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動詞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家是動詞 (電子書):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 |
---|
商品描述 | 家是動詞 (電子書):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 |
---|
內容簡介 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族遷徙的足跡、短暫停靠或永久定居的地理空間,到新加入與離開的成員,這些複雜的經驗,構成每人對家的獨有認同,也讓「家」是不斷變動的動詞,而非靜止的名詞。本書由六名臺灣史領域的學者作家,共同寫下六個族群的遷徙故事,也就是不同群體如何以臺灣為家的歷史。其中包含一萬五千多年前就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移動軌跡;大航海時代,跟著商貿與統治者腳步抵達的漢人;隨著宗教改革與帝國擴張,來到臺灣傳播普世信仰的西方宣教士;日治時期視在臺灣生長、視臺灣為記憶原鄉的「灣生」日本人;二戰後形成特有眷村聚落文化的外省人,以及二十世紀末,在婚姻與工作移民潮中來到臺灣的新住民。這些族群在島上流轉遷徙、築建家園,也面對在同一塊土地上共處的命運,彼此互相對抗、競爭、協商與融合。這種動態軌跡,造就今日臺灣特殊的族群版圖,形塑我們對自己與他者關係的認識。本書將以知性之筆,娓娓道述幾世紀以前臺灣便展開的「家園化」歷程,共同譜寫被隱匿在公眾視野的歷史記憶。◆ 原住民的集團移住與傳統領域變遷◆ 移墾漢人的籍貫地理分布與文化在地移轉◆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信仰傳播與本土認同◆ 在臺日人的原鄉風景與帝國/島國空間移轉◆ 外省群體的眷村文化與世代認同更迭◆ 新住民群體從被汙名化標籤到發展多元異國文化
產品目錄 家園故事 臺灣歷史 戴寶村導讀 變動中的家園第一章 原住民的移動第二章 原鄉轉漢土第三章 普世與本土的宣教腳蹤第四章 在臺日人的故鄉意識與我們「記憶所繫之處」第五章 外省人的故園與新家第六章 新住民與新家園本書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商品名 / | 家是動詞 (電子書) |
---|---|
簡介 / | 家是動詞 (電子書):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 |
誠品26碼 / | 2682784883000 |
頁數 / | 303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版式(19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
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
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
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族遷徙的足跡、短暫停靠或永久定居的地理空間,到新加入與離開的成員,這些複雜的經驗,構成每人對家的獨有認同,也讓「家」是不斷變動的動詞,而非靜止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