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的法則.餐桌禮儀: 日本料理篇 | 誠品線上

品味的法則.餐桌禮儀: 日本料理篇

作者 陳弘美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品味的法則.餐桌禮儀: 日本料理篇:「品」優雅的禮儀「味」正確的吃法了解和食深層美學和正規吃法背後的科學原理教你突破日本料理美味極限入選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和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品」優雅的禮儀 「味」正確的吃法 了解和食深層美學和正規吃法背後的科學原理 教你突破日本料理美味極限 入選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和食」 總給人頂級精緻的形象,難以一窺堂奧 究竟要如何才能優雅又從容、有禮又有節 用筷子吃出形而上的藝術享受? ★訪日必學! 1.餐桌上的餐具哪些要端起來?哪些要放著用? 2.如何「目食」最具有藝術性的一道菜──前前菜? 3.美麗的擺盤要從哪裡開始吃呢? 4.吸蕎麥麵到底應不應該發出聲音? 5.怎麼享用壽司才能達到美味顛峰之界?…… 本書教你如何吃到料理真髓及不出糗的用餐禮儀 從日式餐具的固定用法、正式套餐的每道料理 談到著名的江戶四大料理與大眾美食 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味精髓? 菜應該要怎麼點? 什麼又是最懂「粋」的吃法? 「品」和「味」就是進食的科學! 此外,也帶你造訪300年歷史的料亭——美濃吉 感受職人精神及客製服務的究極 你將發現傳承千年歷史文化的美味,背後盡是科學原理 禮並不是用來束縛的規矩,而是達到極致品味的方法 本書也是大人和小孩有趣又實用的食育課 雖是日本禮節,但很多地方中餐也通用 哪些是從小就要開始教的? 例如從力學的角度去了解筷子的標準用法 也教導孩子凡事必有理的理性思考 餐桌文化的習慣養成,將會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財產 用「禮」和「理」詮釋美食的科學法則 體驗日本餐桌智慧──美學、感性和哲學 保證每一口日本料理都能擁有極致享受 本書特色: ◎國際禮儀專家──陳弘美親授由內而外展現品味的洗鍊心法 ◎深入探索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形上和形下並重的「日式料理」 ◎獻給讀者用「禮」和「理」詮釋和食美味的科學法則 ◎帶你上三百年歷史的料亭,了解料亭的「裏」,更能享受「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弘美陳弘美 國際顧問,現居東京。外祖父許丙氏曾為日本貴族院議員,因而與日本淵源深厚。生於台北市,國中畢業後就讀台北美國學校、日本上智大學國際學部。在大學時即擔任各種國際會議(包括聯合國大學世界會議)中、英語口譯,展開其國際性人脈。曾任職於富士電視公司國際部,期間曾與歐洲傳統知名、位於維也納的禮儀學校Elmayer策畫東京分校,並編輯社交禮儀教學課程。之後獨立為電視製作人,專攻國際議題,包括台灣民主化運動紀錄片等。透過家庭背景、國際性工作和私人交遊、與世界各國各階級人士交流,以及本身愛好世界旅遊的經驗,著作國際修養和禮儀書暢銷於海內外。現為國際顧問,參與跨國事業,包括台灣高鐵建設工程高峰會議等。暢銷著作有《名媛養成班.暢銷增修版》、《現代社會人的國際禮儀》、《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男品:複眼能力與品味的科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作者簡介 第一章 日本料理是世界上唯一需要「軟體」才能享受到美味真髓的菜 一、日本料理的特色是形下+形上:成為UNESCO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由 二、用中國菜的吃法吃日本菜實在是錯過了精髓:兩個文化的五大不同點 三、日本為什麼成功、先進?答案就在餐桌上 第二章 每一個餐具有固定的用法,使你更美觀、更方便:做做看,身體會告訴你為什麼 一、你的文化度是幾星級?一躍成為和食禮儀達人的八個竅門 二、筷子唯一的標準拿法──別無他例:手心上的小科學 三、要不要更上一階?有文化的日本人的筷子拉法、拿放、收法:文化度三星級唬唬日本人 四、最難看的使用筷子八個禁忌 五、日本餐桌規矩的代表:什麼該端起來用?什麼該放著用? 六、最美的飯碗拿法和用飯姿勢 七、湯碗的拿法和喝湯的做法 八、要不要更上一階?三星級文化度破表!立刻成為餐桌美女 九、要用單手?雙手?女士要特別注意 【專欄】和食注重規矩和感性是源自於中國 第三章 正式套餐――會席料理的每一道菜有正規的吃法,引導你登上品味的巔峰 一、品味是科學:吃的順序是最重要的「軟體」 二、是kaiseki「懷石」,還是kaiseki「會席」?日本料理的三個形式 三、前前菜(先付otoshi)、前菜(八寸或前八寸):最需要「目食」的料理 四、御椀(也稱お吸い物 osuimono):清清的湯竟然是重頭戲…… 五、生魚片:最需要「品味的科學」的一道菜 六、烤魚:整條魚是你的,但是從哪下筷?這有規矩、有理由哦! 七、茶碗蒸:蛤?這用筷子吃? 八、煮物:考驗你筷子的功夫的一道菜 九、土瓶:這道菜的精髓是在空中 十、抹茶、和菓子:要轉抹茶碗的哲學 【特集】帶你上三百年歷史的料亭:了解料亭的「裏」更能享受「外」 第四章 大眾料理講究的是「流儀」:當個有「粋」的客人 一、當個有「粋」的客人:懂「粋」就懂日本人的感性之髓 二、天婦羅(tempula):吃法不「粋」就不脆了 三、鰻魚飯:從石器時代吃到科技時代的美食 四、蕎麥:吸麵出聲的科學理由(但不應是那樣的聲音……) 五、壽司通的「粋」:點法、吃法,吧台上潛規則 六、壽喜燒(sukiyaki):「牛鍋」和「壽喜燒」哪裡不同? 七、鍋物(nabemono):為什麼女生搶著要做「鍋奉行」? 八、燒鳥(yakitoli):特別叮嚀女士,路邊攤和專門店吃法不同哦! 九、河魨:過去的珍品而即將成大眾料理了 【專欄】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標準的日本師傅對米其林沒有朝聖心態 第五章 「器皿是食物的衣裳。」 一、食物加器皿才完成日本料理 二、器皿不只是〝衣裳〞,也是〝制服〞:器皿的分類和正確用法 三、基礎知識:日本陶瓷五大產地及特色 【特集】傳統的惰性 vs. 自然的法則:換了酒杯,米酒是哪兒來的果香? 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品味的法則.餐桌禮儀: 日本料理篇
作者 / 陳弘美
簡介 / 品味的法則.餐桌禮儀: 日本料理篇:「品」優雅的禮儀「味」正確的吃法了解和食深層美學和正規吃法背後的科學原理教你突破日本料理美味極限入選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和食」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439638
ISBN10 / 9864439634
EAN / 9789864439638
誠品26碼 / 2681858141008
頁數 / 21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5X22.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了解和食深層美學和正規吃法背後的科學原理,教你突破日本料理美味極限

