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電子書)

商品描述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電子書):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超越宗教藩籬的大智慧;解脫人生的困惑與苦惱  事不可做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超越宗教藩籬的大智慧;解脫人生的困惑與苦惱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禦侮。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做利益眾生之種種慈善事業。乃不愧為佛教徒之名稱。 青年佛徒應修持的四項:一是惜福,二是習勞,三是持戒,四是自尊。 佛法的簡易修持法:一、深信因果,因果之法為佛法入門的初步,非常重要;二、發菩提心,即發起成佛之心,須利益眾生,廣修一切善行;三、專修淨土,可首先閱覽淨土法門之書籍。—弘一大師 李叔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弘一大師 (1880-1942) 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早年是才氣橫溢的藝術家、教育家,「二十文章驚海內」,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才華於一身的奇人,在多個領域內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曾先後培養出豐子愷、劉質平等藝術界名人。 中年出家苦心向佛,自絢爛歸於平凡,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篇:戀戀紅塵 ◎ 信劄賦吟 ◎ 弘一大師遺墨的保存及其生活回憶 ◎ 李叔同先生的愛國精神 ◎ 緣 ◎ 我所崇拜的弘一法師 ◎ 弘一法師之出家 ◎ 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弁言 ◎ 弘一律師在湛山 ◎ 春柳社的開場 ◎ 李叔同年譜 第二篇:前塵風雨 ◎ 感錄隨筆 ◎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 南閩十年之夢影 ◎ 斷食日記 ◎ 改過實驗談 ◎ 改習慣 ◎ 行腳散記 ◎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 最後之□□ ◎ 人生之最後第三篇:慧海佛光 ◎ 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 ◎ 佛法宗派大概 ◎ 佛法學習初步 ◎ 授三皈依大意 ◎ 敬三寶 ◎ 常隨佛學 ◎ 弘律願文 ◎ 受八關齋戒法 ◎ 《佛法無常經》敘 ◎ 盜戒釋相概略問 ◎ 勸人聽鐘念佛文 ◎ 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 晚晴集 ◎ 萬壽岩念佛堂開堂演詞 ◎ 淨土法門大意 ◎ 淨宗問辨 ◎ 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 藥如來法門略錄 ◎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 佛法十疑略釋 ◎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 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 ◎ 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 ◎ 持非時食戒者應注意日中之時 ◎ 《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 ◎ 律學要略 ◎ 普勸發心印造經像文 ◎ 佛法大意 ◎ 關於對佛教的誤解 ◎ 問答十章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 南山律苑講演錄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電子書)
簡介 /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電子書):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超越宗教藩籬的大智慧;解脫人生的困惑與苦惱  事不可做盡
誠品26碼 / 2682678666009
頁數 / 304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1MB) PDF(32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李叔同談禪論佛:生活中自有菩提,靜心乃天性智慧
超越宗教藩籬的大智慧;解脫人生的困惑與苦惱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禦侮。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