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與心流:腦科學解說佛法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正念與心流:腦科學解說佛法 (電子書)

商品描述 正念與心流:腦科學解說佛法 (電子書):現代科學與古老智慧的深度交會打破內心慣性,開啟身心合一的覺知狀態一本找回內在安定與自由的實修之書你是否曾經覺得——大腦總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現代科學與古老智慧的深度交會打破內心慣性,開啟身心合一的覺知狀態一本找回內在安定與自由的實修之書你是否曾經覺得——大腦總停不下來,情緒反覆難以控制?想專注卻無法持久,越努力越陷入疲憊?在壓力與慾望中迷失,無法感受到快樂與安定?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還不理解大腦如何運作。當佛陀說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否早已預見今日人類在焦慮、恐懼與執著中掙扎的困境?本書由陳慕純醫師與孫崇發博士聯手,以最新神經科學研究,重新解讀《金剛經》、《心經》、《圓覺經》等經典語句,帶領讀者進入一場橫跨2500年的心智探索之旅。無論你是希望緩解焦慮、提升專注力,還是追求生命意義,本書都將為你開啟一條結合智慧與實踐的道路,讓你在當下,遇見快樂的自己。這本書適合你,如果你也好奇:為什麼努力卻總感到空虛與焦慮?科學如何解釋「放下」、「無我」、「活在當下」?如何透過禪修與正念訓練,轉化情緒與意識狀態?為什麼慾望越壓抑,反而越失控?你將了解到:為何我們容易被情緒困住,反覆想著過去或擔心未來如何調整專注與覺察,啟動大腦的「快樂迴路」讓自己在工作、學習、運動、創作中,自然進入最佳狀態用簡單可行的方法,改善壓力、提升專注、增加生活滿意度本書將帶你實際練習:專注力的培養與轉化建立日常正念練習儀式活化大腦、減少腦疲勞覺察慾望與情緒的根源體驗身體律動帶來的內在療癒章節重點預覽:1大腦與執著的科學根源:解析 Default Mode Network 如何形成內耗。2 四相與神經迴路:從佛經四相對照意識發展層次。3 正念與冥想的比較與實修:拆解成為當下覺者的具體步驟。4 心流練習法:七步驟打造生活中的心流時刻。5 慾望與成癮的腦機制:理解「快感」與「空虛」的根本差異。6 熵、量子與轉識成智:從宇宙法則看「覺醒」如何開始。當正念遇上心流,佛法不再只是信仰,而是一場大腦與心靈的覺醒實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孫崇發出生於農村,喜歡讀書,經營一家公司。外表看來像是一位儒商,本質上喜歡做研究,尤其是與生命有關的科學,讀建國中學高中時沈迷過存在主義哲學。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參加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肥胖醫學訓練,國立宜蘭大學理學榮譽博士,美國檀香山大學榮譽博士。曾任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舉辦過亞太地區肥胖學術研究大會。現任:TOTALIFE國際機構總裁、人人體重管理基金會董事長著作:《健康三通》、《排毒享瘦不復胖的祕訣》事蹟:1994年受聘「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榮譽董事」、2015年至2019年連續五年榮獲教育部銀質獎牌陳慕純抗癌名醫,行醫四十多年,2001年罹患血癌,2004年開始自行研究透過飲食呼吸的自然療法,兩年後痊癒。致力推廣不依賴藥物的自然健康療法。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大醫院內科醫師,現執業中。著有《內科學精華大全》、《內科學講座》、《基礎醫學總整理》、《疾病痊癒靠自己》、《驚異的飲食療法》、《快樂無憂靠自己》、《夜夜好眠靠自己》,以及(與吳妍瑩老師)合著《排毒瑜伽》、《伸展呼吸好睡眠》、《神奇的內核心呼吸》、《疾病自癒的奇蹟》、《醫學療癒瑜伽》、《陳慕純醫師健康教室》、《頭腦‧意識‧佛》等書。臉書粉絲專頁、YouTube訂閱:「陳慕純醫師健康教室」https: www.youtube.com channel UCImbVLA5uW8WY7sBBOfHheA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獻給釋迦牟尼佛第1章 執著與腦第2章 執著四相第3章 正念與冥想第4章 心流破執著第5章 恐懼根源第6章 頭腦與熵第7章 慾望調控第8章 提升意識第9章 四禪八定第10章 於不二境第11章 轉識成智第12章 大腦網絡與佛法第13章 量子力學、大腦與佛法第14章 專注力、大腦與修行第15章 大腦專注與唯識學第16章 腦葉與佛法修行第17章 腦波、量子與禪修第18章 如何見如來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正念與心流:腦科學解說佛法 (電子書)
簡介 / 正念與心流:腦科學解說佛法 (電子書):現代科學與古老智慧的深度交會打破內心慣性,開啟身心合一的覺知狀態一本找回內在安定與自由的實修之書你是否曾經覺得——大腦總停
誠品26碼 / 2682977051001
頁數 / 241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3MB)
檔案匯出格式 / 無提供匯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現代科學與古老智慧的深度交會
打破內心慣性,開啟身心合一的覺知狀態
一本找回內在安定與自由的實修之書

你是否曾經覺得——大腦總停不下來,情緒反覆難以控制?想專注卻無法持久,越努力越陷入疲憊?在壓力與慾望中迷失,無法感受到快樂與安定?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還不理解大腦如何運作。

當佛陀說出「應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