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電子書)
| 商品描述 |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電子書):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殿堂的中研院院士 |
|---|
| 商品描述 |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電子書):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殿堂的中研院院士 |
|---|
內容簡介 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殿堂的中研院院士,生命中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縱然總有遭逢困厄的時候,孫康宜仍勇敢前行,「即使當前看不見將來的前景,但因為所到之處皆可取,讓我們更加相信我們心中的願望也還是可以企及的」。歷經各種劫難與貴人,加上自我的積極振奮,終由深淵走向光明,自普林斯頓大學到耶魯大學,化育春風,桃李天下。《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是孫康宜的回憶錄,記錄了其半生歷程,除如何面對人生困境,奮發前進,也留下學術研究、人際社交、家世考掘、日常生活等完整面向,以及與諸多學界、文壇的人物交往,諸如費正清、高友工、傅漢思、余英時、施蟄存、葉嘉瑩、張充和、白先勇、蘇珊.桑塔格、露伊絲.葛綠珂……等,皆為雪泥一痕時代鴻爪。雖題為「半個多世紀」,然而書中所聯繫的上下時間可達五代以上,允為一窺近現代的中西環境、政治演進、歴史脈絡的重要史料,並為中西學術及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作者介紹 作者:孫康宜美國著名華裔漢學家。原籍天津,1944年生於北京,兩歲時隨家人遷往台灣。1968年移居美國,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現為耶魯大學Malcolm G. Chace’56東亞語言文學榮休講座教授,曾獲美國人文學科多種榮譽獎金。2015年4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and Sciences)院士。2016年7月被選為台灣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詩、性別研究以及文化理論和美學。主要英文著作包括《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From Late T'ang to Northern Sung, 1980),《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Six Dynasties Poetry, 1986),《情與忠:陳子龍、柳如是詩詞因緣》(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1991)。除了與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合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2010)以外,還與魏愛蓮(Ellen Widmer)合作主編《明清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與蘇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編《歷代女作家選集:詩歌與評論》(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1999)。此外,還用中文出版了多部關於美國文化、女性主義、文學及電影的著作。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奔赴普林尋樂園「樂園的這一邊」(This Side of Paradise)初識貴人Gram從婚禮開始羅格斯大學喪子之痛第二章 南達科達西行記生命的曙光難得的英文系初遇「頭號中國通」費正清走訪高友工教授難忘的布城第三章 奔走於聖路易與普林之間一波三折真無奈普大的師長們及其友人普大的學生生活及其他從入籍美國到「救父之旅」返回聖路易意想不到的中國行再度移居普林斯頓葛思德東方圖書館日本之行其趣無窮第四章 奔赴耶魯即歸處▎如魚得水的耶魯生活 我的耶魯同事傅漢思 一見如故的布魯姆 令人敬仰的Edwin McClellan 余英時與陳淑平 「雙喜臨門」代價高 耶魯校長嘉馬地 說故事的能手Peter Brooks 與耶魯學生逍遙遊 靈感來自教學互動 有朋自遠方來▎活在忙碌的夾縫中 大學的危機與救贖 同事安敏成病逝 百忙中開拓性別研究 「明清婦女與文學」國際研討會 來自西安的康正果 中文教學的「四名大將」 火山爆發似的中文寫作靈感 斯拉夫文學系的幾位同事 女詩人艾米莉的窗口 造訪上海的施蟄存先生 母親如同一粒麥子 耶魯的若無街墓園 尋找廢墟▎迎接新的挑戰 一連串學術會議的召喚 巴特與蘇珊.桑塔格的啟發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 一七一三年耶魯老校園 走出白色恐怖 《劍橋中國文學史》 父親一步步走完晚年歲月 女兒的畢業典禮 王德威的母親姜允中 張充和的書法與崑曲▎轉眼已步入暮年 贈給北大的一大批藏書 耶魯上海生死交 世紀大雪 朝花夕拾惜餘芳 七十而「從心所欲」 我所認識的Tony(余國藩) 恩師高友工的真傳 與戴文坡學院的特殊緣分 耶魯神學院的「孫保羅裕光特藏」 奇妙的恩典▎行路雖難自在行 疫情中的龐大書信圈 姑姑的逝世 線上教學甘苦談 悼念老同事余英時 退休的禮物 「潛學永年」榮休學術研討會 捷克文版的《走出白色恐怖》 給浙江大學捐贈的一批書畫 耶魯的伊莉莎白俱樂部 退休教授的伊甸園Koerner Center 「防老」演講系列 耶魯大學教堂Battell Chapel 「所到之處」皆可取後記與致謝辭
| 商品名 / |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電子書) |
|---|---|
| 簡介 / |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電子書):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殿堂的中研院院士 |
| 誠品26碼 / | 2682723324007 |
| 頁數 / | 818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級別 / | N:無 |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33MB) |
| 檔案匯出格式 / | 無提供匯出 |
最佳賣點 : 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殿堂的中研院院士,生命中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縱然總有遭逢困厄的時候,孫康宜仍勇敢前行,「即使當前看不見將來的前景,但因為所到之處皆可取,讓我們更加相信我們心中的願望也還是可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