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電子書):吳若權說書:https://youtu.be/Dpud8lZ5xFg閱讀過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消化咀嚼才終於找到的「生命最佳狀態」! |
---|
商品描述 | 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電子書):吳若權說書:https://youtu.be/Dpud8lZ5xFg閱讀過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消化咀嚼才終於找到的「生命最佳狀態」! |
---|
內容簡介 吳若權說書:https: youtu.be Dpud8lZ5xFg 閱讀過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 消化咀嚼才終於找到的「生命最佳狀態」! 改變你看待人生苦難的方式,解開害你受苦的腳鐐, 讓你不再被「第二枝箭」射中,能自由美好的發揮生命潛能! ★日本亞馬遜分類榜第一名,身心類科普暢銷書!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蘇益賢(職場心理講師、臨床心理師)、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等,好評推薦! 弄清所有「痛苦」的共通點,想出通用對策, 讓你擺脫焦慮、壓力、憤怒、孤獨、空虛和完美主義的科學方法! 「無」──當你的生命處於這樣的最佳狀態,就能充分展現創造力、同理心和好奇心。 乍聽之下,你或許心想,怎麼可能做得到? 但作者從小就與生活中的痛苦抗爭,後來透過本書的科學方法實踐十幾年後,人生發生了有趣的變化:從某個時刻開始,他突然消除了工作和社交的壓力,原本一直在擔心「如果我犯了錯怎麼辦」,但思維卻轉向「我該怎麼做才能改善現狀」。一直以來,他只能淺淺地呼吸,現在感覺可以一點一點地深呼吸了,心也越來越平靜。 當然,人天生的弱點並沒有消除,腦中還是經常有許多負面情緒與想法盤旋。但毫無疑問,你看待「人生苦難」的方式已徹底改變。 關於受苦──我們都一樣,天生消極又負面,這都是為了讓你生存下去的原始機制。 關於自我──大腦重視「故事」甚於現實,其實都是大腦編造的情節害你受苦。 關於惡法──找出讓你受苦的是哪一條惡法,客觀評分,寫下分析日誌。 關於臣服──不抗拒,接納痛苦為生活的一部分,像這樣暫時臣服於現實,你會過得更輕鬆自在。 ★★★★★讀者好評 ◎作者到底讀了多少文獻來寫出這樣一本書啊?我覺得真是太棒了! ◎讓人想一讀再讀。 ◎這本書可以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你「改寫想法」並「減少想法對你的影響」。 ◎書裡告訴我們如何減少導致人際關係中各種痛苦和麻煩的「自我意識」,並提出科學證據。 ◎讀這本書會提升你對人生的看法。我已經習慣在第一枝箭射向我後就喊停,不再射出第二枝讓我更痛苦的箭,生活也變得更輕鬆容易了。 ◎對於生活在壓力極大的現代社會中的我們而言,這本書非常有存在的意義。 ◎閱讀這本書,你會找到一種注意情緒的方法,而這往往是自動完成,並非由你主導。這也讓我更有機會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由於家庭環境和天生性格,讓我長期深受惡習之苦。直到遇見這本書,我才能夠正視並尋求對策。 ◎第一次讀到這麼好的身心健康管理書,故事通俗易懂,方法實用,我每天都運用在工作生活上。 ◎閱讀這本書並實踐裡頭的方法,並不能讓人生所有的問題消失不見。但我肯定的是,生活中的痛苦和煩惱會大大減少。
作者介紹 鈴木祐新銳科普作家。生於1976年,慶應義塾大學SFC學院畢(不分系學群),於出版社任職後獨立創業。自16歲開始,他每年閱讀大約5000篇科學文獻,迄今已閱讀超過十萬篇文獻,網友粉絲稱他為「日本第一文獻宅男」。他利用獲得的知識來提高工作效率,並訪談超過六百位海外學者和專科醫師,現在專精於健康照護和提升生產力等主題,從事書籍和雜誌文章的寫作,並於自己的部落格「舊石器男子」(Paleolithic Man)持續介紹心理學、健康、科學相關新知,部落格單月瀏覽量高達兩百五十萬人次。近年也受邀至健康照護相關企業演講,分享如何有科學根據地判斷事物。著有《換個工作,更好嗎?》等多本著作。譯者簡介吳怡文接觸日文本為調劑生活,卻在意外間,讓這個韻味十足的語言,成了人生下半場的主題曲。譯著包括《下流老人》《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樹木希林離世前的最後採訪》等五十餘部。
