原本好端端的引擎很快就會壞掉,沒辦法如你所願發動。那些存放於你心中、不愉快又負面的想法,也會像這樣影響你的心智。負面念頭會對你的精神引擎造成無謂的磨耗,產生憂慮、氣惱、覺得自己不如人的感受,害得你只能停在路邊,眼睜睜看著別人向前駛去。
建議你:在需要獨自面對內心思緒的時候,請回想愉快的正面經驗,把好的念頭存入心智銀行。這麼做能提升自信,帶來美妙自信的感受,也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另外給你一個超棒計畫:在睡前把好的念頭存進心智銀行,細數自己遇到的喜事,回想自己需要感謝的許多美好事物(另一半、兒女、朋友、健康),回想自己今天看到了別人什麼好事,回想每個小勝利、小成就,想想讓你慶幸自己活著的理由。

2.只從心智銀行提取好的念頭
幾年前在芝加哥時,我和一間心理諮詢公司往來密切。他們經手各式各樣的案子,當中以婚姻問題跟心理調適為大宗,每一件都是在處理心理狀況。
有天下午,我和該公司的老闆談到他的職業,以及他用哪些技巧幫助嚴重適應不良的人,這時他說:「你知道嗎?只要大家懂得做一件事,就不會有人需要找我了。」
「是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很簡單,只要在負面想法在心中長成怪物之前,搶先把那些想法消滅就好。」
他繼續說:「我幫助的大多數人心裡都住著五花八門的怪獸,比方說,很多觸礁的婚姻中都有『蜜月怪物』的影子:結婚的其中一方或雙方覺得蜜月不盡如己意,但他們沒讓事情過去,而是反覆回想上百遍,直到蜜月問題嚴重妨礙到他們的婚姻關係,過了五年十年才來找我。
「當然,我的客戶多半沒看出問題在哪。我的工作就是找出問題的根源,解釋給他們聽,協助他們看清那件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幾乎每件不愉快的事都能成長為心理怪物,」我這位心理師朋友接著說:「工作不順、失戀、投資失利、對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失望……受這些問題困擾的人極為常見,所以我得幫他們消滅這些怪物。」
無庸置疑,一旦反覆召喚負面想法來加以滋養,任何負面想法都可能演變為駭人的心理怪物,瓦解信心,讓人走向嚴重的心理問題。
《柯夢波丹》雜誌曾刊登一篇文章「通往自我毀滅之路」,作者指出美國每年至少有三萬人自殺,另有十萬人自殺未遂。她接著寫道:「但驚人的證據顯示,還有上百萬人用更不易察覺的方式緩慢消耗生命,還有人儘管沒有自我了斷,卻扼殺了自己的心靈,不斷找出各種方法羞辱、懲罰自己,在各個方面自我貶抑。」
上文提到的心理師朋友曾告訴我,他是如何幫助一位個案停止「精神自殺」。他解釋說:「這名個案年近四十,育有兩個小孩。用比較好懂的說法來講,她患有嚴重的憂鬱症。在她眼中,自己人生的每個經歷都很不快樂,無論是學生時代、婚姻、生小孩、住過的每個地方,她都用負面方式看待。她自認想不出有什麼時候真正快樂過,也由於一個人對過去的印象會影響自身對當下生活的看法,所以她眼中盡是消極與黑暗。
「我給她一張圖片,問她看到什麼,她回答:『看起來像是今晚會有狂風暴雨。』那是我聽過對那張圖最悲觀的詮釋。」(那張圖是一幅大型油畫,圖中是低掛於天空的太陽以及一片崎嶇的岩岸,畫得十分巧妙,既能解讀成日出,也能解讀成日落。這位心理師告訴我,一個人在畫中看見的景象會反映這人的性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日出,不過憂鬱、有心理狀況的人幾乎都會說是日落。)
「身為心理師,我沒辦法改變一個人回憶中已經存在的事件,但個案願意配合的話,我能協助對方用不同的觀點看待過去。我基本上就是這麼治療這位女性,和她合作,協助她看見過去的喜悅跟快樂,不是只看見失望。過了六個月,她的情況開始好轉,這時我給她一個特別作業,請她每天想出三個讓她快樂的具體原因,並且寫下來,到了每星期四的諮商時間,我會和她一起回顧這份清單。這樣治療持續了三個月,她的情況大幅好轉。如今這位女個案對生活適應良好,抱持正面心態,也無疑跟大多數人一樣快樂。」
這位女性停止從記憶裡提領負面想法的那一刻,就已踏上復原之路。
無論心理問題是大是小,當一個人停止從記憶裡提領負面思緒,只提領正面想法,就能邁向復原。
請不要豢養心理怪物,不要從心智銀行提取不愉快的念頭。不管想起什麼樣的遭遇,請聚焦於好的一面,把壞的一面忘卻,埋葬在內心深處。要是察覺自己正想著不好的那一面,就乾脆什麼也不要想。
告訴你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鼓舞人心的消息:心智也希望你把不愉快的事忘掉。只要你配合,不快樂的記憶自然會漸漸縮小,心智銀行的出納員就會將之一筆勾銷。
簡言之,只要拒絕回想不愉快的記憶,要忘掉其實非常容易。請在自己的心智銀行裡只提領正面的想法,讓其他的就隨時間消褪吧,如此一來,你的自信將迅速提升,讓你感到無比快樂。在你拒絕回想自我貶抑的負面想法時,便已邁開克服恐懼的一大步。