試閱文字

自序 : 日本料理的特色是形下+形上
成為 UNESCO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由

日本料理近年普及世界,據日本官方統計,2019 年在中國已有四萬家以上的日本料理店。各國的日本料理師大都是在地人,做法、口味也都在地化。而面對這個〝文化的發揚〞,日本政府卻很傷腦筋,因為日本料理有別於世界一切的料理,它的獨特之處是,每一道菜都有正規、傳統的烹調法。雖然各國各自開發出創意性的「自我流日本菜」也是好吃又受歡迎,但是對於和食文化是錯誤的認知。
比方,在美國邁阿密市內一家著名日本餐廳,名媛貴婦都趨之若鶩,料理師傅是義大利人,具代表性的日本菜──壽司、天婦羅……都是他的招牌菜。但是壽司不用飯,是用蔬菜代替(後面會詳述壽司的關鍵取決於米飯);天婦羅則是將蝦子縱切成兩半,直接裹上麵粉炸(和義大利的fritto炸海鮮沒兩樣)。他最抓住貴婦們的心是在於他〝了解〞日本料理重視擺盤的藝術,所以他將壽司放在三層的水晶盤上,並加上一個人工小瀑布從頂層潺潺流下;天婦羅則盛在一個高跟鞋形狀的器皿內。這些創意讓美國名媛貴婦們齊聲嬌呼:「Oh, I love Japanese food.」
另一個例子是在台北市一家高級日本餐廳,既有華麗現代和風的裝潢,又有竹林清幽的逸境,不過一個日本絕對不會有的是他們的置筷器。那是個非常費心的設計,小長方形的置筷器前端是一個小小的花瓶,裡面插了小的鮮花鮮草,雖然展現了創意花俏,但是在日本絕不會這麼做,為什麼?
其實,邁阿密和台北兩家餐廳都是對日本料理文化典型的誤解。
日本料理確實是注重形上感性,但並不是表面花俏的噱頭,就像陳姐姐常說:「『品味』的背後必有『理』。」
台北店的經理是認識的人所以就直接建言給他:「鮮花鮮草雖然美麗,但是置筷器用途的原點是放筷子,鮮花鮮草離筷尖很近,在衛生上會令人疑慮。」
邁阿密的天婦羅將蝦子縱切成兩半,則會無法將鮮蝦內部的水分鎖住,就失去新鮮Q彈。日本名廚的做法是用180℃的油炸,而蝦肉中心維持在45℃略生的狀態,才能發揮新鮮食材的價值。而且45℃是味蕾最能夠感受甘味的溫度,所以溫熱日本酒也是這個溫度。
日本料理的正規做法不是無意義的形式,是從世世代代累積出來的data萃取出合理的智慧。
日本政府出手了。2013年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日本料理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在2014年日本農林水產省推出了政府官製的「日本料理準則」,從食材的知識到烹調的方法製定明確的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店家(由民間機構自行依此標準鑑定)可以得到認證,標榜為「日本政府認定的」和食餐廳。這是希望世界對和食文化有正確的認知。

