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隨筆: 細味中國菜餚文化 | 誠品線上

煙火隨筆: 細味中國菜餚文化

作者 方曉嵐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煙火隨筆: 細味中國菜餚文化:香港人常常說的九大簋,背後有什麼典故?馬孻糕原來和馬拉無關,而是地道的廣州點心?金華火腿的起源和南宋抗金有關?長壽麵要怎樣弄才顯出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香港人常常說的九大簋,背後有什麼典故?馬孻糕原來和馬拉無關,而是地道的廣州點心?金華火腿的起源和南宋抗金有關?長壽麵要怎樣弄才顯出子孫的孝心?天有四時,怎樣吃才健康你知道多少?……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以來愛吃又懂吃,幅員廣大的疆土造就了天南地北各異其趣的飲食文化,百花齊放,根繫中華。本書深入探討我國大江南北的代表性食材、經典菜式、烹飪技藝及其文化淵源,並輔以趣聞軼事、過時過節的飲食風俗、中國人的食療理念等,使讀者在領略美食風味的同時,亦能了解背後的歷史與文化傳承,展現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厚底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方曉嵐香港飲食文化作家、食評家、烹飪導師、報章專欄作家、香港中華廚藝學院大師級課程客座導師及論文評審。在香港出版了二十多本飲食文化食譜書及文字書,在台灣出版了四本食譜書;應歐洲出版社Phaidon Press的邀請,為國際食譜書系列撰寫英文版China the Cookbook,於二○一六年出版及全球發行,該系列為各國主要圖書館永久收藏。China the Cookbook現已翻譯成多國文字,包括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簡體中文版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曾任央視紀錄片《香港之味》總顧問,以及《香港地方志.飲食卷》總撰。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第一章 廣飲廣食1.1廣府貴妃雞來自佛山的柱侯醬清末的太爺雞江南百花雞太史田雞大紅乳豬啫啫煲鼎湖上素荔灣艇仔粥西湖牛肉羮魚唇紅燒肉沙嗲金錢肚泮塘馬蹄糕馬孻糕沙糖桔1.2順德大良炒鮮奶大良煎藕餅大良野雞卷煎釀鯪魚煎釀三寶均安蒸豬順德陳村粉風生水起涼拌魚皮倫教糕1.3客家東江鹽焗雞南雄客家燜豬肉車田豆腐客家釀苦瓜客家蒸鹹鵝客家糯米酒客家鹹湯丸客家算盤子1.4潮汕潮州菜三寶:菜脯潮州菜三寶:魚露潮州菜三寶:鹹菜潮州魚飯普寧豆腐春菜腩肉煲厚朥蠔烙潮州海鱟椒鹽狗肚魚烳醃魚老香櫞炆排骨梅膏骨沙茶牛河鹹檸檬燉鴨湯糯米卷煎潮汕甜點1.5香港煲仔菜與煲仔飯港版揚州炒飯星洲炒米栗子燜雞叉燒炒銀針粉懷舊鷓鴣粥潮州戲棚粥霉香鹹魚錦鹵餛飩雞球大包魚肚蒸滑雞港式布甸羅宋湯焗葡國雞西炒飯碗仔翅午餐肉臭豆腐薩其馬清補涼甘蔗與蔗汁屏山九砵盆菜宴九大簋的迷思流浮山蠔業鹹鮮、七日鮮與一夜埕消失的餐尾艇東江菜在香港俄國菜在香港第二章 南北風味2.1福建福建春餅福州肉燕紅蟳米糕南煎肝興化米粉河田雞沙縣小吃2.2江西南安臘鴨與沙縣板鴨黃元米粿潯陽樓水滸肉2.3湖南剁椒魚頭臘肉炒攸縣豆乾2.4湖北瓦罐燉湯武漢熱乾麵九頭鳥與九毛九2.5雲貴野菌火鍋酸湯火鍋侗族小香雞鍋2.6四川川菜二十四味型水煮牛肉夫妻肺片蒜泥白肉生爆鹽煎肉宜賓芽菜扣肉重慶江湖菜酸菜魚劍門關豆腐宴2.7上海上海粗炒松子雞米炒圈子豆瓣酥上海的糟貨桂花酒釀丸子2.8安徽淡掃蛾眉說徽菜敬亭綠雪2.9江浙生醃蟹醃篤鮮寧波蝦醬蒸腩肉油燜春筍雪菜黃魚煨麵片兒川麵蟹釀橙醬瓜炒田雞雞火乾絲南通文蛤紹興霉干菜紹興糟雞糯米紅棗南京鹽水鴨無錫脆鱔2.10京魯歷史悠久說魯菜京菜的「爆」北京烤鴨涮羊肉大鹵麵二鬆筍桃仁2.11大西北寧夏灘羊肚包肉新疆水果和果仁第三章 趣聞逸事巴解煮蟲成佳餚,陽澄蟹香譽千秋杞人憂天終成笑,藥膳暖胃化心愁文樓斬蟹除民害,湯包留香慰英魂美味當前食指動,甲魚宴會殺機藏長城孟姜哭亡夫,太湖珠淚化銀魚老翁獻魚讚鮮美,孫權贈名稱武昌東吳招婿宴玄德,廚人摘葉獻草頭月宮桂籽落凡塵,人間栗羹慰秋心高宗雪夜賞桃花,武后美饌慰君王王勃妙筆傳千古,雙層肉香醉重陽柳葉菜心傳佳話,觀音賜福化甘霖章齋無蝗延佳客,玉井蓮香共晚炊東坡老饕好飲食,美味唯有玉糝羹宋嫂烹魚傳深意,西湖醋味記忠魂義烏鄉情千里送,金華火腿百世香宋帝南逃投古剎,和尚護國烹菜羹小酒誤烹魚味妙,陽明稱善傳佳餚巧借夫人練字計,嚴相題匾六必居福山小雞宴天子,御膳美名傳民間曲阜暑熾厭珍饈,乾隆御口賜銀芽樵夫善心助仙女,梅菜飄香譽惠州炸丸娛父傳佳話,魚腐同音託深情無錫橋下藏石臼,仙氣入鍋燉排骨涼茶一碗治未病,林公贈壺王老吉異香引得府台來,大馬站菜從此開瓦罐藏葷僧破戒,八寶飄香佛跳牆北海春遊聞市聲,慈禧喜嘗豌豆黃為妻治病訪奇醫,卻答韭菜炒蝦仁侍者不解洋人語,瑞士名字誤打來此雞美國人人識,怎料不關左宗棠第四章 華人食俗元宵節吃湯圓立春吃韭菜清明艾粄與食山頭端午節與艾草端午裹蒸糉臘月與臘八粥廚房神灶君除夕吃全家福冬夜圍爐新婚暖堂飯飲食禮儀的反思食牛文化的轉變長壽麵的傳說第五章 食得健康為豬油鳴冤臘肉與膽固醇飯前先飲湯四時養生:春分四時養生:立夏四時養生:小滿四時養生:大暑四時養生:秋分四時養生:大雪

