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光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原光 (電子書):第十屆楊牧詩獎大獎得主柏森睽違六年第二部熟成詩集穿越萬籟 熠熠閃亮降生吳懷晨、朱和之專文評讚王榆鈞、李進文、李蘋芬、阮慶岳、陳育虹、翁文嫻、孫梓 |
---|
商品描述 | 原光 (電子書):第十屆楊牧詩獎大獎得主柏森睽違六年第二部熟成詩集穿越萬籟 熠熠閃亮降生吳懷晨、朱和之專文評讚王榆鈞、李進文、李蘋芬、阮慶岳、陳育虹、翁文嫻、孫梓 |
---|
內容簡介 第十屆楊牧詩獎大獎得主 柏森睽違六年 第二部熟成詩集穿越萬籟 熠熠閃亮降生吳懷晨、朱和之 專文評讚王榆鈞、李進文、李蘋芬、阮慶岳、陳育虹、翁文嫻、孫梓評、曹馭博、煮雪的人、鄒佑昇、楊澤、楊智傑、鄭琬融、鴻鴻發光推薦 (照首字筆畫順序排列)《原光》獲得第十屆楊牧詩獎,以得獎詩集為主軸,加上部分新增作品。詩集奇異地結合德語哲學的分辨層次,又複曡古典音樂,微妙起伏變化的旋律。全書以探問「時間」作為開端,試圖勾勒時間的輪廓,也是朝向「不可言說之物」的搜索。詩人發展了一個把握世界的奇特角度,令人願意「住進去」不斷停留徘徊,十分迷人。二十歲出版第一本詩集《灰矮星》的柏森,一直以來反覆思索、關切的命題就是「時間」。《灰矮星》時期直指詩是時間消散在墜落的光年之外,而多年歷練之後再度完熟把玩時間與生命之間的神祕連結,推出最新這部題獻給馬勒的詩集。詩人在創作過程中正好大量聆聽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意外地發現關於以「人在生命中抵抗時間,靈魂是永恆不變」的主軸相似。第四樂章的原光(Urlicht)用法國號揣摩出一絲純然光線的照耀,使人獲得救贖,也在這之中朝向某種精神的昇華。而在樂章靜謐的尾奏之後,迎來了終樂章的復活。這讓詩人感到共鳴,也感到歸屬。於是借「原光」為詩集定名,並在詞題謹獻給馬勒。如此一部充滿哲思和對時間探問思索的詩集,卻絕不令人費解卻步,因《原光》仍是青春剔透,恰如同為馬勒之友的朱和之在推薦文中寫道:「這是一把青春的花束, 關於愛,關於光(及其隨形之影),關於心,著迷於音樂、夜晚與睡眠,始終有風在夢境和清醒間穿行不絕,並和雨水海浪嬉戲。」詩人吳懷晨也洞悉了《原光》的繁複結構,如一整座管弦樂的迴盪:「詩作中海、童年、神三者旋繞同出:海上有神,搖晃讓人皈依想懷抱的神,於是,童年才得以混沌誕生。印象的白日夢國度裡,柏森的童年既天真,但又能瞬間湧現宇宙形上學。這樣的詩思,在《原光》詩行中俯拾皆是,實則展現了柏森詩作的深刻。」
作者介紹 柏森 一九九九年,台北人,春日生。稀有的雙生肖命格。修讀哲學,喜愛馬勒。現寫有評論、散文等,詩作各散。出版詩集《灰矮星》(逗點,二〇一九)。獲二〇二三年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詩集《原光》曾入圍周夢蝶詩獎,獲二〇二四年楊牧詩獎。
產品目錄 【推薦序】無盡殘響中的詩學 ◎吳懷晨【回響】一則晶瑩的神話◎朱和之【名家推薦】【受獎詞】觀測時間的方式序詩:墓碑前,小號的吹奏輯一、淨沐之水 散策昨日曾是摯愛苦想的繆思談及消逝野火花園在林間苔蘚論時間夢鄉愁日落大道輯二、唸禱催眠果的內觀一些詼諧源泉小華爾滋平行故事在零散中想像生活拖曳影子如此九月便開始兜風靜止如聖詠視線盲區和可衡量與不可衡量的摩娑時態月亮、星星與太陽的秘密索引窗輯三、人子安躺於床死亡來到心思談論空白時所忽略的移動性情人記得或是回想但不是追憶多出來的光觀看的局部向你皺褶地生長在你的步伐裡意識吃茶根條十八歲詩歌盡頭輯四、使徒的琴座夜曲前奏曲與複寫紙聯覺練習神秘的路障阿格麗希的八月在安息日印象牧神的竊喜悠遠的過境一幅傳記作家的虛構降臨母帶後期處理:原音緩慢的風車輯五、原光地平線未竟秋露昨日預言虛空間正在暗湧的安靜地旋轉復活【後記】
商品名 / | 原光 (電子書) |
---|---|
簡介 / | 原光 (電子書):第十屆楊牧詩獎大獎得主柏森睽違六年第二部熟成詩集穿越萬籟 熠熠閃亮降生吳懷晨、朱和之專文評讚王榆鈞、李進文、李蘋芬、阮慶岳、陳育虹、翁文嫻、孫梓 |
誠品26碼 / | 2682844386007 |
頁數 / | 221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版式(17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第十屆楊牧詩獎大獎得主 柏森
睽違六年 第二部熟成詩集
穿越萬籟 熠熠閃亮降生
吳懷晨、朱和之 專文評讚
王榆鈞、李進文、李蘋芬、阮慶岳、陳育虹、翁文嫻、孫梓評、曹馭博、煮雪的人、鄒佑昇、楊澤、楊智傑、鄭琬融、鴻鴻
發光推薦 (照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原光》獲得第十屆楊牧詩獎,以得獎詩集為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