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主題活動
5/24前 全站滿$5,000享88折前往選購
主題活動
5/24前 全站滿$1,500享9折前往選購

第二輪班: 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Familie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者:
期:
2017/09/06
79
500395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書評年度社科好書
打臉仇女自助餐,告別感情豬隊友!
臥底客廳的社會學家Arlie Hochschild
從個案家庭的生命故事解析「愛情剝削」
讓人看見性別革命究竟哪裡受了挫
一本男、女、同、異的伴侶都需要的平權之書

「只要結婚就可以不用付我薪水,能免費使用我,所以很務實。你這樣是剝削我對你的喜歡。」--《月薪嬌妻》

◎妳/你是否白天上班,回家後繼續做家事加班,並感到身心俱疲?
◎妳是否曾經得在事業成功與婚姻美滿之間做出痛苦的抉擇?
◎妳珍視的另一半,是否常因家務分配或育兒方式與妳爭執不休?
◎面對網路仇女言論所謂「兩性早就已經平等」的論調,妳不以為然卻又不知從何反駁?
◎身處低薪化、少子化的當代,妳是否曾在生或不生掙扎,並寄望更友善的托育政策?
◎我們該如何重新衡量家務勞動的價值,讓整個社會創造出對家庭、對孩子、對各種性別的人皆更友善的大環境?

幾十年前-
當大量女性人口步入就業市場,變得經濟獨立,性別平等的烏托邦,彷彿露出一道曙光。
眾人紛紛期待這場「性別革命」的開展。

然而-
在家庭的景象中,我們往往看到職業婦女要扛起重責大任,在「第二輪班」中繼續從事家務勞動。
在事業及家庭之間蠟燭兩頭燒的女性,因此更容易在職場撞到所謂的「玻璃天花板」。

為了-
瞭解伴侶們性別互動的真實樣態,社會學家霍希爾德(Arlie Hochshild)深入十數個家庭,親身觀察性別觀念、生命歷程及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他們的行動。
她讓我們窺見每個家庭中那本難念的經;而看似獨一無二的個別家庭困境,背後原來也有某些共通的文化機制在作用。

因此-
有別於流行的仇女言論說法,性別平等其實遠遠還沒有到來。
不論男、女、異、同,我們都得擺脫各種關於「家庭」的迷思,並催生更性別友善的育兒及勞動政策,這場進行到一半的性別革命,才能繼續走下去。

●「在工作場所妳是在上班,回到家,妳也是在上班。然後又回到工作場所,又是上班。」

●「我照顧凱文(他們的兒子)。我打掃房子。我付帳單。我買慶生的東西。我寫聖誕節卡片。我已經是個單親媽媽了。」

●每年多出來的那一個月的工作,等於是一種間接的、女性在家庭裡支付給家庭外部的經濟歧視。

●父權制沒有消失,僅是新瓶換舊酒。在舊的父權形式中,女人被迫在私領域裡服從專橫的丈夫,受制於不公平的婚姻……但同時也在其中得到穩定的經濟基礎。新形式的父權,女人不僅自己賺得所需,還要自己料理一切。

●既有研究也顯示,男或女同性戀伴侶比異性戀伴侶更傾向分攤第二輪班。

●夫妻所謂「好的溝通」經常意指,對彼此在照顧家中生活所付出的一點一滴,兩人擅長表達感謝。幫忙學校的戲劇演出、協助小孩學習閱讀、懷著心意煮頓晚餐……這些是婚姻交易中的黃金與銀兩。到現在為止,與「新好男人」結婚的女性還是幸運的少數。

●但是,當政府與社會形塑新的性別策略,當年輕世代有學習的榜樣,就會有更多的男性與女性能夠享受悠閒的身體律動以及自由的歡笑,因為家庭生活就是家庭生活,而不是第二輪班。

●最膠著的婚姻,一般來說是發生在雙方都重視事業甚於重視家庭,並且為他們在家裡應該扮演的角色產生爭執的情況。沒有任何其他種婚姻比這種婚姻更缺乏感謝、交流的內容如此著重在爭執的主題上,而婚姻的生命跡象如此微弱。

●真正影響婚姻幸福的因素,是丈夫做家事的意願。

●「在我的青少年時期……我就發誓我絕不利用性從男人身上得到我想要的。這樣不自重也有損尊嚴。但當伊凡拒絕承擔他的家務責任時,我卻如此做了,利用了性。我對伊凡說:『要不是每天早上一醒來要面對這麼多事情,我也不會每晚這麼疲憊、性趣缺缺。』」--報導人南茜

●「對,她沒有照顧我MCP(男性沙豬)的需求。但我無法沒有這樣的需求啊,我在這種社會長大,我也是社會的受害者阿!所以我可以有這樣的需求,沒有罪惡感。我只是不能表達出來!」--報導人賽斯

●「真的很難過我有兩個女兒,她們都將走進我要應付的那個世界。……如果有個兒子就好了,他不必面對這些矛盾,可以有身為男性的好處,可以毫無保留地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我這種想法,應該蠻可悲的吧!」--報導人妮娜