和食成為UNESCO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由是:
1.日本料理的食材和美感重視大自然,貼近大自然,也保存天然的原味。
2.日本料理的傳統、習慣傳承至今,仍深入國民的生活中。
日本料理的價值是「形上、形下並重」。
讀者看完此書後必有同感,世界上有比日本菜更重視形上感性的嗎?所以吃日本菜只說「好吃、好吃」而不享受形上感性的部分實在是浪費。
不過,誠實的讀者會說:「可是,陳姐姐,形上又不能吃啊!」
沒錯,但是「形上」會讓你更好吃。

近年腦科學研究發現,當腦感覺到「好吃」的刺激並非只來自舌頭味覺,而是來自多方的感官,包括視覺、嗅覺、聽覺、心情等的刺激在大腦統合後的結果。
所以愈是懂得欣賞料理及其周邊的文化(如擺盤、餐具、優美的進食禮儀),開發出更多感官的享受,就會倍增餐桌上的愉悅。
所以,陳姐姐常說,真正的美食家不會只光顧吃,其他的感官、感性也一定發達。
真正美食家重視的不是在於吃幾星級餐廳,而是在於自己的吃法品味是幾星級。

試閱文字

內文 : 筷子唯一的標準拿法:手心上的小科學

要了解一個異國文化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們最在意什麼。由此入門探索。
讀者會很驚訝,在日本對於一個人的「筷子的用法不對」是超越餐桌禮儀……。
「他連筷子都不會拿。」在日本若在背後被這麼說的話,幾乎是一個人被否定了。
日本不同於中國、台灣,有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注重「常識」(common sense)。若被說「非常識」,也就是不遵守規矩常理,這在中國、台灣是不痛也不癢,而在日本則是最嚴重的指責。筷子拿不好就是一個「非常識」的代表。比方相親吃飯時,男女彼此會偷瞄對方拿筷子的方法,因為不只是顯示出家教背景,也顯示出將來共築家庭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因為即使小時候父母沒教,自己出了社會也應該矯正過來。
拿法有明顯的對錯,因為日本的標準拿法只有一個。
為什麼只有一個?
因為是依循科學原理探求出最穩、最靈巧之最。
筷子是在中國唐朝時代傳入日本。東亞國家大多是筷子文化,而各國除了日本之外,十個人就有十種拿法。雖然我們天天餐餐用筷子,但是很少父母教導孩子,大都是自小胡亂拿就定型了,無論用筷子挾、扒、划、盛、戳,只要成功的送進嘴裡就OK了。有多少人想過「筷子的力學」呢?
五根指頭加上和兩根筷子,從物理力學思考,一定有一個最有效率,靈活又不費力,可以挾取任何形狀、大小、鬆散、溜滑的食物的用法。
即使讀者已經長年定型了,但是試一下這日本的標準的拿法。
上面的筷子以拇指、食指、中指像握鉛筆寫字,你會發現這個拿法產生最多支點,所以最穩又最靈活;下面的筷子放在虎口上最穩定;筷子握在上方約 1/3 處,也是最不費力的槓桿原理。
日本人視筷子為用餐禮儀的最基礎,因為用得精不精巧會影響料理的正確吃法。
陳姐姐傳授二點,讓你瞬間成為餐桌上的美女、貴公子。
1.無論西餐、中餐、日餐,最忌諱的是埋頭吃,日本叫做「犬食」(狗吃飯)
進食時要挺直腰背,額頭朝前方,臉離餐盤愈遠愈高雅,但是這樣吃讀者會擔心:「食物會掉落啊……」所以唯有筷子用得精巧的人才保持得住這個高雅的姿勢。
2.吃日本菜絕對別咬扯食物
吃中國菜時咬扯大塊食物似乎很平常,但是日本菜是小塊食物一口吃下;大塊食物絕不咬扯(炸豬排、天婦羅例外),如魚塊、煮菜根類等,用筷子分成一口大,一口吃下。因此筷子功夫是關鍵。
日本有句話:「日本料理是以筷子開始,以筷子結束。」
我們同樣是用筷子,何不也依科學法則以最有效率的用法作為標準,也從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們理由。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