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故事╳70年代的台灣教育現場╳6年級生女人的成長回憶
年過四十,開始讚許自己普通得理直氣壯。
沒有變成父母心中理想的淑女,那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於當個俗女!
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女孩啊,
蹣跚跨步之初,生命藍圖臨摹著淑女形象,
不料潮流與時代正在改寫「好家教」的定義,
六年級女人繼承的輪廓正在式微,
於是,她們聰明伶俐,卻聽從爸媽和老師說的話;
照顧好自己的功課,又主動幫忙家務;
待人溫文可親,自己則堅毅果敢;
長大後擁有一份穩當的工作,同時經營著一個齊備的婚姻;
最好玲瓏剔透但又福厚德潤;
懂得追趕新時代的先進也能體貼舊觀念的徬徨。
一位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六年級女人,回首那些發生在自身的,關於愛、婚姻、尊卑倫常等等教養,以及人情世故的纏綿、顧盼,曾經孵育自己的暖房,如何化作無形的結界,在長成後的每個當下牽牽絆絆,讓人進退之間不免輕嘆,每個懂得底下卻也換來一番風景。
【走進閱讀世界|迷誠品:專文推薦】
標題|《俗女養成記》:溫柔是「女生該有的」特質嗎#閱讀台灣影劇
撰文| 歪文系:文學濾鏡看世界.編輯 | Lexi Hsu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
近幾年台劇收穫許多討論度高又有議題縱深的影劇──從《花甲》、《與惡》到《俗女》,其中《花甲男孩轉大人》與《俗女養成記》同屬文學改編影視的作品(恰巧《花甲男孩》與《俗女養成記》都是兩位作者的第一本著作)。只不過相比《花甲男孩》是楊富閔集結各大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俗女養成記》的作者「江鵝」在出手《俗女》前,文壇裡可是無人知曉她的名號。
☞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歡迎收聽|迷誠品Podcast】流淚雖然可恥但是可以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