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電子書):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 |
---|
商品描述 | 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電子書):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 |
---|
內容簡介 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 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 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正祈望,就是悲心的全部內容。 本書是西藏上師確吉.尼瑪仁波切和美國醫生大衛.施林長期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探索如何將慈悲和醫療結合,提供給醫護專業人士的建言――慈悲可以被訓練而變得不費力,並帶給病患和醫護人員極大的利益。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從人類本有的慈悲特性、造成痛苦的原因、明瞭事物是無常的概觀;到如何開展慈悲的態度、學習禪修、放鬆,達到心的平靜狀態;最後提供醫病關係的實用建言。 其中所包含的訓練,在於幫助我們放下對自我念頭的執著,使我們本具的智慧和慈悲能以一種甚深、穩定及不費力的方式顯耀出來。 大衛.施林醫生並在每一章之後用「學修指導」的形式,增補了仁波切的指引教法,突出該章的關鍵要點,並隨著書中內容的開展,解釋了這些概念應如何相互搭配應用。 要從本書的建言中獲益,並不必然是醫護人員,也不必成為佛教徒,書中的慈悲修持是以探索我們的心與外在世界的關係來呈現,是任何人都能依教學習並獲得自在快樂的寶典。
作者介紹 姓名:確吉.尼瑪仁波切Chökyi Nyima Rinpoche尊貴的確吉‧尼瑪仁波切,是當代著名的藏傳佛教上師和禪修大師。他一九五一年出生於西藏,是二十世紀藏傳佛教最為卓著的大圓滿成就者,是被喻為「眾師之師」的至尊祖古‧烏金仁波切的長子。確吉‧尼瑪仁波切出生後十八個月,被第十六世噶瑪巴認證為噶舉派大成就者──迦竹千大師的轉世,即古印度佛教哲學家龍樹菩薩之化身。確吉‧尼瑪仁波切投入畢生精力,致力於弘揚及保存佛法;他擅長以精要、淺顯、幽默的方式,傳授佛法的核心要義、開啟眾生的本然覺性。時至今日,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往返於世界各地,親自主持佛學講座,帶領指導閉關和禪修,持續不懈地為大眾帶來智慧的啟發。姓名:大衛.施林醫生David R. Shlim M.D曾在尼泊爾加德滿都運作世界上最繁忙的旅行醫療診所十五年,並指導了尼泊爾高山急救十年。在旅居尼泊爾期間,開設了為西藏佛教僧尼和新到尼泊爾的西藏難民免費看診的醫療服務。做為世界旅行醫療最前衛的權威之一,施林醫生目前是國際旅行醫療社團(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Medicine)的主席。現在住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傑克森豪爾。
產品目錄 作者簡介【推薦序】哈維.費伯格博士、唐納德.費伯格博士【序 言】確吉.尼瑪仁波切【前 言】大衛.施林醫生【致 謝】大衛.施林醫生概觀 人之本性•學修指導 1 造成痛苦之因•學修指導 2 病患在尋找什麼•學修指導 3 悲智圓融•學修指導 4 無常、身體與感官•學修指導 5 二元思維及其重要性•學修指導 6 概念性及無概念的慈悲心•學修指導 7 修持 做一個修行人意味著什麼•學修指導 8 開展慈悲的態度•學修指導 9 慈悲的關鍵 •學修指導 10 學習禪修•學修指導 11 學習監測我們的心理狀態•學修指導 12 具德上師之功德特質•學修指導 13 菩薩的典範•學修指導 14 老師的必要性•學修指導 15 不同類型的上師•學修指導 16 修持平靜之心•學修指導 17 實用建言 盡可能給予最好的照顧•學修指導 18 應對難相處的病患和情況•學修指導 19 讓臨終過程更容易•學修指導 20 有尊嚴的死亡之真實涵義•學修指導 21 藏醫療•學修指導 22 【附錄】千佛寺—一份吉祥的真、善、美福報
商品名 / | 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電子書) |
---|---|
簡介 / | 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電子書):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 |
誠品26碼 / | 2682717131000 |
頁數 / | 251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4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
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
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正祈望,就是悲心的全部內容。
本書是西藏上師確吉.尼瑪仁波切和美國醫生大衛.施林長期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探索如何將慈悲和醫療結合,提供給醫護專業人士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