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研究入門

中国仏教研究入門

79
540427

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研究日新月異,豐富多元,而且早已是國際化的領域。日本學界在佛教研究的領域一向具有引導潮流的重要地位,此書結合日本學界中國佛教研究的眾多菁英,撰寫者在各自研究領域皆是一時之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中國佛教研究的相關知識,堪稱最為完備的入門導覽。 全書分成總論與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研究方法、經典文獻、地域特徵;各論主要是以歷史進程介紹各個朝代的佛教,在隋唐時代,又個別介紹不同的宗派特質與思想主張。綱舉目張,清晰可從。對有志於中國佛教研究的讀者而言,實為不能錯過的精彩之作。

產品目錄


漢傳佛教譯叢序言
【代序】綜觀日本的中國佛教研究
凡例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中國佛教的概要與特色 岡部和雄
一、何謂中國佛教
二、中國佛教研究方法
三、時代區分
四、漢譯大藏經
五、中國佛教的獨特性
六、中國佛教(通史)

第二章 格義與三教交涉 伊藤隆壽
一、關於格義
二、三教交涉研究與其必要性
三、三教交涉的整體研究成果
四、三教交涉的諸問題

第三章 譯經、經錄、偽經 岡部和雄
一、漢譯佛典的特質
二、譯經的發展
三、編纂經錄(經典目錄)
四、偽經

第四章 敦煌佛教 上山大峻
一、敦煌——佛教東漸要衝
二、埋藏的佛教文獻——發現、蒐集、保管
千佛洞遺跡
三、敦煌出土資料與研究
(一)石窟出土的古寫本與蒐集
(二)敦煌出土文獻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轉變
四、闡明佛都敦煌盛衰的始末
(一)北朝興佛時期
(二)隋唐時代的敦煌佛教
(三)敦煌寫經
(四)西藏占領敦煌
(五)西藏統治時期的佛教界
(六)歸義軍時期的佛教
五、敦煌佛教的結束

第五章 大藏經開版 椎名宏雄
一、研究對象與基本文獻
二、宋元藏經
(一)《開寶藏》
(二)《契丹藏》與《金藏》
(三)《東禪寺藏》與《開元寺藏》
(四)《思溪藏》
(五)《磧砂藏》
(六)《普寧藏》與《元官藏》
三、明清藏經
(一)《南藏》與《北藏》
(二)《嘉興藏》
(三)《清藏》
四、高麗與日本藏經
(一)《高麗藏》
(二)《天海藏》
(三)《黃檗藏》

第六章 中國佛教與周邊各國
第一節 韓國佛教 石井公成
一、通史與歷史概論
二、基礎資料
三、論文目錄
四、各時代佛教
五、各派佛教
六、日韓關係與交涉
七、寺院及佛教美術
八、佛教相關課題
第二節 日本佛教 佐藤秀孝
一、關於日本佛教
二、基礎資料與辭典、論文目錄
三、通史、概論
四、各時代佛教
第三節 藏傳佛教 木村誠司
前言
一、概論書、目錄
二、講座、紀念論集、學術書等
三、敦煌文獻
四、敦煌藏譯禪宗文獻
五、桑耶論諍
六、其他

第二篇 各論
第一章 漢魏兩晉佛教 伊藤隆壽
一、佛教傳入中國之際的諸問題
二、東漢、三國時代
(一)信仰佛教的諸條件
(二)東漢佛教
(三)三國時代
三、西晉
(一)佛教與玄學
(二)佛教概況
(三)漢譯佛典
四、東晉、十六國
(一)北方胡人社會與佛教
(二)南方東晉社會與佛教

第二章 南北朝佛教 石井公成
一、研究史與今後的研究方向
二、南北朝史與社會
三、佛教之外的思想與宗教
四、南北朝佛教通史
五、基礎史料
六、北朝佛教
七、南朝佛教
八、成實涅槃學派
九、心識論與如來藏論探析
十、《大乘起信論》相關議論
十一、淨土信仰與禪觀
十二、戒律與菩薩戒
十三、密教
十四、民眾與佛教
十五、佛教美術
十六、文學與佛教

