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駕馭AI的追問思維:日本思考訓練權威教你37道練習,洞察問題背後的「為什麼」,讓你贏得好結果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懂得駕馭AI的追問思維:日本思考訓練權威教你37道練習,洞察問題背後的「為什麼」,讓你贏得好結果 (電子書)

商品描述 懂得駕馭AI的追問思維:日本思考訓練權威教你37道練習,洞察問題背後的「為什麼」,讓你贏得好結果 (電子書):只照做、不提問、懶得學習的人,最先被淘汰!★★★★★日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只照做、不提問、懶得學習的人,最先被淘汰!★★★★★日本亞馬遜商業書暢銷冠軍\暢銷15年經典,熱賣突破220,000冊/在萬事問AI的時代,一流人才脫穎而出的致勝關鍵,不是依賴答案,而是懂得思考「為什麼」!★ 日本思考訓練權威細谷功,教你打破AI框架,看穿問題本質★ 37道日常思考練習,幫你重啟思考力★ 追問力 × 策劃力 × 抽象力,是AI時代最稀缺的關鍵能力你是不是有以下這些狀況──「不會就問ChatGPT。」「想知道什麼,Google一下就好。」「用懶人包快速吸收重點就夠了。」其實,你已經默默交出了思考主導權!►AI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也帶來隱憂自 2022 年 ChatGPT 橫空出世,AI 不只會寫文章、做簡報、擬企劃,甚至能幫你決策,幾乎已經成為工作與生活的「得力助手」。然而,日本商業顧問、思考訓練權威細谷功觀察到,AI越強大,人類越容易放棄思考。►成為不過度依賴AI的「追問型人才」細谷功指出,如果不想過度依賴AI,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他提出一套培養「追問型人才」的思維模式——.從「接收指令」→「主動定義問題」:訓練自己釐清目的、設計問題,比知道答案更重要.從「執行工作」→「思考背後目的」:做每件事都能回答:「為什麼要做?為什麼這樣做?」.從「執行思維」→「追問思維」:全局角度思考,是無法被 AI 替代的核心能力.從「知識輸出」→「抽象化 × 比喻 × 換位思考」:看見盲點與創新機會.從「快速回應」→「深度思辨與沉澱」:別讓AI思考的速度,取代了你思考的深度►37道練習,不只駕馭AI,更能活用在工作上細谷功設計37道練習題,讓你有意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跳脫表象、深入本質的追問思考——.職場決策力:客戶要求「多帶某一個型號的商品」,你只是照辦?還是能問出真正需求?.溝通洞察力:他說:「你到底要我怎樣!」你回應情緒?還是聽出話裡真正的需求?.AI問答力:同一個問題,你和別人問AI,答案卻差很多?關鍵不是工具,而是怎麼問。本書還有更多具體的案例和方法,培養「追問思考習慣」,讓你不再是只會執行的人,而是成為主動發現問題、脫穎而出的「追問型人才」!當AI幫你解決問題,能做出關鍵選擇的,還是你。問對問題、想清本質、看懂全局,才是AI時代最稀缺的超能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細谷 功商業顧問,作家。出生於神奈川縣。曾任職於東芝公司,並曾在Ernst&Young、Capgemini、QUNIE等外商或日本的世界級顧問公司從事企業改革諮詢顧問工作,後來自立門戶。之後,在日本國內外的大學和企業進行有關發現和解決問題、具體和抽象等思考能力的演講和講座。著有《鍛鍊你的地頭力》、《類比思考》、《從13歲開始鍛鍊具體與抽象》、《高維度思考訓練》、《為什麼跟那人會雞同鴨講?》