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歐洲千年歷史探祕說起「中世紀」,我們就會聯想到那片多采多姿、生氣蓬勃的大地,腦海中也浮現各種印象。身著閃亮盔甲的騎士。鑲著百合花和獅子紋章的繽紛旗幟。寶劍與盾牌,財富、傳奇、權力。維京人和蠻族,吟遊詩人和走唱藝人。農奴和小商人,教宗與皇帝,哈里發和國王,女王與聖人,隱士與異教徒。鑲嵌著黃金和寶石的沉重皇冠,垂墜的絲綢與天鵝絨長袍。查理曼。聖女貞德。十字軍。黑死病。大憲章。這是一個承載著我們共同想像的世界。這些印象其實多少都能追溯到那個年代的真實經驗,那一段為時千年、介於我們眼中的古老與現代之間的時代--也就是介於羅馬帝國與文藝復興時代之間的時代。在本書中,我們將呈現那一段所謂的中世紀世界的完整、豐富、複雜與神奇的歷史。何謂中世紀世界?大致來說,本書講述的這一段時間前後橫跨了1000年。許多歷史學家心目中的中世紀是從公元476年羅馬帝國陷落開始、一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為止。為簡單起見,我們將中世紀界定為從公元五世紀到16世紀,也就是從公元400年到1500年,中世紀的結束時間也因此重新界定,落在第一次跨大西洋航行這個影響深遠的時間點。就本書所選事件的地理範圍來看,如此定義中世紀的確有其意義。本書將從羅馬帝國面臨衰亡的第五世紀歷史開始看起,一直講述到歐洲在15及16世紀的探索遠航為止。為了說明這個部分的世界史,我們必須追溯三個平行又相異的文明--這就是西歐的基督宗教世界、東歐的拜占庭王國,以及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從他們在古代末期及中世紀早期的共同起源,一直談到他們在接下去數世紀的命運。在這段傳奇時代中,這三大文明的故事常常會互相交織。中世紀的年代區分每一章預計說明一個世紀的中世紀歷史。就某些角度而言,這種劃分方式顯得刻意又武斷,不過,世紀交替之際,本來就會被視為關鍵時刻,就像在現代,我們也會把世紀交替、新千禧年的來臨視為重要時刻,既是時代、也是歷史的標記。我們將把幾個世紀從頭到尾當做一個整體來看,才能涵蓋每個重要事件的完整始末。這本特刊涵蓋了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也縱貫了很長的時間。正因如此,書裡有許多故事只能簡單描繪。我們對領袖人物的了解比較多:像是國王與皇帝、教宗與哈里發;對一般人則知之較少(就像我們對一般的男性知道得比較清楚,對一般的女性和小孩則比較不了解)。歷史文件、那個時代的藝術品,還有在那些時代之後出現的歷史懷想作品、仍矗立在許多城市裡的宏偉中世紀建築、以及考古學上不斷找到的新發現,包括文物和遺址--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讓我們能編織出關於中世紀的日常生活、創造這段歷史之人事物的一幅複雜織錦。繪製中世界地圖在21 世紀的現在,西方世界對世界史觀的看法已經比以前更開明,不再視歐洲為世界的中心。我們對伊斯蘭如何崛起、如何成為歷史的形塑力量,既好奇也尊重;我們對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的影響力也一樣感興趣,因此,我們描繪的中世紀地圖範圍也變得更廣闊了。地中海雖然依舊安坐在地圖正中,但中東、北非和伊斯蘭西班牙所發生的各種事件,我們也會加以檢視、持續關注,並將之放在全世界範疇的政治、宗教與文化遺產等領域中來探討。不過,國家地理學會的任務,就是要把看世界的眼光放得更遠--而在這本特刊裡我們也做到了,多虧了每一章所特地繪製的地圖,整理出中世紀時代每100年間在世界各角落所發生的重要歷史時刻。這本特刊打開了一個更寬廣的世界,包括其他大陸上所發生的里程碑事件:像是中國的各個朝代、對印度與東南亞的洞察和他們的建築物,還有中美洲偉大文明的興衰。中世紀的世界觀中世紀的男男女女在生活中有許多恐懼與未知,但神的存在、神的律法的真相,是維繫社群的黏著劑,也是聯繫起過往與未來的一股力量。對大部分生活在中世紀的人來說,教堂、神廟或清真寺,就是大家的共同生活重心,是真相與智慧的來源,也是每個人辛勤一生的終點。可以說許多現代人都沒那麼虔誠。即使如此,人類的天性在當時和現在都還是差不多的。或許這就是我們對中世紀事物依然如此著迷的原因:這些故事講述的,是存在於我們過往的傳承裡、一個各種狀況差異極大但其實也沒那麼不同的時代。那些懸疑與冒險、浪漫故事與騎士情懷、人類共同的恐懼和善惡之間的恆久爭鬥,藉由重述這些故事,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故事。而透過這些繽紛又迷人的中世紀世界史,我們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編者的話:我們所謂的「中世紀」時期,是發生在以地中海為中心的一片地理區域內。這片地域所受的影響來自四面八方--像是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中亞的匈人(Huns)等部族,還有來自北非的柏柏人(Berbers)。此外,王族宮廷、帝國首都、宗教中心,和通常遺世獨立的修道院,全都位在這片由歐洲、中東和北非構成的區域裡。大致上來說,中世紀的重要城市到現在都還是很重要, 包括巴黎、羅馬、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以及耶路撒冷(Jerusalem)。也有一些城市,像是安提阿(Antioch)、巴勒摩(Palermo),則可能隨著時間而逐漸衰微、甚至消失。大多數城市都位於水邊,或是河畔、或是海濱。又因為險峻的山脈分隔了大地,尤其是庇里牛斯山脈(Pyrenees)和阿爾卑斯山脈(Alps),所以許多中世紀文化中心之間的長程交通,走水路其實會比走陸路更快、也更輕鬆。靠近水源也讓人類聚落繁榮茁壯,成為貿易與活動的中心。無論是平靜的港灣, 或是視野良好的地區制高點,這些陸地或水域的特色都提供了保護,讓聚落不受氣候與入侵者的侵擾。像是綠洲或隘口等其他地形特色,則為旅人提供了旅途上的便利。講述這些地方的故事,是為了揭開中世紀的神祕面紗--這就是這本特刊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