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布農踏歌聲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忽聞布農踏歌聲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忽聞布農踏歌聲 (電子書):「老師,你又不是原住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原住民的議題?」二○二三年,在臺中與臺北的校園,接連發生「烯環鈉」、「火冒四.○五丈」事件,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老師,你又不是原住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原住民的議題?」二○二三年,在臺中與臺北的校園,接連發生「烯環鈉」、「火冒四.○五丈」事件,前者以諧音梗的方式蔑稱原住民,後者則暗諷原住民學生的升學保障政策。在「多元文化」與「全民原教」概念已成為年輕世代必修課的當代,為何教育現場仍屢次出現歧視原住民的事件?❈ ❈ ❈十六歲那年,作者參與部落服務,為布農族孩子設計「我要說好話」教案,希望能透過成語故事吸引學生興趣。然而,現場教師卻直言此教案脫離原住民的生活脈絡,使他首次意識到自身的漢人視角對教學內容所產生的影響。此次觸動內心的族群互動經歷,承啟他對於原住民族長達十年的關懷:從大學時期所申請的布農族部落壯遊計畫,到研究所的原住民族文學研究,乃至於畢業後選擇擔任原住民族部落役。在數起校園原住民歧視事件爆發後,他逐漸領悟:再深入的學術探究,若不化為教育的力量,偏見與歧視終將潛伏與流竄於社會。只不過,身為都市成長的漢人,他總是叩問著自己:該如何以適切立場講授原住民族議題?答案正是「全民原教」——在二○一九年《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後,原住民族教育的對象,便擴及非原住民身分的師生與全體國民。本書記錄下他如何以自身部落經驗與學術所得為基礎,嘗試與年輕學子對話,進而實踐全民原教的歷程。路途上,雖偶有挫折,但他依然相信,教育是改變一切的燃點。本書共分五章,描述作者從高一學生,蛻變為高一導師的十年生命行旅,並牽引出關涉當代族群互動的種種反思。各章末則附有「原住民族文學小史」,能與前述的生命史相互交織與呼應:從原住民族的口述傳統,到當代原住民作家關照現實處境與身分認同的漢語書寫,進而展望新生代作家的多元創作視野。此外,本書也並置漢人的原住民書寫脈絡,啟發族群認識、理解與互動的另一途徑,期待能由小歷史推演大歷史的波瀾壯闊,也從大歷史發掘小歷史的峰迴路轉。專文推薦人與人或族群與族群間真實的相遇,乃是一種相互的給予,讓我們有機會獲得另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了解別人,其實同時也是發現「未知的自己」。——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卑南族,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共同推薦Sabi Batu 賴清美(泰雅族,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策展規劃解說員、部落文史工作者)王雅萍(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白紫.武賽亞納 Paicʉ.Usaiyana(鄒族,臺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主任)邱韻芳(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劉柳書琴 Qabus Lamilingan(布農族,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許明智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原住民族文學與歷史書寫,相關論文散見於《原住民族文獻》、《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文史臺灣學報》等。著有《島史再踏查:解嚴後原住民歷史書寫中的日治踏查遺緒》(南天書局出版),並參與編輯《山海閱讀: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讀本》(國家教育研究院出版)與《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聯經出版)。雖然身上流著一半閩南與一半客家血統,但源於學生時期的部落服務與田野調查經驗,期許自己能以漢人的視角,找到為原住民族議題發聲的位置。二○二○年開始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忽聞布農踏歌聲」,持續推廣原住民族議題與相關知識。近年踏入教學現場後,則與不同科目的夥伴一同推動「全民原教」,並擔任多場全民原教研習的講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從「React」朝向「Response」/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前言 身體裡的「半島」第一章 最初的歌聲——原聲建中成長營初訪東埔部落:是服務,還是學習?重返東埔:如何從「教學」中「學習」?在部落之外:教育志工歲月部落經驗的傳承:服務性社團與服務汙染★原住民族文學小史1:從口述傳統到當代漢語書寫第二章 壯遊的啟程——傾聽布農之聲在壯遊開始之前:一次演講的啟發十五天的壯遊:田野筆記五部曲壯遊後的回眸與復返:我與部落之間的距離壯遊的不同可能:充滿文藝與歷史的旅行回歸部落,而後再度啟程★原住民族文學小史2:原住民族運動與漢人的原住民書寫第三章 踏查的步伐——原住民族文學研究原住民族文學營的緣分:從書寫到自我認識原住民族文學的疆界:從文學、紀錄片到電影山林踏查與原住民歷史書寫踏查遺緒的研究:從當代回望原住民族歷史★原住民族文學小史3:原住民族文學中的時空擴展第四章 原教的萌芽——全民原教社群成立臺中一中與臺灣大學的事件:烯環鈉、火冒四.○五丈尖石服役歲月:推廣全民原教的基礎社群的力量:不同學科與原住民族議題★原住民族文學小史4:都市與新生代原住民作家第五章 原教的紮根——從建國中學到師大附中在建國中學的教學歲月:議題融入的嘗試關於「都市」與「部落」的N種思考山海的距離:原住民族文學選文的各種可能性★原住民族文學小史5:當代的漢人,如何書寫原住民?後記 餘繞十年的歌聲附錄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忽聞布農踏歌聲 (電子書)
簡介 / 忽聞布農踏歌聲 (電子書):「老師,你又不是原住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原住民的議題?」二○二三年,在臺中與臺北的校園,接連發生「烯環鈉」、「火冒四.○五丈」事件,前
誠品26碼 / 2683011158007
頁數 / 313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版式(17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老師,你又不是原住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原住民的議題?」

二○二三年,在臺中與臺北的校園,接連發生「烯環鈉」、「火冒四.○五丈」事件,前者以諧音梗的方式蔑稱原住民,後者則暗諷原住民學生的升學保障政策。在「多元文化」與「全民原教」概念已成為年輕世代必修課的當代,為何教育現場仍屢次出現歧視原住民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