、《具體與抽象》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好評推薦新版序 別讓AI偷走你的思考能力前言 別只問「該做什麼」,先思考「為什麼」第1章 檢視你的思考模式01. 你是「照做型」,還是「追問型」?問題1、2 面對現狀與規則,選擇順從,還是打破?問題3 資料越厚越好,還是薄一點也沒差?問題4 別人的成功經驗,是複製還是超越?問題5、6 過去經驗會照單全收,還是看現況調整?問題7 先照做,還是先釐清再回應?問題8 接受標準答案,還是探索更好的方法?問題9 遇到問題是先解決,還是重新定義?問題10 你擅長發問,還是覺得不自在?第2章 放棄思考為什麼的職場盲點02. 「只執行、不思考」的通病通病❶ 職場裡的「照做型人才」通病❷ 自說自話的簡報通病❸ 先例至上主義通病❹ 成功和失敗經驗的誤用通病❺ 只從「設計者角度」出發的商品通病❻ 流於形式的手冊與範本通病❼ 沒有核心訊息的文件03. 為什麼現在特別需要「追問思維」?環境劇變,思考方式也得轉變什麼樣的職場,特別需要追問思維?情境練習❶ 遇到客人殺價,該怎麼回應?情境練習❷ 如何避免「自說自話」的簡報?情境練習❸ 怎麼看待一成不變的預算與例行會議?情境練習❹ 擁有追問思維的「新猴子」會說什麼?情境練習❺ 如何從顧客的角度,重新設計訴求?情境練習❻ 遇到僵化流程,該怎麼問?情境練習❼ 如何讓圖表有清晰的重點?第2章 重點摘要第3章 什麼是「追問思維」?04. 「為什麼」與「什麼」,有什麼不同?「追問」與「照做」究竟是什麼?What是「人偶」、Why則是「幕後推手」分清表象與本質:看見看不見的事事出必有因:每個表象背後都有脈絡05. 思考「表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看得多深,就看得多透情境練習❽ 對方在忙,還是不想接電話?情境練習❾ 主管要開除部屬,還是只是警告?「太貴,所以不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情境練習❿ 價格只是藉口,還是另有原因?思考主管「反覆無常」的背後考量情境練習⓫ 主管改來改去,真正的考量是什麼?練習看見背後的「為什麼」情境練習⓬ 對方說討厭你,是真的嗎?情境練習⓭ 指定禁菸區,為什麼又再問一次?情境練習⓮ 「別再來了」的真意是什麼?情境練習⓯ 主管叫你調查,真的是要結果嗎?情境練習⓰ 客戶要型錄,其實想聽什麼?情境練習⓱ 客戶急著明天要報價單,為什麼?06. 從「一對多」的角度來思考一個「本質」,可以對應多種「表象」計畫失敗的關鍵:將「一對多」誤解為「多對一」「個別行動」是表象,「思維模式」是本質「為什麼」是通往追問思維的通關密語只問一次「為什麼」,其實與照做思維無異第3章 重點摘要第4章 區分表象與本質,重構世界觀07. 掌握本質與表象的思維分野在油花交織中,辨識本質與表象區分「本質」與「表象」來思考情境練習⓲ 你覺得「朝令夕改」是好事,還是壞事?情境練習⓴ 開發新商品時,該不該聽顧客的意見?「順從」的真正含義情境練習⓴ 你覺得「順從」是好事,還是壞事?08. 別讓表象迷惑:用追問思維重新定義「常識」你以為的「創意」,真的對嗎?情境練習21 你覺得怎樣的人,才算是有創意?遵循或跳脫常規的四種類型情境練習22 是否能分辨「認真」與「不認真」的差異?情境練習23 可以放心交付工作的人有哪些特徵?09. 區分之後,就能發現為何光做事仍會出錯不要執著於你的成功經驗情境練習24 以往的指導方式對部屬失效,怎麼辦?什麼是資料與數字的「去脈絡化」?情境練習25 如何將資料去脈絡化?第4章 重點摘要第5章 追問思維的職場實戰應用10. 解決問題,從問對問題開始跑腿型人才 vs. 提案型人才情境練習26 你能看出照做型業務的問題嗎?情境練習27 如果你是提案型業務,你會怎麼做?