5種培養自信的練習

以下這條心理法則值得你念個二十五遍,請讀到銘刻於心為止:有自信的思維,源於有自信的行動。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改變肢體行為就能改變心態。舉例來說,試著微笑的話,你真的會比較想笑;相較於彎腰駝背,抬頭挺胸會讓你更有優越感。反過來說,做出眉頭深鎖的樣子,真的會讓你想皺眉頭。
要證明調整行為能改變情緒非常簡單,不敢自我介紹的人只要同時做出三個簡單的舉動,就能把膽怯轉化為自信。首先,伸出手親切地握住對方的手;第二,直視對方的眼睛;第三,說:「很高興認識你。」
這三個簡單的動作,馬上會讓羞怯之情自動消失。有自信的行動,能引發有自信的想法。

所以,有自信的思維源於有自信的行動。想要有什麼感受,就採取相應的行為舉止。
以下提供五種培養自信的練習,請細讀這些練習的指引,認真實踐,藉此培養信心。

1.坐在前排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會議、講座、教室和各種集會上,後排的位子總是先坐滿?大部分的人老是搶著坐在後排,免得自己「太顯眼」。之所以不想引人注目,是因為缺乏自信。
坐在前排能提升自信。請練習看看,從現在開始奉行「坐得越前面越好」的行為準則。沒錯,坐在前排可能比較顯眼,但切記,成功本來就是引人注目的事。

2.練習直視別人的雙眼
一個人的眼神會透露許多關於此人的線索,假如有人迴避你的目光,你就會本能地懷疑起對方:「這人想要隱瞞什麼?他在怕什麼?他是不是想要騙我什麼?他是不是有什麼事不想說?」
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通常會傳遞兩種訊息,一種是:「在你身邊我覺得自己很弱,我覺得自己不如你,我害怕你。」迴避目光也可能傳達了:「我有罪惡感。我做了某件事或有某個想法,但我不想讓你知道。我怕要是我對上你的視線,你就會看穿我。」
避開他人的目光不會傳達什麼好訊息,你告訴對方的是:「我很害怕,我沒自信。」強迫自己迎向對方的雙眼,就能克服這份恐懼。
看著對方的眼睛會讓對方明白:「我做人誠實、光明磊落,我相信我告訴你的話,我不害怕,我有自信。」
請直視對方的眼睛,讓雙眼為你帶來好處。這麼做不僅能給你自信,更能替你贏得他人的信心。

3.走路速度加快四分之一
在我兒時,光是去大城市就是件了不得的樂事。等事情都辦完回到車上後,母親經常說:「大衛,我們在這裡坐一陣子吧,看看外面經過的人。」
母親很擅長玩這個遊戲。她會說:「看那個人,你覺得他在煩惱什麼?」或是「你覺得那位小姐要做什麼?」「看看那個傢伙,他好像很茫然。」
觀察四處走動的人變成相當有趣的事,比看電影便宜多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正是母親想出這個遊戲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且更有教育意義。
我至今仍保有觀察行人的習慣。在走廊、在大廳、在人行道上,我偶爾還是會看著到處走來走去的人,藉此研究人類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彎腰駝背、步伐拖沓,可能代表對自己、工作和周遭的人抱持負面態度。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只要透過改變姿勢和走路速度,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觀察看看,你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正是心智牽動下的結果──極度消沉、真正落魄的人都拖著腳步,蹣跚前行,因為他們毫無自信。
一般人的走路姿態就是「一般」的樣子。他們的速度也是「一般般」,看起來就是「我對自己缺乏自豪感」。
再來是第三種人,這種人展現超強自信,走得比一般人快,幾乎像是在小跑步。他們走路的姿態告訴全世界:「我有個重要的場合得去,有重要的事得做,十五分鐘後我就會成功辦到我要做的事。」
請善用「走路速度加快四分之一」的技巧,幫助自己培養自信。挺起肩膀,抬起頭,走路快一點,自信就會隨之提升。

