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
作者 |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
---|---|
出版社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的四個章節對應台灣不同世代與族群女性交疊的生命經驗以及歷史的發展:【台灣阿嬤的記憶食譜】是本書 |
作者 |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
---|---|
出版社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的四個章節對應台灣不同世代與族群女性交疊的生命經驗以及歷史的發展:【台灣阿嬤的記憶食譜】是本書 |
內容簡介 《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的四個章節對應台灣不同世代與族群女性交疊的生命經驗以及歷史的發展:【台灣阿嬤的記憶食譜】是本書的起點,由出生於1950 年代的台灣女性撰文,少女時期進入各式工廠勞動,撐起台灣1960 年代以加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成家,操持家務、養兒育女,穩定台灣整體的社會發展。1980 年代,台灣解嚴,重啟國際大門,許多大陸與東南亞女性因為婚姻來到台灣,飲食習慣的落差,往往讓移民姊妹經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家鄉味被家人敬而遠之的失落。這些共通的經驗串起了【你的古怪是我的鄉愁】。直到2015年6月,全台已有五十萬的婚姻移民,如今姊妹經營的異國小吃店已林立巷弄街角。但在跨國婚姻至高點的2003 年前後,要尋找家鄉的食材,實屬不易。【尋找熟悉的味道】刻畫姊妹將思念化為行動,憑著記憶裡的蛛絲馬跡拼湊通往家鄉的路。最後一章【為家人上菜】呈現多數女性為家人烹煮三餐的共通經驗。記錄著姊妹為摯愛的父親、丈夫和孩子下廚的深刻情感。除了個人的飲食記事與食譜之外,文中並有各道菜餚背後的文化介紹,透過飲食,拉出讀者與亞洲文史相遇的可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成立於2006年11月,成員包括新住民姊妹、台灣家人及在地工作者。作者皆為參與國際家協課程與活動的新住民姊妹、國際家庭的婆婆以及工作者。大家以食譜為引,透過團體催化,協述說、記錄菜餚背後的生命故事。
產品目錄 序以味覺跨越世代與國界家的好味道好好地認識我們親愛的人喜歡的飲食從廚房看見亞洲女性勞動者第一站 台灣阿嬤的記憶食譜1-1 靠海吃海─炸紫菜1-2 苦盡甘來的人生滋味─清炒苦瓜1-3 懷念的滋味─五柳枝1-4 蚵仔煎與饅頭1-5 婆婆的麻油雞酒第二站 你的古怪是我的鄉愁2-1 愛河粉的故事─越南河粉2-2 我變態了─鴨仔蛋2-3 鴨仔出奇蛋─台灣人的鴨仔蛋初體驗2-4 椰絲的故事2-5 來台第一道菜─豬頭皮火腿第三站 尋找熟悉的味道3-1 這才是正港的「感動」─傣族涼拌蒟蒻絲3-2 紅絨班小─越南蝦餅3-3 賢慧餅初體驗─台灣人挑戰越南蝦餅3-4 光明地偷─羅望果3-5 台灣也有酸辣湯?!3-6 媽媽的鬥雞湯3-7 工人的生活跟著泡麵─泡麵煎餅3-8 透過美食想念家鄉─乾炒天貝第四站 為家人上菜4-1 愛哭的臊子麵4-2 我的拿手菜─獅子頭4-3 老李的五花肉4-4 我的越南廚房─牛肉河粉4-5 雨季的滋味─雞肉通心粉湯4-6 聖誕節的企息─芒果漂浮蛋糕認識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書名 / | 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 |
---|---|
作者 / |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
簡介 / | 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的四個章節對應台灣不同世代與族群女性交疊的生命經驗以及歷史的發展:【台灣阿嬤的記憶食譜】是本書 |
出版社 /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138901 |
ISBN10 / | 986913890X |
EAN / | 9789869138901 |
誠品26碼 / | 2681269512008 |
頁數 / | 128 |
開數 / | 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X19CM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