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孩子 15周年紀念版(二版)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只是孩子 15周年紀念版(二版)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只是孩子 15周年紀念版(二版) (電子書):慶祝搖滾經典《HORSES》發行50周年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作品《只是孩子》15周年改版上市「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我們會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慶祝搖滾經典《HORSES》發行50周年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作品《只是孩子》15周年 改版上市「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這是關於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紐約從相遇到相愛,從日日掙扎、絕不放棄到各自勇敢站上屬於自己傳奇舞台的真實故事。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獻給人生摯愛、創作伴侶之書也是她向純真熱情的70年代紐約致敬之書誠致、純淨、充滿悸動人心的力量「這本書可能是描寫1970年代紐約最引人入勝的一本。」── 杜娃.黎波(流行歌手Dua Lipa)「這是我讀過最棒的東西。」-—唐‧愛默斯(名主持人Don Imus)「本書如此誠摯,如此純淨,真是一本悸動人心之書。」──瓊蒂蒂.安(《奇想之年》作者)「她的確寫出了一本擔得起那夢想的,美麗不可方物的書。」--馬世芳(作家、金鐘主持人)「佩蒂‧史密斯給了我們這本詩般的傑作,本書像是個特別的邀請,由她帶領我們進入從未被開啟的歲月寶盒。」──強尼.戴普(知名演員)「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原創力的詩人、歌手、畫家,但她也曾是在生活餬口與藝術創作間掙扎的未婚媽媽、餐館女服務生和書店職員。」--林維甫(搖滾樂迷)《出版人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村聲雜誌》年度最佳出版品《People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1989年3月9日,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終生好友也是曾經的愛人羅柏‧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走了,佩蒂在好友臨終前,答應他有一天要寫下兩人二十歲在紐約相識相戀並投身創作,掀起時代風雲的故事。 但失落的疼痛,讓佩蒂難以下筆。她停頓了十年。 2000年,佩蒂終於提筆開始寫,整本書開始於兩人愛的故事,結束於生死道別。全書也是向六○年代七○年代的紐約文化致敬,在那裡,在那個充斥富人、窮漢、騙子及壞人的大雜燴城市裡,兩個年輕藝術家,像童話故事裡的孩子一樣在紐約受磨難並成長,她們攜手走向成名,走向創作的巔峰。 2010年1月,歷經二十年的跋涉,本書終於出版。立即橫掃全美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出版者周刊、獨立書商協會、波士頓環球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今日美國報、丹佛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這位搖滾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這回用文字,寫出純真追求者的內心,正如她在書末所說:我把我們的故事說出來,完成我的承諾。這不是一個成名或賺錢的故事,它是我們的人生、藝術、青春掙扎、希望與夢想的完整呈現。 《只是孩子》是身兼作家、詩人、搖滾歌手和藝術家的傳奇人物佩蒂‧史密斯首部回憶錄,評論家和讀者一致推崇本書是繼2004年巴布.狄倫《搖滾記》之後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回憶錄。本書內附佩蒂‧史密斯及羅柏‧梅普索普的珍貴攝影及創作照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作家、表演家、視覺藝術家。佩蒂‧史密斯的創作天份首先展露於1970年代她將詩作與搖滾樂作革命性的結合。1975年,她推出首張專輯《Horses》,這張唱片爾後成為樂壇百大不朽經典,該專輯封面就是羅柏‧梅普索普所拍攝,白襯衫、黑領帶的佩蒂展現叛逆新穎的女性形象,深深影響後世。 佩蒂‧史密斯將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詩歌和搖滾樂結合,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Punk`s Poet Laureate)和「龐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她還將19世紀法國作詩法介紹給美國年輕人,言行風格都走在時代前端,引領創作風潮。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她與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一起創作的Because the Night在Billboard Hot 100 中排名第13。 1973年史密斯在紐約高譚書店開了第一個畫展,1978年後,她的畫作都由robert miller畫廊代理。2002年安迪渥荷美術館位她辦了一場回顧展,展出她的畫作、攝影以及絲印。展題「陌生的傳息者」(Strange Messenger)。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 熱愛閱讀寫作的史密斯出版有《只是孩子》、《羊毛夢》、《時光列車》、《如夢的一年》和《一日一日》等作,其中《只是孩子》榮獲了2010年的美國國家書卷獎(非虛構類)。2025年11月,藉著《群馬》發行50周年,推出生涯最完整的回憶錄《天使之糧》,備受期待。審訂者簡介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1971年生於台北。曾獲六座廣播金鐘獎。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也好吃》、《歌之國土:馬世芳的巴布‧狄倫六講》,曾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等。譯有巴布.狄倫《當代歌曲哲學》,主編《巴布‧狄倫歌詩集》、《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民歌四十時空地圖》等書。曾獲提名電視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 那時,他們和世界都正年輕 馬世芳前言第一章 星期一的孩子第二章 只是孩子第三章 雀兒喜飯店第四章 分開,但還在一起第五章 牽著上帝的手致讀者獻給羅柏的詩 四首 譯 林維甫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只是孩子 15周年紀念版(二版) (電子書)
簡介 / 只是孩子 15周年紀念版(二版) (電子書):慶祝搖滾經典《HORSES》發行50周年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作品《只是孩子》15周年改版上市「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我們會永
誠品26碼 / 2683036059006
頁數 / 511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14MB)
檔案匯出格式 / 無提供匯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慶祝搖滾經典《HORSES》發行50周年
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作品《只是孩子》15周年 改版上市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
「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這是關於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紐約從相遇到相愛,
從日日掙扎、絕不放棄到各自勇敢站上屬於自己傳奇舞台的真實故事。

龐克教母佩蒂.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