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到臺大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從北大到臺大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從北大到臺大 (電子書):一位歷史學者,九十餘年的人生記事。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位歷史學者,九十餘年的人生記事。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本書為前臺大歷史系教授夏德儀晚年所自撰之詳盡年譜,原名《百吉老人自訂年譜》,記錄其自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生於江蘇東臺,歷經清末民初、抗戰、國共內戰,以至遷臺後在臺大教書、退休後赴美生活的完整人生。全書涵蓋九十餘年之生命軌跡,逐年記事,兼及家族世系、鄉里風俗、教育歷程、時代轉折與個人心路,文筆質樸誠摯,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從江蘇小村的私塾童子,到北大歷史系的知識青年;從抗戰時期在中部各地輾轉教書,到戰後定居臺北的學者長者;夏德儀教授以精細的記憶與不倦的筆耕,留下了一部個人視角的中國近代史。除主體年譜外,書中並收錄夏教授撰寫的三十一篇補充短文,深入補述人物背景、地方記憶與文化場景,並特別選錄〈二二八前後日記〉等重要段落,以及學生所撰之人物側寫,作為理解時代與個人交錯經驗的第一手材料。本書特色:1. 一位歷史學人的自撰生命史 由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自1901年出生起,年年紀事、細緻入微,直至1990年代中葉。透過一位知識分子的生活軌跡,映照出整個近現代中國社會的變遷。2. 融合個人、家族與時代的見證文獻 書中兼及鄉村生活、家族遷徙、教育轉折、文化運動、戰亂逃遷與臺灣重建,內容橫跨多處地點,不僅是個人記錄,也是具高度史料價值的時代縮影。3. 呈現近現代中國教育與知識界的歷史軌跡 從北大五四時期的青年學生,到抗戰中堅持教學的教育者,再到臺灣大學中國史課堂上的長者風範,本書亦是教育思想與學術風骨的忠實記錄。4. 文字溫潤樸實,兼具史學紀錄與文人情懷 書寫風格質樸細膩,蘊含深厚的儒者家風與知識分子品格,非虛飾之敘述,而是直筆真情的歷史書寫。5. 罕見的臺灣戰後學術史料 身為第一批赴臺任教的北大學人之一,書中詳記1946年赴臺後的任教經歷、教學安排與社會觀察,極具臺灣高等教育初期發展的史料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夏德儀字卓如,號百吉老人,1901年出生於江蘇,為近現代中國歷史學的重要見證者與教育者。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歷經抗戰時期各地任教,戰後赴臺,長年執教於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與中國近代史,桃李滿天下。教學之餘並擔任中學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以及參與《臺灣文獻叢刊》的史料編纂工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百吉老人自訂年譜年譜附錄一、追記予幼年時之翟家莊二、予所知之夏氏宗族三、開家莊之吉氏家族四、聖唐莊之顧氏家族五、予幼年所知之油坊六、幼年生活之素描七、左泉母舅之為人八、江蘇省立第七中學第六屆畢業同學錄九、在南通六年之進益一〇、祖父與予一一、予何以翻譯歐洲上古史一二、中山先生逝世後予曾參加之節目一三、記民國十四年五四、五七兩紀念日引起之糾紛一四、空前未有之群眾運動一五、在北京六年之涵容一六、略述改革油坊之經過並自我檢討其得失一七、予所試行之國文教學法一八、跋建功兄令祖慰農先生家書卷子一九、答冷君容庵,略述明成祖生母問題二〇、覆陳君家鼐,論明惠帝出亡事二一、明代的長城二二、吾父一生待人之忠厚二三、覆大學聯招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元載二四、記許逖對予講授明清史之攻訐二五、明代中國與非洲之關係二六、記外雙溪修褉雅集二七、唐代之軍事與馬審查意見二八、記予與彝秉在杜倫所過之平淡生活二九、癸亥元旦在奧古斯塔華僑年會講辭─干支與門神三〇、竹枝詞八首三一、諾阿格拉大瀑布記遊附篇一、夏德儀先生行誼/徐泓二、我的太師父百吉老人/傅月庵三、夏德儀教授二二八前後日記/汪榮祖整理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從北大到臺大 (電子書)
簡介 / 從北大到臺大 (電子書):一位歷史學者,九十餘年的人生記事。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
誠品26碼 / 2683011716009
頁數 / 383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版式(3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一位歷史學者,九十餘年的人生記事。
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
本書為前臺大歷史系教授夏德儀晚年所自撰之詳盡年譜,原名《百吉老人自訂年譜》,記錄其自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生於江蘇東臺,歷經清末民初、抗戰、國共內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