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彼此神隊友:在教養裡重新牽手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成為彼此神隊友:在教養裡重新牽手 (電子書):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太太:「我只是 |
---|
商品描述 | 成為彼此神隊友:在教養裡重新牽手 (電子書):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太太:「我只是 |
---|
內容簡介 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太太:「我只是叫她把玩具收好或去洗澡,她也能氣成那樣,我才會生氣啊!」先生:「你就不要一直罵她啊,你一罵她就更火大。」太太:「我不罵,她根本聽不進去!」先生:「可是我用講的,她就會去收啊!」太太:「我也講過了,就是講不聽我才生氣啊!」夫妻看似是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前來諮商,結果卻演變成另一場夫妻爭執——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類似這樣的情景,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都不陌生。表面上看似是夫妻在教養上的意見不同,背後卻藏著滿滿的情緒、誤解與「沒被支持」的委屈。本書,正是從夫妻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場景出發,一步步帶領讀者看見教養背後的問題,並找到情感重新連結的可能。▍教養,是關係的照妖鏡曾經並肩築夢的伴侶,在孩子出生後,卻常變得像來自兩個星球的人。本書從夫妻親密的變化談起,說明為何教養會讓關係從「我們」變成「我和你」,也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在當父母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作為「伴侶」的角色。本書從高特曼理論出發,帶領讀者從「親密感消失的轉折點」出發,重新回到愛的地圖,練習再一次靠近彼此。▍不一定要吵贏,而是要聽懂要知道,爭吵的背後,是情緒;情緒的背後,是說出口的期盼。本書第二、三章聚焦於家庭裡的「情緒風暴」:你是否常常一句話就點燃對方的怒火?是否感受到「我們好像只剩下吵架的功能」?這些現象,其實都有心理學上的解釋。透過高特曼提出的「四騎士警訊」——批評、輕蔑、防衛與築高牆,帶讀者理解衝突的模式、學會如何拆掉家庭中的炸彈,進而找到更健康的溝通節奏。因為,好的衝突處理,正是深化彼此關係的開始。▍不見得有對錯,而是價值觀不同你覺得孩子要嚴格管教,他覺得孩子要快樂成長;你認為花錢要有計畫,他覺得偶爾犒賞一下也沒關係……這些常常爭不完的議題,其實是「永恆問題」。從理解吵架的情緒到幫助夫妻辨認這些無解卻必須共存的差異,並引導彼此傾聽對方背後的「夢想」與「意義」——當我們願意停下來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關係的風景,也將改變。▍就算不夠完美,也能一起向前走最後,本書作者張雅淳、邱惠振二位心理師將透過建立「家庭儀式」與「關係象徵」,讓教養不再成為夫妻爭執的戰場,而是生活的共同舞台。從「我也會在」到願意承認「我也可能會犯錯」,這些簡單的行動,都是愛的語言。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成為完美父母,而是邀請你和伴侶重新成為彼此的神隊友。即使不同步、即使會受傷,但只要你們還願意理解、願意修補,關係就有重生的可能。▍專業推薦張瑞如 彰化縣國小退休校長盧永盛 前臺中律師公會理事長戴秉珊 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助理教授魏麗敏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作者介紹 張雅淳二寶媽、職業婦女、諮商心理師、家庭教育博士、小學教師、大學教授、親職教育講師,生活中多元的角色存在,喜歡傳遞心理學的美好,20年來20,000人次以上諮商輔導,2,000場次以上心理教育講座,2本教養書籍。相信家庭會帶給彼此成長、相信教育會帶來改變、相信生命擁有無限的可能;因為相信與喜歡,所以分享心理學與家庭教育的感動。▍學歷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博士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學士 公費生▍現任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所長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衛福部心芙創傷復原中心計畫 計畫主持人彰化師範大學碩士層級諮商實習與輔導課程 督導▍專長遊戲治療、家庭教育、正向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輔導累計20,000人次以上諮商輔導,2,000場次以上心理教育講座,教育廣播電台之樂活家庭人物誌固定嘉賓▍獲獎記錄教育部家庭教育博士論文獎優等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創意遊戲治療媒材佳作台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學系70亮點系友▍曾任彰化縣教育局學生諮商中心 行政督導彰化縣永靖國民小學 輔導組長、教師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政府單位(衛生局、勞工局、社會局、教育局)】與社福機構(張老師基金會、家扶基金會、伊甸基金會、YMCA等)】特約心理師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合作講師▍著作用遊戲陪伴孩子走過情緒風暴:培養孩子的IQ、EQ、AQ、MQ能力!