第三章 隋唐佛教
第一節 天台宗 池田魯參
一、「中國天台宗」的研究課題
二、天台總概論與研究著作
三、天台法華學
四、天台止觀
五、《涅槃經》研究
六、菩薩戒思想
七、天台淨土宗
八、修行法
九、其他課題
第二節 三論宗 奧野光賢
前言
一、研究史概觀
二、吉藏著作研究
三、吉藏思想研究
四、吉藏疏與天台疏、其他文獻交涉
五、結語
(一)僧叡
(二)僧肇
(三)竺道生
第三節 三階教 西本照真
一、矢吹慶輝《三階教之研究》
二、二十世紀前期的研究
三、二十世紀後期的研究
四、海外的三階教研究
五、今後三階教的研究課題
第四節 法相宗 吉田道興
前言——從印度佛教「瑜伽行」至「瑜伽行學派」
一、「地論宗(地論學派)」的成立與發展——南北朝北魏、陳、隋代
二、「攝論宗(攝論學派)」的成立與發展
三、「法相宗」的成立與發展
第五節 華嚴宗 吉津宜英
前言
一、關於《華嚴經》
二、《十地經論》與《大乘起信論》
三、中國華嚴研究史
四、中國華嚴教學通史
五、中國華嚴思想
六、中國(包括新羅及高麗)華嚴教學的弘傳者
(一)杜順
(二)智儼
(三)法藏
(四)元曉
(五)義湘
(六)李通玄
(七)慧苑
(八)文超
(九)法銑
(十)澄觀
(十一)宗密
(十二)傳奧
(十三)子璿
(十四)淨源
七、中國華嚴教學的研究課題
第六節 律宗 川口高風
一、大乘戒
二、《菩薩地持經》
三、《梵網經》
四、《瓔珞本業經》
五、四分律宗與道宣
六、戒體論
七、戒壇
八、袈裟
九、中國道德與戒律
十、僧制
第七節 淨土宗 柴田泰山
一、隋唐淨土宗史概述
二、道綽
三、迦才
四、《無量壽觀經纘述》
五、智儼
六、善導
七、懷感
八、道誾、靖邁、龍興及其他
九、慈愍三藏慧日、承遠、法照、飛錫、《西方要決》
十、今後展望
第八節 禪宗 田中良昭
前言
一、揭開近代禪學研究的序幕
二、發現敦煌文書
三、學問研究進展
第九節 密教 平井宥慶
前言
一、總論研究
(一)中國現代研究專著
(二)叢書系列中的中國密教研究
(三)密教史考察
二、部門研究
(一)概論中的密教研究
(二)空海研究中的中國密教研究
(三)密教圖像學的中國密教研究
(四)實地調查的中國密教研究
(五)真言學中的中國密教研究

第四章 宋代與遼金佛教 石井修道
前言
一、禪宗研究
二、天台宗、華嚴宗、律宗、密教、淨土宗
三、遼、金佛教
四、結語

第五章 元明清時期的中國佛教研究趨勢 永井政之
一、方法論
二、元代佛教概述
(一)制度
(二)文獻
(三)個人
(四)佛道論諍
三、明代佛教概述
(一)制度
(二)文獻
(三)僧傳
(四)儒佛關係
(五)明季四大師
(六)各人
(七)僧諍
四、清代佛教
(一)廟產興學運動
(二)民眾佛教信仰
(三)寶卷研究
(四)結社
(五)個別信仰
五、史蹟調查

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部和雄

1935年生於秋田縣,駒澤大學畢業,駒澤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佛教の步んだ道》第1卷(東京書籍,1986)、〈四十二章經の成立と展開〉(《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251,1967)、〈經錄における賢聖集傳の地位〉(《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11,1975)、〈禪僧の注抄と疑偽經典〉(《講座敦煌8 敦煌佛典と禪》,大東出版社,1980)、〈譯經史と禪宗〉(《東洋の思想と宗教》23,2006)等書。



田中良昭

1933年生於東京都,駒澤大學畢業,駒澤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敦煌禪宗文獻の研究》(大東出版社,1983)、《慧能研究》(共著,大修館,1978)、《敦煌佛典と禪》(共編著,大東出版社,1980)、《慧能》(共著,大藏出版,1982)、《禪學研究入門》(編著,大東出版社,1994)等書。

■譯者簡介

辛如意
臺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名古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碩士畢業,同研究所博士肄業。翻譯著作有《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空色勾玉》、《白鳥異傳》、《薄紅天女》、《風神祕抄》、《川之光》等書。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0789324009
ISBN13 / 9789575986148
ISBN10 / 9575986148
EAN貨碼 / 9789575986148
頁數 / 54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