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湯姆生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尋找湯姆生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尋找湯姆生 (電子書):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臺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搭輪船到臺灣,隔天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臺灣府城(臺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臺灣寫歷史,臺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臺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臺灣寫遊記,還留下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仔細整理湯姆生現存60張南臺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臺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游永福 1953年出生於高雄縣甲仙鄉山內埔山區。十八歲開始寫詩,長年致力於閩南語教學,並挖掘故鄉甲仙的文史產業,以及湯姆生攝影與旅遊報導之研究。2012年規劃和導覽「甲仙尋奇:甲仙文化體驗之旅」活動,完成「甲仙樟腦芋筍梅好客新天地:甲仙區客家文史產業調查研究計畫」;2015策劃「就是要看見臺灣之美: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特展」。著有:《花邊剪刀》(詩集,2000)、《一路領仙:甲仙鄉登山健行導覽》(2003)、《甲仙文史記事:為式微的平埔文化開出一條活路》(2006,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文獻書刊與推廣文獻研究」獎勵)、《走讀甲仙》(2007)、《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2019)等。個人網頁:《日照甲仙埔》,FB社群網頁: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寫在出版之前/林志明推薦序/費德廉 推薦序 不可能的任務:15年追隨湯姆生1871台灣行的研究踏查/王雅倫 自序 第一章 湯姆生南臺灣旅行地圖、報導文章與照片 湯姆生的南臺灣旅行地圖/湯姆生的報導文章/湯姆生的攝影方法與臺灣照片統計 第二章 好戲就從打狗開演 打狗港景觀/打狗潟湖與打狗海邊/打狗近郊風光 第三章 臺灣府城掠影 荷蘭人的熱蘭遮城/臺灣府城與近郊/客家聚落與影像 第四章 馬雅各醫生的教區 拔馬禮拜堂/木柵禮拜堂/東行路徑與「柑仔林」聚落 第五章 浪舞南仔仙溪 馬雅各醫生的願望/瓠仔寮,和善的好聚落/甲仙埔,狂野活力的迎賓晚會 第六章 迷人的荖濃溪與歸程 荖濃風情畫/六龜里驚奇/歸程:返回木柵 後記 附錄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照片目錄湯姆生與馬雅各年表參考書目註釋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尋找湯姆生 (電子書)
簡介 / 尋找湯姆生 (電子書):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
誠品26碼 / 2682965793005
頁數 / 273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PDF(131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
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