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半文化人:一個臺灣國際學者的回憶(中英對照) (電子書)
| 商品描述 | 三個半文化人:一個臺灣國際學者的回憶(中英對照) (電子書):國際學者蔡石山親筆著述,關於他的成長、在海外的經歷,還有他何以成為擁有三個半文化的人──臺灣、中國、 |
|---|
| 商品描述 | 三個半文化人:一個臺灣國際學者的回憶(中英對照) (電子書):國際學者蔡石山親筆著述,關於他的成長、在海外的經歷,還有他何以成為擁有三個半文化的人──臺灣、中國、 |
|---|
內容簡介 國際學者蔡石山親筆著述,關於他的成長、在海外的經歷,還有他何以成為擁有三個半文化的人──臺灣、中國、美國和半個日本文化。1940年出生的學者蔡石山,生命初始於日治末期,一個濱海簡樸村莊中的大戶人家。那是個動盪的時代,一家之主父親上了戰場,全家人在戰爭的陰影下勉力過活,而他早早在學識路上嶄露才華,後來更因緣際會前往美國奧勒岡大學深造,取得文學碩、博士學位。蔡石山成為學者之路,不但是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也是近代臺灣與國際劇變的紀錄,他早年歷經塑造臺灣社會甚深的二二八事件,赴美求學時適逢反越戰運動,而回台任教後再赴美之時則受到臺美斷交的巨大衝擊。他的生命始終不曾因此停下腳步,期間建立家庭、持續探求研究之道,在圖書館與文獻間徜徉,逐漸堆疊出堅實的學術堡壘。回顧來時路,他如此說道:「我寫這篇回憶錄的目的,是要敘述我這位學者一生中的關鍵事件與轉捩點,我曾在許多不同的世界間架起橋梁:從時間上來說,我是位研究許多時代的歷史學家;從空間上來說,我是位在二戰期間出生在臺灣的移民,曾在美國各地的學術機構學習與工作,後來回到臺灣,意外地展開第二個職業生涯,並創立了一個機構,致力於以全新的全球觀點來看待我的家鄉在世界上的地位。透過回顧我約80年的人生和職業生涯,我希望能留下一份對未來世代有益的遺產,特別是對生活在島內外的臺灣同胞,以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變遷感興趣的全球公民。」▍本書特色 ★學者蔡石山親筆書寫一路走來的點滴經歷。★中英對照。
作者介紹 蔡石山美國奧勒崗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交通大學講座教授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執教於臺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和柏克萊分校以及阿肯色大學。著有《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永樂皇帝》、《明代宦官》、《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滄桑十年: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臺灣的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等。
產品目錄 序言第一章 我在臺灣農村的童年1. My Childhood in Rural Taiwan第二章 從日本文化到中國文化,1945-1958年2. From Japanese Culture to Chinese Culture, 1945-1958第三章 我的大學生活,1958-1964年3. My College Life, 1958-1964第四章 從中國文化到美國文化,1964-1970年4. From Chinese Culture to American Culture, 1964-1970第五章 一個學者的培養,1971 -1981年5. The Making of a Scholar第六章 從美國文化到中國文化,1981-2000年6. From American Culture to Chinese Culture, 1981-2000第七章 宦官、皇帝和總統的傳記7. Biographies of A Eunuch, An Emperor, and A President第八章 落葉歸根:回歸臺灣文化8.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Back to Taiwanese Culture
| 商品名 / | 三個半文化人:一個臺灣國際學者的回憶(中英對照) (電子書) |
|---|---|
| 簡介 / | 三個半文化人:一個臺灣國際學者的回憶(中英對照) (電子書):國際學者蔡石山親筆著述,關於他的成長、在海外的經歷,還有他何以成為擁有三個半文化的人──臺灣、中國、 |
| 誠品26碼 / | 2683040874008 |
| 頁數 / | 489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級別 / | N:無 |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2MB) |
| 檔案匯出格式 / | 無提供匯出 |
最佳賣點 : 國際學者蔡石山親筆著述,關於他的成長、在海外的經歷,還有他何以成為擁有三個半文化的人──臺灣、中國、美國和半個日本文化。
1940年出生的學者蔡石山,生命初始於日治末期,一個濱海簡樸村莊中的大戶人家。那是個動盪的時代,一家之主父親上了戰場,全家人在戰爭的陰影下勉力過活,而他早早在學識路上嶄露才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