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力的財富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願力的財富 (電子書):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 |
---|
商品描述 | 願力的財富 (電子書):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 |
---|
內容簡介 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 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 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家前,當過水泥工、賣過檳榔、當過臨時演員、米店夥計的精采歷程,以及出家後在墳塚荒山修行,克服恐懼與孤獨,突破身心的極限,達到歡喜自在的完整心路。 觀念,是真正的財富,也是世俗財富的關鍵!觀念對了,就有好運氣、好善緣,就有好的開始。願力,就是好的觀念;就是一念之間。 小我的願力到大我的願力,不管大小,不管凡聖,都是一心之間。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慈悲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學佛,要學習大心量、大願力、大慈悲。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找到慈悲的價值,以大悲水去灌溉一切緣起,要有大願力。「自淨其意」是如何修心養性,如何明心見性,從明心見性到遍智的緣起,成就佛道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的境界,就是成就心靈與物質共生、一如、不二的真如世界。 願力是善的財富,學佛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願力的財富。 ──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十願: .第一願:願,世界遠離戰爭 .第二願:願,緬甸保持佛陀傳承 .第三願:願,人心知恩感恩 .第四願:願,生活不離般若 .第五願:願,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六願:願,工作種福田、生活即是禪 .第七願:願,回歸佛陀的圓滿教育 .第八願:願,逆境中時時處順 .第九願:願,宗教作和平橋梁 .第十願:用禪,釀造和平的DNA
作者介紹 釋心道 心道法師,為靈鷲山無生道場的開山和尚。1984年於東北角福隆創辦靈鷲山、2001於臺北永和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2003年於紐約創立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 【出生與修行】 俗姓楊,祖籍雲南,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珊的賴坎村,遠征軍後裔。4歲時,父亡于匪亂,母妹離散而去,隨姑父流浪雜活為計。9歲,為西南聯軍遊擊隊收容,隨軍叢林野戰求生,嘗目睹阿羅漢飛越水潭聖跡,種下慕道解脫的種子。 13歲撤退至臺灣,始受正規教育;15歲時,從軍中醫官初聞「觀世音菩薩」故事,得《普門品》,悲欣交集,遂以「悟性報觀音」、「真如度眾生」、「吾不成佛誓不休」三誓句刺身,為專志修道脫離軍籍,茹素禪坐,貫徹爾後。25歲時,相依為命的童摯猝死,頓感無常毅然出家。 【宗風與教育】 1973年於佛光山剃度就讀叢林學院,仍勵行禪修,嘗夜不倒單,8個月後隨閉關因緣轉向頭陀行,歷塚間山洞十年餘的孤獨實修,驗明心性,體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心道法師的修行以禪為本,主張三乘合一的佛陀本懷,提倡「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以華嚴精神作跨宗教對話交流。1994年,接受緬甸國師烏郭達賴法嗣受名「烏古達剌」;2001年,得寧瑪噶陀派莫札法王認證為該傳承成就者卻吉多傑轉世,賜號「巴吉多傑」(吉祥金剛), 2007年受臨濟本煥長老傳法嗣,法名常妙心道,積極促進南北傳佛教交流,並志願改善人類教育,從宗博的基礎上,致力復興那爛陀,推動一所生命和平大學。 相關著作 《停心》 《聞盡》
商品名 / | 願力的財富 (電子書) |
---|---|
簡介 / | 願力的財富 (電子書):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 |
誠品26碼 / | 2682735841004 |
頁數 / | 265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11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
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
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家前,當過水泥工、賣過檳榔、當過臨時演員、米店夥計的精采歷程,以及出家後在墳塚荒山修行,克服恐懼與孤獨,突破身心的極限,達到歡喜自在的完整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