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愛學樣
──發現鏡像神經元:從模仿、學習到同理、瞭解人我關係的腦際特派員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洪蘭
〈導讀〉模仿為學習之始/洪蘭
第1章 有樣學樣●「神話四英雄」如何發現大腦中的鏡子 17
第2章 賽門說●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61
第3章 掌握語言●你「看到/瞭解」我說的嗎? 91
第4章 看到我,感受到我●同理心鏡子:我感受到你的痛苦 117
第5章 面對你自己●自我與他人:一枚銅板的兩面 139
第6章 破碎的鏡子●自閉症:鏡像神經元系統失功能 165
第7章 超級鏡像神經元和大腦迴路●負責控制與調節 191
第8章 醜惡的:暴力和藥物濫用●我們是自由意志的主人嗎? 211
第9章 欲求與喜愛的模仿●神經經濟學:消費行為的預測指標 227
第10章 神經政治學●模仿在政治思考中扮演的角色 251
第11章 神經科學與社會●演化上設計來與別人相互聯結 265
〈附錄〉牽動你我神經──鏡像神經為什麼重要?/專訪曾志朗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古人一再強調身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看到身教的神經機制,它的確是「典型在夙昔」: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做什麼樣的人;除了基因上的關係之外,後天的模仿不可忽略。在指責孩子之前,最好先低頭檢視一下自己有無給他個好榜樣。
這本書雖然是生物神經科學的書,但是書中每一章節都非常適用在教育孩子。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這是一本改變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對所有事情看法的好書,它記錄了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偶然發現,這個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從語言到社會互動的看法,非常的生動。
──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馬可‧亞科波尼寫出神經科學最近最令人興奮的一個新發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假如你想知道同理心、倫理道德、社會認知和自我覺識的生理機制,趕快去讀這本書。
──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信仰的終結》作者
我們這些三十年前開始臆測社會性大腦的人從來沒有想到,這個領域是這麼的豐富。亞科波尼的書既告訴了我們鏡像神經元發現過程的刺激,又熱情的告訴我們為什麼他把它稱為存在主義的神經科學。這本書之於鏡像神經元就像《雙螺旋》之於DNA一樣。
──尼古拉斯‧韓福瑞(Nicholas Humphrey),《看到紅色:意識的研究》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近代科學的偉大發明,非常好的入門書:我們生來就有同理心及合作的神經機制,演化賦予我們關心別人的能力,人不是只競爭而已。演化留下來的是最有愛心、最關心別人也最被別人所關心的人。這是一本你一定要讀的書。
──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作者
這本書很生動的將鏡像神經元這個領域最讓人興奮的訊息傳達了出來,而且對擁有「嫉妒神經元」者提供了最好的解藥。作者從各個角度來詮釋鏡像神經元研究對了解人類本性的作用與貢獻。
──拉瑪錢德朗(V. S. Romachandra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大腦與認知中心主任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震撼許多科學領域,改變了我們對文化、同理心、哲學、語言、模仿、自閉症和心理治療的看法。
──《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
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來自義大利的神經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目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醫學院精神病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也是大腦定位中心跨顱磁刺激實驗室(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Lab at the Ahmanson-Lovelace Brain Mapping Center)主任。他的腦造影研究是人類鏡像神經元研究的先驅,《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都曾報導過他的研究。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三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改變》、《養男育女調不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當家》、《語言本能》和《教養的迷思》等,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一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退貨須知: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