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共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邁向共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 (電子書)

商品描述 邁向共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 (電子書):★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讓.梯若爾巨作,中文版隆重問世★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邱敬淵/審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讓.梯若爾巨作,中文版隆重問世 ★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邱敬淵/審訂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明仁/導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在市場與政府雙重失靈,個體利益與群眾集體福祉難以調和的時代,深思謹言:我們為什麼應該讀經濟學?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學家受到信賴的程度似乎逐步降低。經濟學家察覺到大眾對經濟學的理解與信任都每況愈下,而這更是直接連結到國家政策上。所得分配不均、資源不平等種種問題,如今在每個國家都愈演愈烈。人們在憤怒和沮喪的時候,更容易放棄當前的政府,也不再採信專家的言論。他們轉而尋求天翻地覆的改變,而這正是杜撰童話故事與錯誤政策民粹主義者所能提供的。於是,人們試圖緊抓住可以帶來希望的東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認為,政府端不出真正有長久正面影響的經濟政策,正是因為人們不理解經濟學。他認為:「有這樣的經濟政策,都是我們自找的,因為一般大眾欠缺對經濟學的理解,使得政治人物要做出好的政策抉擇,變成一件需要莫大政治勇氣的事。」他又說:「與專家和政府溝通很有用,但如果大眾因為先前沒有相關教育背景,而不懂得我們在說什麼,那麼政治人物便難以推動正確的政策。因為政治人物跟一般人一樣,會根據得到的刺激做出反應,而選舉就是他們的刺激。」當市場邏輯滲透一切,政府監管卻步步受限,個人與群體、效率與公平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面對氣候變遷、財富集中、數位平台壟斷等當代難題,我們需要怎樣的制度來重新分配風險與責任?梯若爾在本書中,以制度設計、行為經濟學與賽局理論為基礎,深入探討自由市場的極限與公共干預的必要,並提出在自由與監管之間求取平衡的新思路。這不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更是一堂如何重建公共利益、設計永續社會的公開課。 ▍ 各界讚譽「我預言,這本書將與托瑪‧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齊名,成為本世紀最重要、最廣為閱讀的經濟學書籍。這本充滿智慧的精彩著作,將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格倫.洛里(Glenn Loury),美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是一位願意清楚說明非經濟學家所關心議題的諾貝爾獎得主,這樣的存在十分罕見。這本非凡的書展現出嚴謹經濟思維在各種重要議題上的價值,包括從失業到全球暖化等。對所有想理解今日經濟運作的人來說,都是必讀之作。」——奧利維耶.布朗夏(Olivier Blanchard),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讓.梯若爾將經濟學與經濟學家的重要貢獻擺在舞台中央,指出它們對我們社會共同希望與願景的核心地位。這是一本為我們帶來希望的重要著作,值得所有關心當今重大經濟挑戰的人閱讀。」——黛安.柯爾(Diane Coyle),《GDP的多情簡史》作者「《邁向共善》是一本優美又充滿洞見的書,呈現出關於經濟行為的許多令人驚訝且發人深省的悖論。」——哈洛德.詹姆斯(Harold James),英國經濟史學家「本書不會提供取巧快捷、18分鐘TED talk 式的解答,也不會聲嘶力竭地指引正義的唯一道路,而是詳細地把事情可能發生的前因後果、推論背後的假設和可能的政策結果,清楚地向讀者說明。……閱讀本書的經驗,應可以做為讀者後續判斷其他公共知識分子評論的最佳參考點。」──林明仁,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讓‧梯若爾 (Jean Tirole)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讓‧梯若爾一人,獎勵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讓‧梯若爾 (Jean Tirole) 是 2007 年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金牌得主,現任圖盧茲經濟學院 (TSE) 院長、圖盧茲高等研究院 (IAST) 創始成員以及工業經濟研究所 (IDEI) 科學主任。