商品規格

書名 / 煙火隨筆: 細味中國菜餚文化
作者 / 方曉嵐
簡介 / 煙火隨筆: 細味中國菜餚文化:香港人常常說的九大簋,背後有什麼典故?馬孻糕原來和馬拉無關,而是地道的廣州點心?金華火腿的起源和南宋抗金有關?長壽麵要怎樣弄才顯出子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620456350
ISBN10 /
EAN / 9789620456350
誠品26碼 / 2682906408005
頁數 / 31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很高興看到本書的出版,我要告訴你們一件有趣的事。記得我小時候唸中二,那年正值東江之水越山來,當時香港舉辦了一個全港學生作文比賽,幾乎所有中文中學的國文科都以此為題要學生作文。我在課堂上毫無靈感,胡亂塞夠字數就交稿了。第二天放學回家,被母親黑著臉罵我丟臉,原來國文老師告訴老媽我那篇作業是蒙混過關,表示感到很失望。那時候已經是晚上六時,老媽說不准吃晚飯,立即再寫一篇,我感到很委屈,含著眼淚用二十分鐘寫滿一張五百字的原稿紙。眼淚啟發了我的靈感,文章是《水的自述》,在老媽的指揮下,飛跑去送給在附近住的《新晚報》編輯張阿姨,她正準備上夜班,原來那天是作文比賽的最後截稿,總算趕上了遞交。過了幾天回到學校,國文老師高興地對著我笑,原來我小小年紀得了全港第二名,登上了報章還有獎金,這就是我的第一次。

我的家翁特級校對陳夢因(一九一○—一九九七),抗戰時是我國著名的戰地記者,走遍大江南北,交遊廣闊,嚐盡各地美食,是一位嗜食會煮的食評家,更是中國第一代在報章連載食經的專欄作家,也是首位將報章專欄文章輯錄成書的作家。家翁的多本著作,其中一套《食經》從一九五三年再版無數,銷售到現在。我年輕時曾為家翁抄稿,他習慣寫字很潦草,有時我忍不住偷偷修改了一下,被家翁發現了,他多次鼓勵我寫作,但因緣際遇,我始終沒有動過筆。

營營役役走過半生,深知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退下來開始寫作,發現原來做飲食研究和寫作,能帶給我無限的樂趣。應邀寫專欄,是成為暢銷書作者之後,並在不同的報章雜誌刊登,但在行內來說,我只算是個後輩。

感謝香港經濟日報多年來的栽培並對本書的祝福;感謝三聯書店的編輯在我近年幾百段專欄中,精心選出一些有趣味的飲食文章,加上一些食譜書中寫的飲食歷史故事,輯錄成書與讀者分享。

文化傳承,一直是我寫作的心願,也是我最大的工作動力,希望藉著篇篇短文,讓你再次愛上中國飲食文化。

方曉嵐
二○二五年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深入探討我國大江南北的代表性食材、經典菜式、烹飪技藝及其文化淵源,並輔以趣聞軼事、過時過節的飲食風俗、中國人的食療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