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電子書):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 |
---|
商品描述 |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電子書):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 |
---|
內容簡介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方,在傳統與現代間悠游自得。詩與散文享譽文壇,雙璧爭輝,影響不只一代的後學者;他創作與評論左右開弓,降下五四的半旗,升起現代文藝的大旌,開啟台灣現代主義的新頁;更以信雅達兼具的譯筆引進西方的藝術與文學,成為許多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啟蒙書。他深情注目所處的環境,以詩文和實際行動回應時代社會對他的呼喚,形成群聚效應,因此,台北廈門街是一道文學風景,香港沙田一時之間彷彿成派,高雄西子灣的海天之間有文字的精靈四處躍動,兩岸開放後,成為彼岸文藝界必訪的文學勝景。余光中既是文壇公認的大師,也是杏壇上孜孜不倦的教師,直到八十七歲高齡仍在教室授課。大師遽逝,各界同悲,有華文處必有文字追懷。李瑞騰教授特精選來自全球各地五十多篇追思文章集結成冊,有作家王文興、陳芳明、張曉風、黃維樑、王洞、羅青、何懷碩、馮亦同等細述文學因緣,藝術家楊世彭、劉國松等素描大師在文學之外對戲劇,美術的推動與影響力,還有學生鍾玲、單德興、樊善標、黃秀蓮等素描老師的厚愛與提攜,後輩張輝誠、辛金順、徐國能等述及余先生作品對他們的影響。一篇篇文章是一道道文學長河裡不同的景致,既彰顯大師的文學高度,更有許多文壇佚事、不為人所知的小故事,讓人見識到離開書桌、下了講堂的余光中。本書特色 ★適逢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特邀李瑞騰教授擔任主編,精選懷念余光中先生紀念文章,包含台灣作家王文興、張曉風、羅青、向明、黃碧端、張輝誠等,香港樊善標、黃維樑等各地作家。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李瑞騰台灣南投人,一九五二年生。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二○一○年二月一日起,由中央大學借調至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二○一四年二月一日歸建,專任中文系教授,現為文學院院長(二○一六年六月起)。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文化理想的追尋》、《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產品目錄 主編序:聽我胸中的烈火 李瑞騰 卷一 余先生的後院向明 藍星的精神領袖:余光中劉國松 懷念余光中:一生知音.一世情誼楊世彭 悼念光中王文興 余先生的後院張曉風 偶逢之處何懷碩 在光中走進詩史季季 向前看,向後望──余光中先生的三幅畫像彭鏡禧 遲到的祈請譯詩一首敬悼余光中先生鍾玲 余光中老師的多重面貌黃碧端 我和光中先生的中山因緣陳芳明 詩的志業──悼念余光中羅青 百年文學一光中──懷余光中先生賴聲羽 我所認識的余光中高天恩 「雙宿雙飛」的日子 卷二 日落西子灣蘇其康 典範譯詩的余光中白靈 詩壇的賽車手和指揮家——我與余光中接觸的幾種方式陳幸蕙 忠於自我,無愧於繆思的馬拉松作家陳義芝 在高寒的天頂:余光中的文學地位與現實處境單德興 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陳素芳 當夜色降臨,星光升起張錦忠 在西灣斜陽的余光中須文蔚 沒有人伴他遠行.追憶余光中先生在台港文學的貢獻唐捐 天狼仍在光年外嗥叫沈政男 余光中與我鍾怡雯 左手的謬誤徐國能 你就在歌裡、風裡張輝誠 因為在光中熊婷惠 遇見那來自古老國度的旅人 卷三 飛鵝山上文星輝永金聖華 一斛晶瑩念詩翁朱國能 不廢江河萬古流—敬悼恩師余光中教授李默 嶺逶迤騰細浪黃維樑 到高雄探望余光中先生鄭培凱 悼念余光中老師林沛理 懷念余光中──任何英文可以做的事情,中文定可以做得更好胡燕青 敬悼余光中老師黃秀蓮 異材秀出千林表──我是余光中學生陶傑 文星輝永余光中樊善標 飛鵝山上──敬悼余光中廖偉棠 孑立在中華民國的餘光之中 卷四 鄉愁已遠王蒙 余光中永在王洞 敬悼余光中馮亦同 日落西子灣——懷念余光中先生張鳳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追憶余光中先生楊欣儒 余光中和母親喻大翔 西子湾畔访余光中許鈞 余光中的翻譯活動何龍 死亡,你把余光中摘去做什麼?曉亞 鄉愁已遠行──記與余光中先生洛城文學因緣辛金順 天涯此時同一哭:哀悼詩人周梁泉 十二月十四日中午龔剛 夢堂詩話:余光中蓋棺芻議梁白瑜 我恨那摇丧钟的海神孫茜 「與永恆拔河,還沒有輸定」——追憶余光中
商品名 / |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電子書) |
---|---|
簡介 / |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電子書):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 |
誠品26碼 / | 2682773374007 |
頁數 / | 623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2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無提供匯出 |
最佳賣點 :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
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方,在傳統與現代間悠游自得。詩與散文享譽文壇,雙璧爭輝,影響不只一代的後學者;他創作與評論左右開弓,降下五四的半旗,升起現代文藝的大旌,開啟台灣現代主義的新頁;更以信雅達兼具的譯筆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