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文學經典:每天讀一點世說新語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會說話的文學經典:每天讀一點世說新語 (電子書)

商品描述 會說話的文學經典:每天讀一點世說新語 (電子書):中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簡短精彩,妙趣橫生,一部記錄魏晉風流名士的故事大全《世說新語》全書共三十六篇一千一百多則,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簡短精彩,妙趣橫生,一部記錄魏晉風流名士的故事大全《世說新語》全書共三十六篇一千一百多則,主要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不少故事取材自魏晉時期作品《語林》、《郭子》、《名士傳》等書。《世說新語》一書能使後人全方位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逸事筆記的內容和形式,可說是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產生名士「教科書」的作用。獨家提供真人朗讀QR Code可讀、可聽、可誦透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深刻體會蘭亭貴族、竹林七賢、建安七子等的風采 明代的學者胡應麟評介《世說新語》:「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古今之絕唱也。」近代文人魯迅評論《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說新語》又名《世說》,內容主要是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全書按類分為德行、言語、正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共一千多則,是一部蘊含思想深度、文學歷史價值和玄遠哲理的文化寶典。 閱讀《世說新語》,可以充分感受到劉義慶的實錄中有文學的浪漫,劉孝標的注解中則有史學的嚴謹,兩者相得益彰,鑄就這本流傳千古的名著。 本書是在原著《世說新語》的基礎上,精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用淺白易懂的文字做出講解,讀者可借此品讀精華,瞭解魏晉時期士人的風貌,進而提高自身的修養境界。 ★★關於《世說新語》這部精彩的文學作品,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世說新語》全書共三十六篇一千一百多則,主要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不少故事取材自魏晉時期作品《語林》、《郭子》、《名士傳》等書。《世說新語》一書能使我們全面性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逸事筆記的內容和形式,可以說是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產生名士「教科書」的作用。所談的人物既有士族階層,也有帝王將相;既有名媛才女,也有僧徒隱士等,內容包羅萬象,涉及政治、經濟、文學、思想、習俗、民生等諸多方面,是研究魏晉歷史的最佳史料。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透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也有突出的成就,具有高度的文學研究價值。注重描寫人物的形貌、才學、心理,善於抓住人物的特徵,採用誇張的寫作形式來描繪,表現人物的性格;善於運用對比手法,把記言與記事結合起來做進行描寫,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在文筆上,以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餘味無窮著稱於世,往往隻言片語就鮮明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 《世說新語》也為後代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其中的文學典故、人物事蹟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代筆記小說的影響極大。可以說,《世說新語》是一部蘊含思想深度、文學歷史價值和玄遠哲理的文化寶典。 後世人們所心儀的任性自然,不拘小節,追求智慧的「魏晉風度」,在《世說新語》一書中都發揮得淋漓盡致。 《世說新語》是逸事小說集大成者,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美麗的明珠,巨大的文化價值可為後世人們提供豐厚的營養。本書特點1.史上第一本可以邊讀、邊念的典藏版世說新語,獨家提供真人朗讀QR CODE,只要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書上條碼,就能連結上網站,聽到字正腔圓的朗讀版,隨時隨地都能邊聽邊讀,增強閱讀理解和記憶力。2.嚴選《世說新語》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提供詳細的註釋和譯文,運用生動活潑的寫作手法,以全新的視角、全面的層次、全方位、多面向地向讀者展現《世說新語》中所涵蓋的內涵,並能鑑古知今,把古代文人雅士的說話技巧和待人處世道理,活用到現代生活中。3.書中插配很多歷代畫家繪製的山水人物繪畫和當代器物珍貴圖照等,提高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國學經典讀物。劉義慶南朝宋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人,生於晉安元帝元興二年(西元四○三年),卒於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西元四四四年),年四十一歲。劉宋宗室,本是長沙王劉道憐的兒子,後過繼給劉裕另一弟弟劉道規,成為武帝劉裕的侄兒,世襲臨川王,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先後任尚書省左僕射,出為荊州刺史,再轉任南兗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等職務。曾匯集門客,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記》等,但如今大多散佚,僅存《世說新語》一書,流傳後世並廣受推崇。【解譯簡介】遲雙明於國立大學中文系高分畢業,曾擔任過高中國文老師,並曾在報社擔任過編輯等。熱愛閱讀與寫作,從事文學研究和文字工作多年,致力於推廣古典文學閱讀活動。本書是其最新力作,期待讓更多人透過閱讀《世說新語》,一睹魏晉時期的名士風采,認識當代的思想、生活和學術發展,並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目錄 德行第一言語第二政事第三文學第四方正第五雅量第六識鑑第七賞譽第八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豪爽第十三容止第十四自新第十五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棲逸第十八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寵禮第二十二任誕第二十三簡傲第二十四排調第二十五輕詆第二十六假譎第二十七黜免第二十八儉嗇第二十九汰侈第三十忿狷第三十一讒險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紕漏第三十四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德行第一原典陳仲舉言為士則①,行為世範,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志③。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④,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⑤。」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⑥,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注釋① 陳仲舉:陳蕃(?