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電子書)
| 商品描述 |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電子書):日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暢銷35年,累計銷量超過95萬冊亞馬遜4.3星,超過800則讀者好評如果「善待疲憊的自己」是一件衣服,請容許自己穿上 |
|---|
| 商品描述 |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電子書):日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暢銷35年,累計銷量超過95萬冊亞馬遜4.3星,超過800則讀者好評如果「善待疲憊的自己」是一件衣服,請容許自己穿上 |
|---|
內容簡介 日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暢銷35年,累計銷量超過95萬冊亞馬遜4.3星,超過800則讀者好評如果「善待疲憊的自己」是一件衣服,請容許自己穿上它……為什麼我們總以「凡事讓步」來處理人際衝突?為什麼總想依賴別人,感覺自己無助孤獨?為什麼我們害怕對別人展現真正的自己?為滿足他人期待,你始終無視內心真正的感受,最終換得的,卻是處處碰壁的人際關係,與一顆傷痕累累的心……這一次,你可以選擇善待自己。這是日本心理學權威、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加藤諦三,想告訴每一個破碎靈魂的「自癒」之道:▍長大之後,我們學會了付出,卻忘了如何感受快樂日本心理學大師加藤諦三,將在本書中與你分享他數十年的諮商經驗,希望你能夠明白:覺得不安是因為長久以來壓抑了自己的個性,習慣了順從別人的要求,反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是什麼。總是以鞠躬盡瘁的方式與人交往,其實是非常不幸的。太過在乎眾人的期待,最終只會導致我們對親近的人長期抱持兩極化的情緒,而你的焦慮、煩躁、無所適從,也都來源於此!▍摘下面具,停止糾結!學會善待自己,也接受他人善意還請謹記,「溫柔對自己」比「用力過日子」更重要!不管你多麼努力想符合別人的期待,最終要對你的人生負責的人,始終是自己。也請相信,你的真實面目並沒有比較差,不必害怕讓人知道,也不必急著將他人的善意往外推。當你不再把他人的言行與想法加諸在自己身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可以改變的,變得更快樂、更充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加藤諦三1938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學科畢業,並於同校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曾任東京都青少年問題協議會副會長長達15年,2009年獲頒東京都功勞者表彰,2016年獲頒瑞寶中綬章。現為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所訪問學者、日本精神衛生學會顧問;並於日本放送廣播電台,主持廣播節目《電話人生諮詢》超過40年。著作以社會心理學為主,著有:《別再假裝當好人很快樂》、《穩》、《自尊與依戀的愛情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受傷的孩子和長不大的雙親》、《你的溫柔要有底線》、《學著,變幸福》、《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等書。【官方網站】www.katotaizo.com【譯者簡介】程蘭婷私立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日本文化外國語專門學校日本語教師養成科。文字工作者,曾任出版社雜誌編輯、企劃主編等職。現為專職日文譯者,並致力於流浪動物的義工工作,協助推動街頭流動動物的TNR觀念、拯救行動與環境保護活動。高淑珍輔仁大學日文系畢,從事日文翻譯二十多年。現為多家出版社特約譯者。譯有《37℃讓你不生病》、《幼童保健Q&A》、《圖解免疫系統》、《圖解身體結構》、《圖解大腦奧秘》、《圖解女性實用醫學全書》、《人體疾病圖解大百科》等作品。
產品目錄 第1章 為何人際關係,總是教人感到苦惱不已?為什麼連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讓人感覺受傷?年幼時期未曾受到溫柔對待的人,無法理解他人的好意老是在乎他人的期待,導致真實的自我被壓抑在你身邊值得去愛的人、應該厭惡的人過度認真的人,反而得不到愛為什麼覺得自己不斷受到他人指責?假借正義或道德之名,對他人發動的攻擊只懂得以鞠躬盡瘁的方式與人交往,其實是非常不幸的第2章 「對於撒嬌的渴求」,是開啟心靈祕密之鑰個性固執的人,會抑制心中對於撒嬌的渴望會讓你產生「畏縮」的事物,正是你內心真正想追求的事物達成感與不安感深受性解放威脅的現代人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總使人懊惱不已具有強烈規範意識的人,活得非常痛苦每個人都擁有對於自我的專屬評價防衛本能強的人,會以「愛」為幻影來保護自我有依賴心的人無須隱藏,而是要有所自覺心中矛盾,是由撒嬌慾望所產生的第3章 感到不安,是因為看不見真正的自己心中不安是源自何處?要留意虛偽奉承之人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無法以自然正常的方式面對人生在成人之間,也有「小孩跟大人」的交際模式殘存幼稚性格的成年人,對別人要求特別多擁有「感情融洽圓滿家庭」的悲劇即使否定再否定,都非常介意的一句話不要受到虛假的道德或規範所束縛第4章 總是莫名感到焦慮的人,容易搞錯人生的方向一旦預定的計畫受阻就會生氣的人因為隱藏想撒嬌的慾望,心情才會變差因為心理障礙而不斷啃蝕家人心靈的父親容易受傷的人,自我評價較低只要老婆問「今天幾點鐘回家?」就會不高興的老公最差勁的母親才會問小孩「愛不愛媽咪啊?」疑心病,會讓男性不舉的女性類型下意識的依賴心會決定人際關係第5章 愛人、以及被愛的能力成年人為了「雞毛蒜皮小事」動怒的理由唯有內心坦率的人,才能理解別人的心理缺點少的人,不代表對自己就充滿信心不要害怕讓別人知道真正的自己受人喜愛的真實涵意好感和袒護下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的辨別方式真實的愛,是以間接的方式來表達母親真正的體貼,與自我滿足的體貼依附的親子關係,是以父母的需求為優先考量因心理障礙而不夠成熟的男性,會向戀人冀求母愛易受男人欺騙的女性心理第6章 自然的情感,可以喚醒真實的你為何壓抑自然的慾望?以「滿足」為名的壓力能感覺到「痛苦」的人是有救的死氣沉沉,是人生最危險的徵兆請捨棄自己「了不起」或「受人喜愛」的形象吧第7章 一切就從珍惜自己開始離開父母獨立的意義如何積極培養純真的情感別人就只是別人,並不具有傷害你的能力不要害怕與人相處成為一個樂於接受他人好感的人為什麼會在意他人的眼光呢?容易害羞的人與容易自負的人請善待自己
| 商品名 / |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電子書) |
|---|---|
| 簡介 / |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電子書):日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暢銷35年,累計銷量超過95萬冊亞馬遜4.3星,超過800則讀者好評如果「善待疲憊的自己」是一件衣服,請容許自己穿上 |
| 誠品26碼 / | 2683037033005 |
| 頁數 / | 344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級別 / | N:無 |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5MB) |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日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暢銷35年,累計銷量超過95萬冊
亞馬遜4.3星,超過800則讀者好評
如果「善待疲憊的自己」是一件衣服,
請容許自己穿上它……
為什麼我們總以「凡事讓步」來處理人際衝突?
為什麼總想依賴別人,感覺自己無助孤獨?
為什麼我們害怕對別人展現真正的自己?
為滿足他人期待,你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