4.練習勇於發言
我和大大小小的團體合作過,見過許多人明明洞察入微、天賦卓越,卻會在正要參與討論時突然僵住。關鍵不在於這些人不想跟別人一起交流,而只是單純缺乏自信。
每逢開會就閉上嘴的人心想:「我的意見大概沒什麼價值,要是開口八成會鬧笑話,我還是乾脆什麼都別說了。何況團體裡的其他人大概懂得比我還多,我不想讓別人發現自己很無知。」
每當這種不敢在會議上開口的人保持沉默,都會讓他們越來越自覺無能、不如人。他們往往會對自己許下毫無說服力的承諾,決心「下次」要開口說話,但他們心底明白自己不會遵守諾言。
請務必記住:不敢開口的人每沉默一次,就等於是摧殘自己的信心一次,然後就變得越來越缺乏自信。
但往好的方向想,越勇於開口便會越有自信,下一次要開口就變得更容易了。大膽開口吧,這是幫助你建立信心的大補帖。
請善用這個培養自信的技巧,每次參加公開會議都一定要開口說話。在每一個商務會議、委員會議、社群論壇主動發言,不要有任何例外,不管是評論、給予建議、提出疑問,通通都好。不要當最後一個開口的人,試著當破冰的人、當第一個說話的人。
永遠不要擔心自己會鬧笑話,不會的。如果有人不同意你說的話,很可能有另一個人站在你這邊。別再自問:「我到底敢不敢講?」
相反地,請把心思放在爭取討論主持人的注意力,讓你有機會開口講話。
如果需要針對說話的特別訓練跟體驗,不妨考慮參加演講協會團體。有成千上萬認真勤奮的人透過精心規劃的課程培養自信,學會自在地與人交談、發表演講。

5.燦爛地笑
大部分的人都聽說過笑容能讓人精神大振,都聽說過笑容是治療信心不足的絕佳藥方。但依舊有很多人並非真心相信這個道理,因為他們從沒在害怕時試著微笑。
試試看這個小測驗:露出大大的笑容,但內心依然保持氣餒沮喪的狀態。答案是你辦不到,因為燦爛的笑容會帶來自信。燦爛的笑容會打垮恐懼,驅散憂慮,擊敗消沉。
此外,真正的笑容不僅能療癒負面情緒,還能消解他人的抗拒,而且是立刻見效。當你露出燦爛而真誠的笑容,對方就不可能生你的氣,我前幾天的經歷碰巧能證明這點。當時我把車停在路口等紅燈,只聽見「碰」地一聲,我後面的駕駛把腳從煞車放開,考驗了我後保險桿的耐撞度。我從後視鏡往後面一瞧,看見他下了車,於是也跟著下車,把什麼待人處事的原則都拋在腦後,一心想著要大吵一架。我承認,當時我打定主意要把對方罵得狗血淋頭。
幸好我還來不及開口,他便走向我,露出微笑,用極其真誠的語氣說:「這位朋友,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那個笑容配上這句真心誠意的話,馬上化解了我的心防,結果我只喃喃說了幾句「沒關係,常有的事」。轉眼之間,我的敵意就轉變為好感。
露出燦爛的笑,你會覺得「人生又變美好了」。但你得笑得夠燦爛才行,半笑不笑未必有效。請笑到露出牙齒為止,這種大大的笑容絕對有效。
我聽過很多次有人會說:「對,可是我害怕或生氣的時候不會想笑啊。」
當然不會,沒有人會。祕訣在於用力告訴自己:「我‧ 要‧ 笑。」
然後,笑!
培養笑容的力量吧。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格局決定未來的結局
前言 人生苦短,屈就自己不值得

第一章 相信自己會成功,你就會成功
「勝利先生」與「認輸先生」
如何培養信念的力量

第二章 擺脫讓人失敗的病:藉口症
最常見的四種藉口症
1.健康藉口症(「可是我的身體不好」)
2.聰明藉口症(「可是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成功」)
3.年齡藉口症(「沒用的,我太老〔或太年輕了〕」)
4.運氣藉口症(「可是我的情況不一樣,我就是運氣很差」)
 
第三章 建立自信,消滅恐懼
行動可以克服恐懼
存入心智銀行裡的想法會影響思考
5種培養自信的練習
實踐以下5個步驟,為自己帶來奇效
 
第四章 如何培養Think big
用正面、有格局的詞彙來Think big
看未來能成就什麼,而不是只看現狀
別讓小事阻礙你Think big
練習Think big的5種方法

第五章 如何發揮創意來思考與擁有夢想
相信自己做得到,大腦會幫你找到方法
一個人能做多少事是取決於心態
大人物喜歡聆聽,小人物愛碎嘴
刺激心智的兩種做法
6種創意思考的方法