∼一六八年),字仲舉,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桓帝時官至太尉,與李膺等反對宦官專權,為太學生所敬重,被稱為「不畏強御陳仲舉」。靈帝立,為太傅,與外戚謀誅宦官,事洩被殺。言為士則:其言談成為士子的準則。士,士子,讀書人。② 登車攬轡:登上坐車,手執韁繩。指赴任做官。轡,駕馭牲口的韁繩。③ 有澄清天下之志:指懷抱掃除奸佞使天下重歸於清平的志向。《後漢書.陳蕃列傳》:「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④徐孺子:徐稚(九十七∼一六八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屬江西)人。⑤ 主簿:官名,管文書印信,辦理事務。府君:漢人對太守的稱呼。廨:官署。⑥ 武王:西周武王姬發,周王朝的建立者。閭:里門,巷口之門,指住處。譯文陳仲舉的言論和行為不僅是讀書人的準則,也是世人爭相模仿的典範。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國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時,一到郡,就打聽徐孺子的住處,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進官署視事。」陳仲舉說:「周武王剛戰勝殷,就表彰商容,當時連休息都沒辦法。我尊敬仰慕賢能的人,不先進官署,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原典周子居①常云:「吾時月不見黃叔度②,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注釋① 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東漢末汝南安城(今河南正陽東北)人,曾為泰山太守,在職時得「惠政」美譽,為時人所讚歎。② 黃叔度:黃憲(七十五∼一二二年),字叔度,號征君,東漢著名賢士,汝南慎陽(今河南正陽北)人。譯文周乘經常對人說:「我要是經過一段時間見不到黃叔度,庸俗貪婪的想法就又滋長起來了!」原典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②。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③。注釋①高自標持:指人自視很高,很自負。②名教:指封建社會的等級名分和禮教。③登龍門:喻指抬高聲望。譯文李元禮的人格高雅出眾,品性端莊,自視甚高,把在全國推行儒家禮教、辨明是非當成自己的責任。後輩讀書人有能得到他教誨者,都自以為登上了龍門。言語第二原典邊文禮見袁奉高①,失次序②。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③?」文禮答曰:「明府初臨④,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注釋① 邊文禮:邊讓,字文禮,東漢陳留浚儀(今屬河南)人。② 失次序:指舉止失措。③ 顛倒衣裳:衣,上衣;裳,下衣,是裙的一種,古代男女都穿裳。把衣和裳調過來穿,後用來比喻舉動失常。④ 明府:對太守的尊稱。譯文邊文禮謁見袁奉高的時候,舉止失措。袁奉高說:「古時候堯請許由出來做官,許由的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愧色。先生為什麼把衣和裳調換過來穿呢?」文禮回答說:「您剛到任,大德還沒有明顯表現出來,所以我才顛倒衣裳啊!」原典徐孺子年九歲①,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②,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注釋①徐孺子:徐稚。②若令:如果。物:傳說月亮中有嫦娥、玉兔、桂樹和三條腿的蟾蜍。譯文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裡面什麼也沒有,會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說:「不是這樣的,好比人的睛睛裡有瞳仁,如果沒有這個,一定看不見。」原典孔文舉年十歲①,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②,為司隸校尉③,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④。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⑤。」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⑥,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注釋①孔文舉:孔融(一五三∼二○八年),字文舉,魯(今山東曲阜)人。②李元禮:李膺。③司隸校尉:官名,西漢武帝設。④ 俊才清稱:傑出之士有高雅的名望者。中表親戚:泛指內外親戚。⑤ 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⑥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議論政事。譯文孔文舉十歲時,跟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很有名望,擔任司隸校尉。來登門拜訪的都是傑出人才、享有清名的人士,以及他的內外親戚,只有這些人才被允許通報進門。孔文舉到他門口,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通報後,孔文舉進去坐在前面。李元禮問道:「你和我是什麼親戚關係呢?」孔文舉回答說:「從前我的先人孔仲尼和您的先人李伯陽有師友之親,這樣說來,我與您不是世代通家之好嗎?」李元禮和賓客們對他的回答都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剛進來,有人把孔文舉的話告訴他。陳韙說:「小時聰明伶俐,長大後未必會有什麼成就。」孔文舉應聲說:「照您這樣說,您小時候想必非常聰明伶俐吧!」陳韙非常尷尬。原典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③,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④,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⑤。注釋① 孔融被收:指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② 中外:指朝廷內外。③ 琢釘戲:古時一種兒童遊戲。④ 大人:對父親的敬稱。⑤尋:不久。譯文孔融被曹操逮捕,朝廷內外眾人都很驚恐。當時,孔融的大兒子才九歲,小兒子僅八歲,兩個孩子仍然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孔融對前來逮捕的人說:「希望懲罰只限於我自己,兩個孩子能夠得以保全性命。」這時,兒子不慌不忙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有完整的蛋嗎?」不久,專程來逮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會說話的文學經典:每天讀一點世說新語 (電子書)
簡介 / 會說話的文學經典:每天讀一點世說新語 (電子書):中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簡短精彩,妙趣橫生,一部記錄魏晉風流名士的故事大全《世說新語》全書共三十六篇一千一百多則,主
誠品26碼 / 2682735073009
頁數 / 390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PDF(15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
簡短精彩,妙趣橫生,一部記錄魏晉風流名士的故事大全
《世說新語》全書共三十六篇一千一百多則,
主要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不少故事取材自魏晉時期作品《語林》、《郭子》、《名士傳》等書。
《世說新語》一書能使後人全方位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逸事筆記的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