他是橋樑、水利和森林總工程師,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的研究主任,也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客座教授、經濟分析委員會(CAE)成員和道德與政治科學院院士。審訂者簡介邱敬淵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法國土魯斯大學經濟學博士,指導教授為本書作者讓.梯若爾。教學與研究興趣為產業經濟學與法律經濟學。譯者簡介郁保林曾獲教育部翻譯學門獎學金留學法國,巴黎第三大學碩士、巴黎第四大學博士畢業,已出版多種著作與譯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 一個優雅又謙遜的經濟學家告白/林明仁致謝前言 共同利益哪裡去了?第一部分 經濟學與社會第一章 你喜歡經濟學嗎?第一節 是什麼因素妨礙我們理解經濟學?第二節 市場與稀缺物管理的其他模式第三節 以更好的方式分享經濟學第二章 市場的道德界線第一節 市場的道德限制還是市場失靈?第二節 非商品與崇高價值第三節 市場是否對社會凝聚力造成威脅?第四節 不平等第二部分 經濟學研究者的專業第三章 公民社會中的經濟學家第一節 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經濟學家第二節 參與公共事務的危險第三節 必要的互動與幾項防範措施第四節 從理論到經濟政策第四章 日常研究第一節 理論與實證證據之間的來回第二節 經濟學學術圈的微觀世界第三節 經濟學家:狐狸還是刺蝟?第四節 數學的功用第五節 賽局理論與資訊理論第六節 方法論的貢獻第五章 變動中的經濟學第一節 並非始終理性的行為者:心理人第二節 社會人第三節 誘因人:獎勵的反作用第四節 法律人:法律與社會規範第五節 更多嶄新的發展方向第三部分 經濟的制度框架第六章 邁向現代政府第一節 市場存在諸多缺陷,必須加以糾正第二節 市場與政府的互補性及自由主義的基礎第三節 政治優先還是獨立機構優先?第四節 政府改革第七章 企業及其治理與社會責任第一節 可行的組織形式有許多種……但只有少數獲採用第二節 企業在這一切當中的社會責任為何?第四部分 總體經濟的大難題第八章 氣候挑戰第一節 氣候的問題第二節 停滯的原因第三節 談判未能符合氣候問題的需求第四節 對抗全球暖化:須令各方承擔責任第五節 碳定價與不平等第六節 國際協議是否可信?第七節 結論:讓談判重返正軌第九章 戰勝失業 第一節 法國的現況第二節 勞動契約的經濟分析第三節 制度的不一致第四節 改革能夠帶來什麼?如何成功改革?第五節 與就業相關的其他重大議題第六節 緊迫性第十章 歐洲何去何從?第一節 歐洲的建構:從期待變持疑第二節 歐元危機的根源第三節 希臘案例:雙方都苦第四節 歐洲今後的抉擇第十一章 金融的功用何在? 第一節 金融的功用何在?第二節 如何將有用的產品變成有害的產品?第三節 市場有效率嗎?第四節 那麼,為何實施監理?第十二章 2008年金融危機 第一節 金融危機第二節 金融危機後的新環境第三節 該歸咎誰?經濟學家與危機預防第五部分 產業面臨的挑戰第十三章 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第一節 為什麼要有競爭?第二節 產業政策在這其中的角色第十四章 當數位化改變了價值鏈 第一節 平臺做為數位經濟的守護者第二節 雙邊市場第三節 一種不同的經濟模式:平臺開始監管第四節 雙邊市場面對競爭政策的挑戰第十五章 數位經濟:社會所面對的難題 第一節 信任第二節 數據的所有權第三節 醫療保險以及互助精神第四節 二十一世紀新形態的就業第五節 數位經濟與就業第六節 稅務問題第十六章 創新與智慧財產權 第一節 創新刻不容緩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制度背景第三節 管理疊加之專利權利金第四節 創新機構第五節 合作發展與自由軟體第六節 其他諸多議題第十七章 產業管制第一節 四重改革及其合理性第二節 誘因性的管制第三節 受管制企業的收費標準第四節 管制網路接取第五節 競爭與公共服務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邁向共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 (電子書)
簡介 / 邁向共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 (電子書):★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讓.梯若爾巨作,中文版隆重問世★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邱敬淵/審
誠品26碼 / 2683026932005
頁數 / 970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10MB)
檔案匯出格式 / 無提供匯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讓.梯若爾巨作,中文版隆重問世 ★

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邱敬淵/審訂
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明仁/導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
在市場與政府雙重失靈,
個體利益與群眾集體福祉難以調和的時代,
深思謹言:我們為什麼應該讀經濟學?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