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電子書):「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人類總是 |
---|
商品描述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電子書):「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人類總是 |
---|
內容簡介 「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 人類總是在移動,從出生那刻起,甚至於降生前,移動就是我們的本性 移動與人類的存在共綿延——透過「移動考古學」,看人口如何潮起潮落 一波接一波的漫遊者,又是如何沖刷大地? 阿潑/文字工作者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一步一腳印推薦 長久以來,探討古代、考古與歷史時,焦點總傾向放在固定不動、較為具體的過往元素上──放在「地方場所」上,而非往來、圍繞著這些地點的移動上。某處地方會有東西可觀看、挖掘;我們能「置身於」某個聚落、「走」去某個古蹟。考古學家喜歡界限明確、可以圈圍起來的遺址。然而,若僅僅研究遺址,不去談論人類與物品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怎麼移動,便會不經意使過往籠罩於一片靜止與死寂中,繼而讓往日失去魅力。 本書作者吉姆.李瑞為約克大學考古學者,致力於研究「移動考古學」。他認為,「地方」當然重要,但我們也應理解:是人類無止境地穿梭來去造就了「地方」,而「地方」又讓更多的人進出、移動其間,如此循環,生命的脈動應運而生。在《足跡》這本書中,作者將焦點鎖定於人們移動的路徑與方式,試圖把過往曾有過的動感與活力再次注入,使過去又能「活」過來。本書會帶領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周遭靜止不動的道路、古蹟和文物,也探討移動性對於個人、時代和文化有何不同意義。
作者介紹 姓名:吉姆.李瑞Jim Leary考古學家、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高級講師,以及古物學會(Society of Antiquaries)會員。主持過英國各地重要的挖掘工作,包括威爾特郡(Wiltshire)的錫爾伯里丘(Silbury Hill),當地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新石器遺址。李瑞熱愛步行,研究焦點集中在過往人類的移動方式上。
產品目錄 時間軸第一篇 追本溯源第1章 靜止的過往第2章 移動的重要性第二篇 踩踏第3章 印記:在大地上書寫第4章 足音:行走如表演第5章 標路:大地之線第6章 朝聖:為神靈而走第7章 踰越:限制與抵抗第8章 找路:遵循古道第三篇 尾隨第9章 足隨蹄:與動物同行第10章 季節移牧:穿越高地第11章 漫遊之地:塑造和被塑造第12章 徒步旅行:迷路和入迷第四篇 往返第13章 道路滾動:在社會領域奔馳第14章 流動:與擺渡人同行第15章 天候:天空與四季第五篇 英雄旅程第16章 時代長征:跨洲越洋第17章 單程:路途與根源第18章 航海:跨越時間之洋致 謝參考書目註 釋
商品名 /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電子書) |
---|---|
簡介 /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電子書):「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人類總是 |
誠品26碼 / | 2682996851002 |
頁數 / | 431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EPUB流式(4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
人類總是在移動,從出生那刻起,甚至於降生前,移動就是我們的本性
移動與人類的存在共綿延——透過「移動考古學」,看人口如何潮起潮落
一波接一波的漫遊者,又是如何沖刷大地?
阿潑/文字工作者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黃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