反問一句「為什麼」,就能拓展更多機會11. 運用追問思維,讓溝通更有效遇到卡關的部屬,該怎麼給建議?情境練習28 主管和部屬都是照做思維,會怎麼樣?情境練習29 主管是追問型、部屬是照做型,會怎麼樣?情境練習30 主管是照做型、部屬是追問型,會怎麼樣?情境練習31 主管和部屬都是追問型,會怎麼樣?主管與部屬之間,為什麼會有溝通落差?情境練習32 為什麼主管和部屬會有溝通落差?12. 如何把追問思維運用在提案中?替代方案的三個層次:從「松竹梅」看提案力梅:莫名提出無關的替代方案竹:突然說出大道理,並提出替代方案松:尊重對方想法,符合真正需求的提案方式更進階的「超級松」提案第5章 重點摘要第6章 從教育開始擺脫「照做思維」13. 「填鴨式教育」與「啟發式教育」有何不同?培育「追問思維」與「照做思維」人才的差異照做型人才靠「被培養」,追問型人才靠自己成長14. 追問型與照做型,成長曲線截然不同啟發式教育會加劇人才「兩極化」的現象嗎?提高平均值的「填鴨式」,培養頂尖人才的「啟發式」傳統師徒制,其實是理想的「啟發式教育系統」填鴨式教育,越來越被機器取代15. 提問,是錯的,還是萬事的起點?「現在能問問題,是你最大的特權」背後的含意「看似理所當然的問題」,最能引發深度思考為什麼多數人不擅長提問?「滿分是100分」的照做思維、「本來就沒滿分」的追問思維遊戲規則被改了,你覺得「太卑鄙」,還是「真高招」?照做思維需要「模範主管」,追問思維更需要「反面主管」16. 從追問思維與照做思維的角度,檢視教育問題「圓周率約等於3」到底錯在哪裡?商業界若不改變,學校教育也不會改變情境練習33 怎樣才是理想的師生關係?情境練習34 你對提問的看法?情境練習35 學習應該主動,還是被動?情境練習36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情境練習37 怎樣才是好主管?第6章 重點摘要第7章 打造懂得追問的思考力17. 怎麼學習,決定你的思維方式不同思維,需要不同的學習法費米估算法:訓練「追問思維」的絕佳工具如何透過閱讀訓練「追問思維」?18. 邁向追問思維的思考準則成為「不盲從的人」──培養追問思維的第一步請讓自己「有點難搞」!願意承擔責任,才能真正啟動思考迴路培養「追問思維」的第二步:學會當個「懶人」逃避現實,其實也不壞懂得辨識「追問型人才」和「照做型人才」學會忍受「沒有標準答案」的孤獨第7章 重點摘要第8章 追問思維,也有「使用說明」19. 哪些狀況,更適合運用「照做思維」?有時候,「照做思維」更受歡迎「照做思維」便於管理,「追問思維」難以駕馭哪些情況下應該「立刻問別人」?初學者務必從「完全照做」開始每個人都能成為「追問型人才」嗎?第8章 重點摘要致謝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懂得駕馭AI的追問思維:日本思考訓練權威教你37道練習,洞察問題背後的「為什麼」,讓你贏得好結果 (電子書)
簡介 / 懂得駕馭AI的追問思維:日本思考訓練權威教你37道練習,洞察問題背後的「為什麼」,讓你贏得好結果 (電子書):只照做、不提問、懶得學習的人,最先被淘汰!★★★★★日本
誠品26碼 / 2682973263002
頁數 / 310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版式(11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只照做、不提問、懶得學習的人,
最先被淘汰!

★★★★★
日本亞馬遜商業書暢銷冠軍
\暢銷15年經典,熱賣突破220,000冊/

在萬事問AI的時代,
一流人才脫穎而出的致勝關鍵,
不是依賴答案,
而是懂得思考「為什麼」!

★ 日本思考訓練權威細谷功,教你打破AI框架,看穿問題本質
★ 37道