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教導孩子滿足需求、調適情緒、解決問題▍FACEBOOKDr. 張雅淳心理師:https: www.facebook.com profile.php?id=100075931396292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https: www.facebook.com psflourish邱惠振兩個孩子的爸,諮商心理師。在企業、醫院、各級學校,社區等不同領域進行心理諮商專業。2015年,完成婚姻大師Dr. John Gottman的伴侶治療師訓練,並且成為台灣極少數登錄於高特曼取向伴侶治療師全球網絡的一員。長期投身於家庭與關係議題推廣,並於Facebook經營「」專頁,致力於讓心理知識走進日常生活。
產品目錄 【推薦序】教養路上的修復指南,為婚姻找回幸福 盧永盛因為愛,我們學習;學習,讓我們更相愛! 戴秉珊有溫度的專業陪伴,送給每個經營關係的人 魏麗敏【作者序】從心理學專業到親職實踐的真實體驗 邱惠振當愛與差異相遇:心理師夫妻的育兒協奏曲 張雅淳【後記】從信念出發,走向家庭幸福之路CH1從親密到陌生:當教養讓我們擦身而過教養,本是夫妻兩人攜手共同完成的「旅程」,卻往往在日常瑣事與分歧中,讓曾經親密的伴侶逐漸疏離。是時候想想,如何才能重拾那份愛慕與親密。邀請彼此在教養路上,再次同行。一、重回愛的地圖:在教養路上找回親密與愛慕【伴侶溝通小學堂1】學習對另一半說好話二、轉向,或背離:增加兩人的情緒銀行【伴侶溝通小學堂2】用情緒探索問句增加情緒存款CH2從共識到摩擦:用情緒埋下的教養衝突教養,本應是父母在愛與信任中建立的「共識」,卻常因潛藏的情緒與累積的壓力,轉為彼此拉扯的戰場。試著從「衝突」面向,思考如何不讓伴侶間的爭吵對孩子產生影響。一、家是向孩子示範「衝突處理」的方式【伴侶溝通小學堂3】找回被遺忘的情緒策略二、別讓伴侶間的四騎士,影響親子關係【伴侶溝通小學堂4】練習辨識溝通中的四騎士CH3從共鳴到靜默:失控的溝通毒素教養,本應是情感交流的「共鳴」,卻在不斷累積的情緒毒素中,轉為彼此沉默與孤立的氛圍。當心!情感關係中的四大破壞力量——抨擊、輕蔑、防衛、築高牆,很可能引發家庭大風暴!一、沒有舞伴的雙人舞——抨擊與防衛【伴侶溝通小學堂5】「溫和開場」取代「抨擊」二、快爆炸的壓力鍋——輕蔑與防衛【伴侶溝通小學堂6】「建立感激的文化」創造滿滿的親密關係三、關係與教養中的火藥庫——築高牆引起的情緒氾濫(Flooding)】【伴侶溝通小學堂7】事先約定情緒氾濫時的「解方」四、夫妻也能鬆口氣——釋放教養權利【伴侶溝通小學堂8】教養任務的分工練習CH4從裂痕到拉鋸:穿越無解的教養矛盾教養,本應是理解與協調之後的「磨合」,往往因價值觀與成長經驗的差異,讓父母陷入拉鋸與對立。該如何重新面對「永恆問題」──建立有共識且更理解的教養同盟。一、認同差異,成為不完美卻緊密的同盟【伴侶溝通小學堂9】檢視另一半和自己的經驗差異二、夫妻衝突不是難溝通,是無法聽見彼此的「情感」與「價值」【伴侶溝通小學堂10】探索遺忘的夢想:試著接近理解另一半三、不是贏,而是一起走:衝突中的讓步智慧爸媽溝通小學堂11】Bagel 圈溝通練習——達成雙贏的共識CH5從築夢者到異路人:當伴侶無法建立共享意義教養,本應是夫妻打造幸福家庭的「實踐」,卻可能在過程中讓彼此成為不同世界裡的旅人。或許,有意義的「家庭儀式」與「象徵」,能再次溫柔喚起夫妻間的理解與再靠近。一、我是與你共組家庭的人:我的角色不只是媳婦【伴侶溝通小學堂12】找出你最在乎的角色與分配
商品名 / | 成為彼此神隊友:在教養裡重新牽手 (電子書) |
---|---|
簡介 / | 成為彼此神隊友:在教養裡重新牽手 (電子書):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太太:「我只是 |
誠品26碼 / | 2682979739006 |
頁數 / | 209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PDF(12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
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
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
太太:「我只是叫她把玩具收好或去洗澡,她也能氣成那樣,我才會生氣啊!」
先生:「你就不要一直罵她啊,你一罵她就更火大。」
太太:「我不罵,她根本聽不進去!」
先生:「可是我用講的,她就會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