產品目錄

導讀 家事分工:與父權的討價還價:藍佩嘉

謝辭
前言

第一章 步調加快的家庭
我的研究/在每年額外多出的那一個月中

第二章 停滯革命中的婚姻
表層與底層性別意識形態/性別策略/感謝的經濟學/家庭迷思

第三章 文化上的掩飾

第四章 喬伊問題:南茜與伊凡‧霍特
腳步聲背後/樓上—樓下:家庭迷思作為「解方」/她那維護迷思的「計畫」/壓抑「比較的政治」/有多少霍特夫婦

第五章 傳統家庭的迷思:卡門與法蘭克‧德拉寇特
以傳統主義之矛,攻其之盾/「無法勝任」的策略

第六章 以「感謝太太」包裝的男子氣概:妮娜與彼得‧多奈川
彼得的策略:以情感支持取代實際涉入/妮娜:母職與事業的衝突/亞麗珊卓的朋友/公司的忠誠度考驗

第七章 擁有全部抑或一無所有:安與羅伯特‧梅爾森
羅伯特的火車模型小世界:「平分家務」迷思/安的搖擺不定症候群/才華洋溢的丈夫與不真實的工作

第八章 感謝之情的短缺:潔西卡與賽斯‧史汀
潔西卡:如果你希望這樣/感謝之情的短缺/關愛的危機/母職打折扣/幫手駕到/你不能將孩子排拒在外/兩人的聯繫

第九章 當不穩的婚姻碰上她愛的工作:艾妮塔與雷‧朱森
艾妮塔的策略:熱愛工作只是自我防衛

第十章 「他的」與「她的」分攤:卡蘿和葛瑞格‧艾斯頓
星期天的「均等時間」/「我有MBA學位!」/他們的性別策略背後

第十一章 沒時間相處:芭芭拉和約翰‧李文斯頓
一切都是從嬰兒出生開始

第十二章 麥可與阿特:邁向新好男人之路
攤牌與扭轉:阿德里安娜與麥可‧謝爾曼/自然而然的發展:茱莉亞與阿特‧溫菲爾德/父職的三個階段

第十三章 在表面掩飾底下:策略與壓力
性別意識形態、情感規則、處理感受/女性的策略:直接的途徑/變換角色的間接方法/超級媽媽/削減工作/削減家事、婚姻、自我和小孩/尋找幫助/男人的策略

第十四章 離婚時代下的婚姻張力
只有妻子走在時代尖端/夫妻一起「被時代拋下」/變得像傳統男人的女人vs.維持老樣子的傳統男人/離婚與第二輪班

第十五章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男人
經濟邏輯的限制/限制父職想像/削減孩子需求的想法/我太太在做/父親的影響

第十六章 宛若都市農夫的職業婦女
兩種文化:主婦vs.職場/階級差異/保存家庭傳統?/反向趨勢:不平等的薪資與脆弱的婚姻/「每個成功男女的背後」

第十七章 要重演她們的生命故事,還是創造歷史?
未來的南茜‧霍特?/這個國度的性別策略/後記


附記 誰做家事?誰負責育兒?
我的自然主義式研究/夫妻的特徵/觀看的方式/意識形態和男人協助家務的關係/薪資差距及休閒差距的關係
附錄 協助雙薪家庭的非營利組織

註釋
參考資料
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系教授,其作品已被翻譯為十六國語言,同時身兼過《紐時書評》、《瓊斯夫人雜誌》、《美國展望》等媒體的專欄作家。她的首本著作《情緒管理的探索》(The Managed Heart)針對空服員進行研究,當中提煉出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概念享譽學界。此後她持續關注情緒、性別、家庭、勞動、親密關係等領域,著有《時間麻煩》(The Time Bind)、《外包時代》(The Outsourced Self)、《私密生活的商業化》(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等書,並曾合編《全球女性:新經濟下的褓姆、女傭與性工作者》(Global Woman: Nannies, Maids, and Sex Workers in the New Economy)一書。近來的研究興趣則轉向美國右翼的興起及其集體情感,最新的作品為《在家鄉的異鄉人》(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本書曾獲選為紐時書評1989年的年度社科好書,並於2003年、2012年再版。

■譯者簡介

張正霖
博士
,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員,兼任文化部「藝術銀行」主持人。曾於臺灣、英國、荷蘭等地學習和生活。曾擔任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研究員、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特聘人員、蘭陽博物館組員、國美館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荷蘭萊頓大學文化領域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2011年公務員高等考試文化行政類科榜首,擁有豐富之管理經驗。研究興趣為性別研究、藝術社會學、視覺文化分析、華人當代藝術、博物館理論與實務等,亦深入處理藝術管理、文化政策、公共關係等範疇。近年來,積極從事相關專書、論文及評論的出版外,並主持及參與相關領域之研討會、座談會、工作坊、論壇、演講、推廣教育等活動。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1496050007
ISBN13 / 9789869470827
ISBN10 / 9869470823
EAN貨碼 / 9789869470827
頁數 / 44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