第六章 你的思維會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看起來是個重要人物,就會用重要人物的方式思考
相信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仿效的力量
每天對自己精神喊話好幾次
對自己銷售自己的廣告詞
把想法變成現實的4個步驟

第七章 管理環境:要做就要做到第一等
以成功為目標,重新制約自己
別讓負面的人妨礙你Think big
八卦是思維毒素
7種方式打造讓自己成功的環境

第八章 讓正確態度成為你的盟友
態度決定一切
讓對方感受到重視,就會收到最好的回報
把服務擺在第一位,錢財自然隨之而來
3種方式培養迎向成功的態度
 
第九章 對他人抱持正確的態度
成功仰賴他人的支持
真正具有領袖風範的人懂得先主動認識別人
思維的P頻道與N頻道
失意時的思考方式,決定了你與成功的距離
實踐以下7項原則,贏得他人愛戴

第十章 養成採取行動的習慣
行動派與被動派的差異
強制發動心理引擎
「馬上就做」是成功的關鍵
培養「勇於發言」的習慣
如何養成以行動為本的習慣

第十一章 如何轉敗為勝
用挫折推動自己前進
毅力需要搭配實驗精神
如何化失敗為勝利

第十二章 善用目標幫助自己成長
全心投入目標,才可能有所成就
啟動「自動執行機制」
「再走一哩」法則
就算繞路也沒關係,只要可以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好
採取行動的8個法則
 
第十三章 像個領導者一樣思考
四個特別的領導法則
領導法則第一條:設身處地為你想引導的人著想
領導法則第二條:想想看,有人情味的做法是什麼?
領導法則第三條:思考進步、相信進步、追求進步
領導法則第四條:花時間與自己對話,培養卓越的思考力
如何更有效領導別人
 
行動指南

各界推薦

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 創辦人、廣播主持人、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王莉莉╱《祕密》系列譯者、作者、身心靈課程講師
李欣頻╱創意人、作家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周介偉╱「光中心」主持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逸美Amy╱意識結構研究會負責人、《意識結構》作者
賴政昌╱理財Money哥、《從10萬到兩億》作者
賴婷婷╱湧動國際教練學校校長、敏感度領導作者
權證小哥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最偉大的心理勵志書之一——《富比士》
思考能力,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思考的方式與方向,主宰了我們的生命寬度。本書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閱讀的人生寶典。——GAS口語魅力培訓® 創辦人、廣播主持人、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王介安
我很認同書中所述人生苦短,屈就自己真的不值得。同樣都要度過這數十載的人生,何不讓自己精彩走過,且華麗轉身呢?——理財Money哥、《從10萬到兩億》作者╱賴政昌
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是自我投資。放大格局思考,不設限、培養信念的力量,訓練自己成功的思維,將思維化為行動。——權證小哥
這本書影響我深遠,啟發了我寫出《原來有錢人都這樣做》——作者湯瑪斯‧史丹利
這本書幫助我建立了人生目標——美國大學足球最著名教練Leo Holtz
讀者可以先審視自己:我人生一切都順利嗎?我是否應該重新調整一些事情?書中的建議都很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顯著。有時只需要小小的一點推力就能引發極大的改變,使人生變得更不一樣,本書這本書充滿了這樣的推力!值得一讀!——www.Roter-Reiter.de

作者介紹

大衛.斯瓦茲(David Schwartz)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喬治亞州立大學行銷學教授、消費金融學系系主任,公認為世界上最厲害的勵志和成功學大師、著名演講家和作家、行銷培訓專家,以本書成為暢銷勵志書作家,並開始擔任人生職涯教練,創辦一家以培訓領導力為核心的顧問公司。

斯瓦茲博士經過長期研究、演講和收集資料後發現,人們無法真正獲得成功的主因是在生活和工作上採用了錯誤的思維方式。他提出的Think Big思考法,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被成千上萬的精英所信奉,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球隊、保險公司、行銷公司、政府單位和軍隊,皆以他的Think Big思考法培訓員工、業務、管理者、運動員、行銷人員以及官兵,創造出優異的營運業績與管理成效,大幅轉變了企業和組織的面貌。 / 陳思穎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文系,師大翻譯所碩士,譯有《機艙機密》(好人出版)、《一起來學手寫英文藝術字》(遠流出版)、《快樂就是……》(遠流出版)、《四個神聖的秘密》(遠流出版)、《永遠待在你身邊》(尖端出版)及多本童書。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2463181007
ISBN13 / 9786263613362
ISBN10 /
EAN貨碼 / 9786263613362
頁數 / 35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21 X 14.8 X 1.9cm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