產品目錄 前言 由你解開害自己受苦的腳鐐序章 受苦SUFFERING1每個人天生都是消極又負面2三個月大的嬰兒就有負面性格3在原始世界中,對負面訊息敏感的人比較容易「生存」 .孤獨感 .憂鬱和不安 .完美主義4人類真的無法逃離痛苦嗎?第1章 自我SELF-CONSEPT1為什麼黑猩猩雖然半身不遂,卻還是很幸福?2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狀態3真正的痛苦以是否中「第二枝箭」來決定4你的「憤怒」只會持續6秒鐘 5人類以外的動物不會擔心明天的事6所有痛苦都可歸結到「自我」的問題7 失去人類的心會比較好嗎?8「自我」是生存用的工具箱9自我真的可以消失嗎?第2章 虛構THE KINGDOM OF FICTION1我們的自我是由什麼構成的?2人類的大腦只需0.1秒就可以編造出故事3我們生活在大腦創造出的虛擬世界中 4這跟你心理狀態的強弱無關5自我是「故事」構成的6無法尋找原始自我的理由7人類的大腦重視「故事」甚於現實8巧妙地順勢利用精神的脆弱性第3章 結界BAI SEMA1打開循證的結界2為什麼非洲人不會為幻聽所苦?3藥的顆粒越大,效果就越強4威脅不只來自外在,也會從內心襲來5調整心境 方法1:提升表達情緒粒度 方法2:內感受(Interoception)6鍛鍊內感受 .心跳數追蹤 .肌肉感覺追蹤 .淨化呼吸法7調整環境 方法1:打造避難所 .打造安全場域 .社會性支援彙整 (1)打造人際網絡清單 (2)社會性支援分析 方法2:安心穩步 .自我解說法 .54321法 .心算法8打開你內心的結界第4章 惡法EVIL LAWS1怎麼做才能「了解自我」?2人類會捏造無謂的事實,讓自己受苦3影響你痛苦的十八條惡法4惡法評分.惡法日誌 (1)惡法評分 (2)惡法日誌第5章 投降LETTIN GO1為什麼皮拉罕族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民族?2痛苦=疼痛╳抵抗3抵抗的人和投降的人有何差異? (1)反芻思考 (2)身體意象 (3)失敗的記憶 (4)自己的性格 (5)自己的情感4透過隱喻理解抵抗的機制 子彈的隱喻 海灘球的隱喻 牧草地的隱喻 打掃庭院的隱喻 繪製地圖的隱喻5以科學家的觀點來分析「抵抗」6以精算表來提升投降的技巧7「率直的民族」與「多慮的大腦」8如果暫時投降,那也不錯啊第6章 無我SELFLESSNESS1通往「無我」境界的過程2禪修問答為什麼這麼難?3如果停止思考,「Me Center」也會停止4觀察的能力具有足以媲美抗憂鬱劑的效果5讓痛苦變得更嚴重的人,會把一切都當作「自己的事」6影響「停止」與「觀察」成果的五大因素 (1)漸進性 (2)脆弱性 (3)包容性 (4)起源性 (5)超越性7自我已經恢復平靜的你,也可以是一個「場域」8那麼,現在活著的自己倒底是誰呢?終章 智慧THE WISDOM1達到無我境地的人所得到的「智慧」境界2我們可以藉由無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1)幸福度的提升 (2)決斷力的提升 (3)創造性的提升 (4)人道主義的提升3所謂無我,並非捨棄所有欲望4無我所帶來的三個世界觀的變化結語 CONCLUSION精神修行不可或缺的五個原則 (1)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2)從「停止」到「觀察」依序進行 (3)如果遇到嚴重的問題,必須馬上逃離 (4)對幸福也要投降 (5)持續悟後起修你的自我不是現在才消失參考文獻
商品名 / | 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電子書) |
---|---|
簡介 / | 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電子書):吳若權說書:https: youtu.be Dpud8lZ5xFg閱讀過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消化咀嚼才終於找到的「生命最佳狀態」! |
誠品26碼 / | 2682704221004 |
頁數 / | 418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3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吳若權說書:https://youtu.be/Dpud8lZ5xFg
閱讀過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
消化咀嚼才終於找到的「生命最佳狀態」!
改變你看待人生苦難的方式,解開害你受苦的腳鐐,
讓你不再被「第二枝箭」射中,能自由美好的發揮生命潛能!
★日本亞馬遜分類榜第一名,身心類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