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電子書)

商品描述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電子書):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在歐美,幾乎看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在歐美,幾乎看不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醫院不該是用來告別人生的地方。如何主張醫療自主,為自己、也為摯愛的家人留下一個體面、安詳、不拖累的善終決定?許多臥床的長者並非自然衰弱,而是被無效醫療推向衰弱!如何避免臥床折磨,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我們想要的臨終,與現實的差距我們都希望在人生最後時刻,能夠清醒地對摯愛家人說:「謝謝你們,再見了。」但在現實中,這樣的結局往往難以實現。更多人是在意識模糊、無法言語、被插管灌食、包著尿布、甚至手腳被綁的狀態下,無聲無息地告別世界。這樣的臨終,誰會願意?家屬的兩難──為何無法如願而終?即使病人在健康時,曾明確表達不願接受延命治療,但當真發病時,陷入恐慌與不捨的家屬常會曲解其意願,只為了「先救回來再說」。於是,一段原本可以安詳告別的路,變成了長期受苦的臥床折磨。善終,需要的是選擇權日本高齡醫學專家指出:歐美國家幾乎看不到長年臥床的高齡者,因為他們更重視「尊嚴與自主」的臨終選擇。本書深入剖析亞洲社會對善終的誤解,呼籲我們思考: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人們走向安詳的臨終?歐美國家是如何做到讓多數人都能自然善終?該如何為親人選擇合適的臨終醫療?先搞懂這些,做出更好的臨終選擇✔為何急診室裡七成以上是老人?揭開醫療現場真相✔歐美長者如何優雅告別?減痛、提升生活品質是重點✔點滴真的有用嗎?一次的營養只等於一瓶果汁!✔誰才真正需要插鼻胃管、做胃造口?日本高齡醫學專家的善終提醒✔生命將盡時,沒有人想要「被活著」。✔讓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病人。✔以人工方式強行延命,只是在破壞生命的尊嚴。【鄭重推薦】田麗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黃 軒/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田麗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本書幫助讀者真切地了解臨終照顧的相關議題,適合一般民眾、家庭照顧者、長期照顧工作者閱讀,又因其淺顯易懂的優點,亦可用於醫療團隊人員向民眾解說時的參考。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對於臨終高齡的長者而言,這些所謂的「延命醫療」其實不是在延長生命,而是拖長了死亡的痛苦過程。自古以來,我們最狠的詛咒是罵人不得好死,但是,為何有這麼多子女忍心讓自己的父母不得好死呢?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台灣每年總數二、三萬靠呼吸器維生的病人中,絕大多數是意識不清、超過七十歲的長者,這種機器人瑞真的是幸福嗎?透過這本書,您可看到先進國家對生命的尊重與實際做法,我很誠摯地推薦給您!陳炳仁|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領悟,「死亡並非醫師的最大敵人,活著並非病人必然的最佳利益」,與其拚盡全力避免死亡的到來,不如把握機會思考自己怎樣才算真正「活著」!黃軒|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閱讀這本書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又一個老奶奶、老爺爺,他們生命最後關頭是在病床上過著掙扎的日子,眼前這些人,就是明日的我們。真期待「不在病床上說再見」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每個人能具體執行實現的幸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姓名:宮本禮子「日本尊嚴死協會」理事及北海道分部負責人、前江別鈴蘭醫院失智症醫療中心主任,同時擔任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日本失智症學會的專科醫師與顧問醫師。自2006年起開設健忘門診,致力於失智症醫療研究。2012年起擔任「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代表人。姓名:宮本顯二北海道大學榮譽教授、北海道中央勞災醫院榮譽院長。1951年出生於北海道,畢業於北海道大學醫學院。姓名:高品薰專職譯者,譯有《一本讀懂50冊經濟學名著》、《一日一頁宇宙大驚奇》(商周出版)、《車輛霸權》、《九型人格職場識人術》、《重審耶穌》(啟示出版)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章 寧靜安詳的謝幕第1章 臨終醫療的真實情況.連醫界人士都不想面臨的「飽受折磨的臨終醫療」.來自醫療現場的一封信:強行續命只是「生財工具」?.太空人與臥病在床的老人--名為臥床的折磨.解開急救室裡為何大多是老人之謎.無視本人及家屬意願,這樣真的好嗎?.讓人無法自然迎接死亡的醫療系統.不願為長輩延命而引發的家族內部糾紛第2章 刻板化的臨終醫療.高齡者進食量降低有其原因.臨終期的高齡者不需要注重營養管理.並非人人都能享有現今醫療帶來的奇蹟.只有奧運選手才能成為健康的老人.照顧得好好的,怎麼會遭到警方介入呢?.歐美的高齡醫療注重的是緩和痛苦和生活品質.醫療從業人員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第3章 阻礙安寧善終的各種原因.能指示臨終醫療方向的「醫療決定」未被善用.強行使用延命措施的五大原因.家屬為了領取老人年金而堅持延命的情況.臨終醫療的內容和目的受到媒體曲解與誤傳.過多的醫療反而成為平靜死亡的阻礙.其他觀點:從醫師角度看腹部造口手術第4章 大眾要的是「能平靜迎接死亡的醫療」.重大誤解!關於臨終期水分及營養的人工補給.一次點滴的營養,僅等同一罐果汁!?.原本是為了避免吸入性肺炎而做胃造口,但…….透過胃造口而獲得幸福生活的例子少之又少.美國的內科教科書這樣教:「人將死就會不想吃」.說實話,連一天五百毫升的點滴都不應該打.安詳而終的人,都沒有做經腸道營養及點滴.相關議題:「安樂死」與「尊嚴死」第5章 歐美沒有長年臥床的老人.為什麼在歐美沒有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瑞典.斯德哥爾摩--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澳洲.墨爾本--由政府來主導臨終期的醫療方針.奧地利.維也納--要綁住患者需要繁雜的申請手續.荷蘭.阿姆斯特丹--所有人都選擇不要延命醫療.西班牙.巴塞隆那--照護的效能有待確認.美國.加州--完善的安寧照護服務 .歐美澳等六國臨終期醫療現場之所見.相關議題:法國與英國的臨終期醫療第6章 為了迎來期望中的告別方式.從最新的臨終醫療問卷調查所顯示的趨勢.死亡人數逐年增加,病床數不足的問題有待解決.不需要擔心高齡患者猝死.讓失智症老人直到最後都能進食的方法.能否發揮預立醫囑的功能,主治醫師是關鍵.施作胃造口手術究竟是為了誰.「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座談會 阻礙安詳臨終的是什麼?結 語 高齡者醫療的未來發展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電子書)
簡介 /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電子書):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在歐美,幾乎看不
誠品26碼 / 2682725401003
頁數 / 276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8MB) PDF(14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
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

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
「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

在歐美,幾乎看不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
醫院不該是用來告別人生的地方。
如何主張醫療自主,為自己、也為摯愛的家人
留下一個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